摘 要:電子書包走進小學科學課堂,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為科學教學提供了更為多元化的應用模式。本文將探討應用電子書包的幾種教學模式的優勢以及存在的問題,發揮電子書包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電子書包;教學模式
“電子書包”的含義是一個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以個人電子移動終端和網絡學習資源為載體的,始終貫穿于學習各個階段的數字化教與學的系統平臺。在電子書包環境下,師生能夠實現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和課堂的高效互動。電子書包應用于小學科學教學之中,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在教學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筆者參與的基于電子書包的小學科學教學實驗,經歷了三年時間,嘗試應用了三種教學模式。本文將探討這幾種教學模式的優勢以及存在的問題,促進電子書包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基于備課教學系統平臺的教學模式
自從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電子書包,一種基于移動終端的備課教學系統平臺也隨之打包而至,在電子書包項目實驗初期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三年級科學《紙的研究》一課,課前,教師將關于紙的文字、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上傳到授課平臺;課中,學生首先登錄教學平臺,自行下載本節課的相關課件、探究活動記錄表格等學習資料,教師使用教學終端播放課件資源的畫面可以同步廣播,在所有學生的移動終端上呈現。同樣,學生移動終端的內容也可以主動投射至教師機或者白板上。學生在研究紙的吸水性時,可以拍攝小組實驗錄像或者照片并上傳,也可以把實驗記錄表投射至其他同學的電子書包實現集體分享等。另外,教學平臺的實時反饋系統即能夠將教學、測試與評價等有機結合起來,并且自動生成報表,這樣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檢測和評價的教學環節,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應用電子舉手、搶答、快速反饋、主觀題答題和提交等功能,增強師生交流互動的效果,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這種應用模式試圖通過平臺盡可能地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但也會出現一些問題。首先,電子書包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它的優勢體現在人機互動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直接面對學生,師生間的互動似乎沒有必要一定通過移動終端來實現,保證師生互動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是教師教育觀察能力。其次,這種教學平臺的設計沿用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很容易上手,能夠基本實現常態化應用。但是在這種應用模式下,學生固有的學習方式其實并沒有得到本質上的改變。
二、基于電子教材的教學模式
相對于傳統的紙質書本,電子教材在內容豐富性、呈現方式多媒體化和人機交互性等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電子教材能夠直接服務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改變學生的閱讀行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電子教材是電子書包環境下不可缺少的應用模式之一。
筆者設計制作的四年級科學《聲音的傳播》一課電子教材,將知識性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形式的學習資源有序整合,多處體現了人機交互的功能。學生在使用移動終端閱讀電子教材時,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自由操作,如隨意調整字體大小、放大插圖、播放視頻。在學習不同物質傳播聲音本領的應用時,教材呈現了“伏罌而聽”的成語故事,學生可以閱讀文字,還可以點擊標題上的鏈接了解它的讀音,也可以點擊插圖觀看動畫視頻,透過現象思考其本質,并對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進行解釋。在本課的自我檢測評價環節,學生完成電子教材中的練習題后,可以及時看到反饋結果,人機互動優勢得到充分體現。
電子教材發揮了電子書包的人機互動優勢,能夠實現一對一的數字化學習,但是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單純靠人機互動有時是無法解決的。
三、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教學模式
基于大數據時代的社會化互動學習,學生需要一個共同成長的自主學習環境,得到同伴、教師、家長甚至社區志愿者的激勵和評價,通過創建網絡學習空間可以滿足這些需求。網絡學習平臺依據社會建構主義的思想,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相互協作,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共同建構知識。基于網絡學習環境下的學習,更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對個性化學習空間的探索興趣。
如五年級科學《研究磁鐵》一課,我們在魔燈網絡平臺上創建了主題式學習網站,內容涵括了圖文知識、微視頻、觀察實驗、合作探究、互動交流、自我評價等模塊,向學生提供了BBS、互動評價、聊天室、Blog等目前新興社會軟件的功能。學生通過魔燈網絡平臺的這些功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研究磁鐵的性質、制作指南針、調查磁鐵的應用等學習成果。在這里,學生還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相互討論,在思辨中理清自己的認識。網絡學習空間也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了交流、分享的平臺,打破了課堂的界限,實現了課前、課中和課后的一體化學習。隨著WIFI網絡和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網絡學習空間的互動學習體驗會更加優秀,它必將成為互動學習時代的主流學習方式之一。
參考文獻:
[1]李勇.從只讀學習時代向互動學習時代跨越.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13.
[2]徐顯龍等.面向電子書包應用的課堂教學行為模式分析.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
[3]李義群.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教學應用模式的探討.教育論壇.2013.
作者簡介:葛德明(1970),男,漢族,小學科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