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軍
在數學教學中,發展思維能力是培養能力的核心。這就是說數學的課堂教學不僅是數學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數學知識這個載體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思維的創新是思維品質的最高層次,只有多種品質協調一致發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初中數學課程改革有哪些變化
1.注重知識來源,激發學生求知欲
在新的數學教材中,每一章節在引入新的知識時,都非常注重新的知識來源,讓學生知道要學新的知識是由于要解決新的問題的緣故,例如在引入有理數時,課本從溫度,海拔高度,表示相反方向等多個角度,立體化地說明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在有利于教學中的重結論輕過程向既重結論又重過程的方向發展。
2.創設問題情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同樣在新的教材中,課本亦相當重視提高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新的幾何教材中,就有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實際操作得出幾何中立體圖形的初步概念的實驗課,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促進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中考中亦有類似的題目,如,用兩個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多少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學生只要動手比劃一下,就可以得出結論,這對促進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3.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蘇步青教授曾經講過,學不好語文的學生,將會大大限制他在其它學科的發展。同樣地,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欠缺,要想學好數學也是相當困難,如要想證明:圓中最長弦的是直徑。這是絕大多數的同學都知道的結論,但是由于就是不知道怎么樣去書寫,去表達,得不到分。新的教材就非常注重對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具體表現在對學生對定義,概念的復述要求嚴格,大大地增強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近年中考的命題有哪些變化
1.注重對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近年的中考試題可以看出,由于中考是高中階段的學校招生考試,具有一定的選拔性,因此,在試卷上重視對“雙基”考查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對數學能力,就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概念和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試題強調應用性,開放性與創新意識,試題新穎,具有很強的時代氣息。
2.注重對學生通過實際動手獲得知識考查
近年的中考中,亦出現了不少的題目注重對學生通過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例如,①請同學們在已知三角形中截取一個三角形與已知三角形相似。②已知一條河流的同側有A、B兩村莊,如果要在河邊建一供水站,應如何選址才最節省通水管?這些問題,都是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考查,學生只有靈活地掌握數學知識,才能運用這門工具解決實際問題。
針對初中數學課程改革和中考命題的變化,我們在備考時就要有的放矢,從著實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入手,為此,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注重思維誘導,培養思維探索性
良好的思維習慣,主要體現在是否敢于思維和獨立思維。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應為學生的思維提供空間和時間,注重思維誘導,把知識作為過程而不是結果教給學生,為學生的思維創造良好的思維環境。
(1)注重提問的設計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習慣。著名的數學教育家波利亞認為:“高質量的提問,使學生不斷產生‘是什么、‘為什么的定向反射。”高質量的提問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長時間的維持學生的有意注意,而且還會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習慣。盡管可能各人的收獲、體會不完全相同,但通過討論和交流總可以受到相互啟發。以上可以看出在設計上注重了結論的探求過程和方法的思考過程的研究,由于學生親自參加于知識的產生過程,由此對知識產生有一種親近感,由此而陶冶出來的基本態度和思維能力則可以長久地保持并對變化的情況有廣泛的適應性。
(3)鼓勵大膽質疑、釋疑,培養學生敢于思維的習慣。教師在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設疑提問并給學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對學生經思考回答的問題正確的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回答不完善的不應馬上否定,而應讓學生再想一想,把問題回答的更完善或更準確,以充分保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養成敢于思維的習慣。
(二)克服思維定勢,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
在思維和解題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行。但有些學生往往忽視知識的靈活運用,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影響了思維的靈活性,因而在教學中應設法克服學生的某些思維定勢,注重多角度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全面性。
(三)引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創新性
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從新知與舊知、本類與它類、縱向與橫向等方面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弄清知識之間的聯系,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思維。例如,求一次函數y=3x-1與y=-3x+5的交點的坐標,可以利用圖象法解,也可以利用求方程組的解得出,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出數與形的聯系,又溝通了幾類知識的橫向聯系。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一題多解,讓學生用不同的思路、方法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另外,有意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答等具有發散性的題型進行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性。在實際數學中,讓學生結合實際問題自編題目,也有助于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特別是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很復雜而系統的領域,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再探索、再研究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