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翼菲
摘 要:“動漫”是動畫與漫畫的統稱,他們有著各自的進化軌跡,同時彼此存在密切的關聯。國外業界和大眾對兩者基本上是分開稱呼的。圍繞著卡通產品,美國的娛樂產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業運作體系,實現了卡通自身發展的良性循環。日本漫畫與美國漫畫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種全民漫畫,有著從幼兒漫畫到成人漫畫的細致分類,努力嚴格的照顧到所有受眾,幾乎是日本通俗文化的最重要標志。
關鍵詞:動漫發展;動漫產業
一、總論
“動漫”是動畫與漫畫的統稱,他們有著各自的進化軌跡,同時彼此存在密切的關聯。國外業界和大眾對兩者基本上是分開稱呼的。國內為了開拓本土市場、繁榮原創而將兩者合在一起宣傳推廣。久之傳媒理解不到位而產生很多歧義,導致當下青少年甚至個別相關從業人員都把動漫等同于動畫。時常看到網絡上某大型論壇上有人喊“XXX(某小說/漫畫)要動漫化了”“XXX這部動漫真好看”諸如此類,這種誤稱實在別扭的很。漫畫或者小說被拍成動畫片,應該叫做“動畫化”。
何謂動畫?動畫的英文為Animation。是由拉丁語的動詞animare (賦予生命)演變來的,根據國際動畫組織(ASIFA)在1980年南斯拉夫對動畫一詞所下的定義:“動畫藝術是指除使用真實之人或事物造成動作的方法之外,使用各種技術所創作出之活動影像,亦即是以人工的方式所創造之動態影像?!?順帶一提,新式漫畫的英文名稱也有幾種,但中國和歐美國家通常用comic這個單詞。
嚴格意義上,動漫起源于從手工業時代,比如各國古老的木偶戲劇,中國的皮影戲(我認為由于其平面化的視覺效果和依賴幕布光影的特性,比可觸摸的玩偶更接近現代動畫)等 。所謂[卡通],是英語“cartoon”的漢語音譯。西方文藝理論把藝術形式分為八大類,而漫畫被叫做所謂的“第九藝術”。在動畫和電影的“史前階段”,兩者是合而為一的。直到攝影術發明之后,電影和動畫才開始分道揚鑣。下面粗略分析世界動漫兩巨頭:美國和日本。
二、美國動漫
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電影機”,向公眾放映了《火車進站》等影片。這個事件和這部電影標志著現代電影誕生了。而第一部動畫電影1905年才問世(比較權威的說法是《白雪公主》)。為什么晚了十年,則是因為成本問題,按照人眼的限制,1秒有24張漸進的圖片顯示在熒幕上,我們才能感覺不出蹊蹺,覺得畫面是連續的。那么照這個原理動畫師為了1秒的鏡頭就得畫24張原畫,一部10分鐘的動畫就得畫成成千上萬張原畫。動畫師為了追求藝術與商業的平衡,使用了各種方法減少原畫數。但時至今日,盡管科技日新月異,高質量動畫片的投入仍然很高。
進入咆哮的20年代,美國電影工業蓬勃發展,在歐洲同行還在探索藝術與幽默諷刺性質的小眾動漫,美國業者已經逐漸走上完全不同的商業道路。整個二十世紀初,誕生了許多優秀的卡通形象。不過,直到30年代,美式卡通的黃金時代才終于來臨了。
對“黃金時代”,有這樣一個精辟的描述:美國漫畫的黃金時代就是超級英雄在廉價畫報上橫行的時代。眾所周知的,諸如超人(SUPER MAN)、蝙蝠俠(BATMAN)、閃電俠(FLASH)、等經典的超級英雄形象都產生在這個時期。這些超級英雄的共同特點就是擁有健美運動員般的強健身材,常人無法具備的超能力,不斷打倒邪惡又強悍的敵人,拯救世界。
當時的美國漫畫行業紅火卻一波三折,這里就不展開描述了。同時期的美國動畫業卻始終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而要回顧這段歷史,就不能不提到沃爾特·迪斯尼和他的迪斯尼公司。 關于他如何在潦倒時受到一只小老鼠的啟發而創作出了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最近經久不衰的動畫角色的勵志故事就不再贅述。總之,迪斯尼動畫工業模式的成功有巨大的推動和示范作用。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圍繞著卡通產品,美國的娛樂產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業運作體系,實現了卡通自身發展的良性循環。而“美式卡通”也正是以此為基礎,才得以實現它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張,成為了一股不容小視的文化力量。近幾年在全球范圍狂刮漫畫改編電影風潮的漫威公司和DC公司則是其又一個成功例證。
三、日本動漫
最初對于漫畫的定義,除去單幅插圖和四格小漫畫,就是中國傳統的連環畫故事,圖片配旁白,一頁紙上是一張畫幾行旁白文字,熟悉的有紅樓夢連環畫、三國演義連環畫等等。而目前新漫畫這一概念是大師手冢治蟲提出的。他嘗試將大量電影拍攝手法引入漫畫,用模仿電影蒙太奇的方法決定畫面分配,大小不同的畫面分鏡。造成如同鏡頭推移轉換的效果。手冢治蟲作為一位偉大的開拓者,從他之后,漫畫開始流暢生動的敘述一切故事。這種對蒙太奇手法的廣泛應用對整個日本的漫畫形式有著非常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日本漫畫與美國漫畫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種全民漫畫,有著從幼兒漫畫到成人漫畫的細致分類,努力嚴格的照顧到所有受眾,幾乎是日本通俗文化的最重要標志。舉個例子吧,故事主線是太郎(主角)的爸爸被真志的爸爸用陀螺打敗,太郎立志要報仇。在兒童漫畫里,如非主題需要,太郎個性一定要盡量正派率真,打斗時的暴力表現大多淡化處理,嚴禁色情。在少年漫畫里,在顧及讀者認同和人情上合理的情況下,主角也可以殺人。比如,真志爸爸用陀螺殺了太郎爸爸,太郎也要用爸爸留下的陀螺殺了真志。這時的暴力表現則較為廣泛,但不能殘酷,視覺上也有限制,情色表現點到即止。到了青年漫畫,能涉及的主題則非常寬廣了,百無禁忌,暴力與性的畫面表現都如家常便飯,讀者能不能有共鳴反而在其次。除這三種大類之外,還有種上班族漫畫,上班族太郎會說:當年你爸爸利用不良手段奪走了我爸爸的陀螺公司,現在我要用爸爸嘔心瀝血研制的陀螺把公司贏回來!這類漫畫主題較為現實,主角形象多為讀者憧憬的理想狀態。基本上在畫面表現上限制也很少,而熱血奮斗倒是日本動漫里不變的核心主題之一了。
四、結語
在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電視里播放著動畫片,網絡上充斥著盜版動畫和漫畫,商店里也充斥著各種正版和盜版動漫周邊產品,這種情況好壞參半,可以說動漫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中了。對每個人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可謂影響巨大。也說明,這個產業的巨大商業潛力,我們理應把握住這個時代的機遇。
我們的青少年們瘋狂的癡迷外國人制作的動畫,其中大量孩子可以說為此散盡錢財也不為過。不可否認其中很多作品確實是十分優秀的,凝聚了動漫業者的心血。但這些作品以我們的智慧做不出來么?為什么寧愿一集集追看語言都聽不懂的日本動畫片,而我們國家在多年的強力政策支持下,最終面世的動畫片不是抄襲嚴重,就是情節弱智,再不就是畫面粗糙或三者兼有之。這個問題是復雜和值得深思的。當然,隨著我國的發展,近年來逐漸涌現越來越多有質量的作品。事情總歸朝著好的方向前進。動漫的全球聯合是對中國的挑戰與機遇,正確的宣傳與引導是我們專業教師的職責。
參考文獻:
[1]http://baike.baidu.com/view/2294.htm百度百科:動漫.
[2]http://comic.book.sina.com.cn/w/2007-05-18/ba119470.shtml 黃金時代的卡通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