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夢
摘 要: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城鎮化、土地規模經營和農業現代化,將是我國解放后繼人民公社化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后的農業農村第三次革命。本文從城鎮化建設中商業銀行應關注的重點、商業銀行支持城鎮化發展的措施與方向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與淺述,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規范城鎮化建設;信貸;投放
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是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城鎮化、土地規模經營和農業現代化,將是我國解放后繼人民公社化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后的農業農村第三次革命。
一、城鎮化建設進入全方位實施階段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作為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反映出我國城鎮化的進一步提高。截止2012年底,中國城鎮人口已有7.12億,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2.57%,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黨在十八大作出了“四化同步”的戰略部署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升城鎮化質量”的工作要求,將城鎮化的戰略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我國城鎮化發展進入全新階段。雖然從城鎮的人口數量、空間形態上的標準來看,中國整體上已進入到初級城市型社會;但從生活方式和城鄉協調同步的標準看,目前我們離城市型社會還有較大的差距。也就是說,中國城鎮化質量并沒有與城鎮化水平實現同等檔次的提高,城鎮化速度與質量缺乏協調。跟發達國家的城市化水平相比,中國仍有很大的差距。
二、城鎮化建設中商業銀行應關注的重點
1. 優質客戶的篩選。必須堅持風險可控的原則,不能因為支持城鎮化的發展就降低客戶的準入條件和其它必要條件。優先支持規劃科學、運作規范的城鎮土地整理開發項目和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支持城鎮化建設中的新社區建設、商品房開發、安置房建設、農村宅基地換城鎮住房建設等項目。在個人客戶上,要優先支持個人名下不動產抵押等住房貸款及創業群體和消費升級分期等客戶群體,幫助進城居民生產經營和消費升級,發展城鎮化住房按揭貸款、個人綜合授信和消費貸款。
2. 區域的差別化對待。實行差異支持、差別化對待的方式,在東部及沿海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抓住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發展機遇,以促進現有中小城鎮規模擴大為方向,使信貸投放能帶來城鎮數量的增加以及城鎮綜合性能的提高;在中西部地區,具有資源豐富、要素成本低、市場潛力巨大的優勢,未來需要進行大量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投資,宏觀上將產生信貸、咨詢、財政資金托管等一系列金融需求,銀行信貸政策以完善主體城市功能為中心,增強中心城市向周邊輻射的能力以帶動周邊中小城鎮發展。
3. 產業的審慎選擇。要對農村的土地法律制度等有充分的了解,嚴格控制產業風險和制度風險。所支持的產業,必須能夠提高城鎮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公共服務的改善。擇優支持現代農業、新興工業以及運輸物流、商貿倉儲等服務產業,促進城鎮新型產業發展。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必然會涉及到農村土地征收、復墾以及農民拆遷和安置房等建設,這些項目需要銀行資金的介入。但農村土地征收、農房拆遷安置等領域易引發社會矛盾,信貸資金如果支持了損害農民、農業利益的項目,引發的社會矛盾將會對商業銀行聲譽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商業銀行在選擇信貸支持產業時應對這一因素予以考慮,并在存在環境污染風險的項目上,重點考察、區別對待、審慎支持。
4. 信貸產品的合理配備。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設計應該與當地的產業優勢密接結合,而且要注重整個產業鏈的構造和整合,而不是著眼于單一產業和單一環節推進信貸政策。培育產業鏈既為當地農業產業轉型提供了巨大支持,同時也為銀行帶來更多的連鎖商業機會,而且還有助于降低系統性信貸風險。要在合理搭配、有效利用現有信貸產品的同時,加大新產品創新力度。試點新型網點推廣產品與當地產業特色相結合的方式,對個人客戶,重點圍繞消費、居住、助業等用途和額度設計;針對城鎮特有的種養殖大戶、農戶等小微法人主體,創新符合其特點的信貸產品,支持城鎮規模經濟的發展帶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三、商業銀行支持城鎮化發展的措施與方向
(一)加大城鎮化的信貸支持力度。要統籌全局,明確城鎮化信貸的重點方面,從基礎設施建設到各類型的商業開發項目,從配套設施完備到自然環境治理、自然資源優化等優先支持項目,把城鎮化建設中的水利設施建設、中小城市房地產開發、文化旅游建設等作為重點,擇優支持符合公司化運作、資金流動自償性高流動比率適中、抵押擔保保障率好的項目。提高對重點項目、重點客戶和重點品牌的信貸支持力度,并充分運用債務融資、信托投資、金融租賃等組合型表外業務產品,積極為特色產業發展提供配套金融服務;對傳統支持產業,通過運用各類靈活銀行貸款方式,在保證真實企業動產質押、有效企業不動產抵押、規范專業擔保公司提供擔保等方式的基礎上,實行試點制,適時推出符合城鎮中小企業需求的特色信貸產品。
(二)電子化金融服務向農村的延伸。要運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等電子載體,讓農村享受到信息化的金融服務帶來的便利。加大農村電子金融渠道建設及普及,探索完善大型商業銀行在農村進行無網點覆蓋下的金融服務模式。要抓住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消費轉型升級的機遇,在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網上銀行、自助服務終端等渠道上創新業務增加功能,提高使用率加大宣傳力度。推進優質多元化的服務。
(三)因地制宜、靈活應用、大膽創新。審慎對待和思考不同區域、不同特點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和城鎮發展潛力所在,根據不同區域城鎮化適合的發展方式,明確城鎮化過程中的重點方面和領域。對于自然資源豐富區域所處城鎮,擇優支持資源開發和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對于沿海的中小城鎮,重點支持進行城鎮開發項目和基礎設施升級再改造的政府主導項目。對于中部地區產業集群城市,圍繞產業集群和產業鏈提供符合條件的融資服務。
(四)因勢利導、緊盯政策、抓關鍵。在城鎮化發展進程中,把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房及棚戶區改造、商品貿易、公共服務業這四個領域作為重點,投放信貸資金和提供金融服務。一是在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上,信貸主要介入城鎮城區規劃較為合理、項目承建公司主體實力強、項目收益明確、前期資本金充足、又有政策傾斜作為保障的項目,主動營銷,搶占行業先機。二是在支持城鎮房地產發展上,支持項目資本金充足、開發資質高、依法合規、四證齊全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優先支持保障房建設及棚戶區改造項目。三是針對中小城鎮特有的貸款需求,要試點與規范相結合,推動業務產品創新,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并使現代服務業向鄉鎮延伸。四是在支持固有的公共服務發展基礎上,提高銀行資金結算效率,加大對醫院、學校等機構事業部門及財政投資項目的信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