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摘 要:系統論是一種強調整體性、全面性、動態性、關聯性和有序性的理論方法,它對于社會復雜系統的管理和實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社會閱讀促進就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運用系統論的理論和方法觀察和指導社會閱讀促進工作的會給我們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和工作策略。
關鍵詞:系統論;系統方法;社會閱讀;閱讀促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33-0144-02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通過促進全民閱讀來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全民閱讀作為一種社會活動或現象,具有社會的普遍性和持續性,所以我們在這里也可表達為社會閱讀,而社會閱讀的發展與普及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與發展的。或者說,它是在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諸方面的共同作用與影響下產生發展的。所以,社會閱讀的發展與普及就成為一個要素眾多、結構復雜的系統工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來考察社會閱讀促進,無論在思想方法還是實際工作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系統方法及其特點
系統論或系統方法是20世紀40年代產生的一種理論方法。它曾對整個世界的科學研究、工程技術、社會管理以及經濟活動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的核心觀點是把任何一種對象作為一個系統來考察。具體來講,就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從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整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中綜合地考察對象,以達到最佳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它與傳統科學方法的最大區別,或者說,它的主要原理主要表現為四個特點:
一是整體性。這是系統方法的靈魂。所謂整體性是指任何一種對象,作一個系統,它的整體功能要大與組成它的各要素(部分)功能之和。各組成要素與該系統不可分割,各要素所具有的作用,只有在整體中才能發揮到最大。
二是動態性。任何一個系統都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一個系統只有不斷地與外界進行能量、信息與物質的交換才能不斷進化,由低級走向高級。
三是關聯性。相關性是指系統與要素之間、要素與要素之間、系統與環境之間是緊密相關的。只要有一部分發生變化,就會引起其他部分和整個系統的變化。
四是有序性。這是指一個系統內部的各要素在時間和空間的排列組合上應是有序的。而且它們的有序程度越高,其系統的整體功能就越大。
二、系統方法對社會閱讀促進的指導意義
由上述可見,我們完全可以把社會閱讀活動的促進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看待。因為社會閱讀活動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它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以及人們的心理習慣,價值觀念等多方面的因素。而系統方法或系統原理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觀察視角和指導思想。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閱讀活動應是一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其子系統或構成要素從組織者的角度講主要有政府及有關部門、教育機構、圖書館、各企業單位、黨群組織及家庭等;從閱讀活動的構成要素講,主要有讀者、讀物、場所、時間等。但不管是什么樣的構成要素,它們都必須通力配合,共同作用,才能發揮出社會閱讀系統的整體功能。
2.社會閱讀的促進工作既要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的閱讀文化傳統,還要適應社會環境和條件的變化,在閱讀內容、閱讀方式、組織機構等方面不斷與時俱進,以求得最佳效果。
3.在社會閱讀促進中,任何一個組織部門、社會機構或團體都應在社會閱讀促進中充分發揮作用。如果有一個部門或一種社會機構不配合行動,將會影響到整個社會閱讀活動的促進效果。
4.社會閱讀活動的促進工作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有計劃、有組織、有順序、循序漸進地開展。因為一是它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二是人們的價值觀念、行為習慣和閱讀能力的改變和提高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三是各個子系統作用的發揮也必須有一個合適的順序。如學校的閱讀教育和推廣必須要有國家教育政策的強力支持。而家庭閱讀也必須在學校教育的前提下才能開展。
總之,系統理論和系統方法對社會閱讀活動的促進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際工作中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一項國家發展戰略,必須以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為指導,才能有所成效和進展。
三、目前社會閱讀促進工作存在的問題
我國社會閱讀促進工作已開展多年,有關部門對此不僅有充分的認識,也做了不少有意義的工作。一些學者多年來更是為之奔走呼號。但我們不能不看到我國的社會閱讀總體水平進步緩慢,甚至在一些方面還在不斷退步。究其原因,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整個社會缺乏閱讀意識,因此也沒有形成閱讀風氣和習慣。
二是整個社會在閱讀的價值觀上有偏差,導致對閱讀的功能和作用有錯誤的認識。
三是雖然黨和政府已認識到了閱讀對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具有決定性作用,并將推進全民閱讀作為國家發展戰略,但并沒有在法律和政策方面給予強有力的推進,政府對有關工作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所開展的一些活動只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而多流于形式,如讀書節、讀書年、讀書日及其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啟動儀式等。這些活動多是為了活動而活動,儀式搞完也就銷聲匿跡了。
四是政府決策部門不僅沒有在政策和行動上有所作為,而且也缺乏對這項工作整體性、復雜性、長期性以及社會性的認識,致使政府部門在開展有關活動時往往是指派一兩個職能部門草草搞一些活動了事。
五是有關部門或機構往往是自行其是地搞一些活動,而缺乏與其他相關部門或機構的協作共事,以致效果微弱而難以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
針對上述狀況,政府及有關部門必須對社會閱讀促進工作有一個整體認識,并在此基礎上統一協調地開展工作。
四、在系統方法的指導下,努力促進社會閱讀
如上所述,社會閱讀的發展與普及是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結果,或者說,社會閱讀活動的發展水平是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水平的反映。所以社會閱讀活動的促進也必須從政治、經濟和文化多方面來協作推進,才能有較好的效果。具體來說,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1.國家和政府要把促進社會閱讀作為一個提升國民素質的戰略工程來施行。要從政策和法律上給予強有力的保障。因為促進全民閱讀在很大程度上應是一種政府行為,而非某一個社會機構的職責所為。如美國、日本等許多發達國家就是通過國家法律、政策和發展計劃等手段來保障公民的閱讀權利,促社會閱讀。
2.社會閱讀的促進絕不可能由社會某一機構或政府的某一部門來完成。它既需要政策的配套,又需要多部門、多機構的協作配合,共同工作。如目前的中小學教育,雖然喊了素質教育多年,但仍然被應試教育這個指揮棒所指揮著。如果沒有整個教育體制的改革,就不可能有所改觀。而學校教育如果不能培養出學生的閱讀習慣,社會閱讀的促進將永遠是一句空話,整個社會再做任何努力都將無濟于事。而如果學校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興趣和習慣方面有所改觀,或者說,它已經把培養具有終身閱讀習慣的人作為了自己的目標,而社會上卻缺乏相應的讀書氣氛,也缺乏相應的閱讀條件和設施,那么他們的這種良好習慣也將會逐漸被消磨乃至丟失掉,并最終會淪落為功能性文盲。
3.在促進社會閱讀這個系統工程中,各要素或子系統緊密聯系,相互配合固然是非常重要的,而其中有一些子系統則會起到關鍵作用,或者說是主要作用。如圖書館這個子系統就是如此。圖書館是一個社會提供閱讀、組織閱讀的最主要機構。特別是公共圖書館,它是社會閱讀普及程度和發展水平的反映。只有公共圖書館普及了,人們才有條件去閱讀,而只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圖書館,社會大眾的閱讀率才能有望提高。從本質上來講,公共圖書館就是一種保障公民閱讀權利,推行閱讀民主與自由的制度安排。所以公共圖書館是否普及與發達也反映了這個社會的民主與自由程度。而公共圖書館的設立又是一種政府行為,是國家治國理念和發展策略思想的反映,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社會閱讀的促進主要還決定于國家的治國理念和發展策略,而社會閱讀促進這個系統還屬于并受制于整個國家或社會發展的大系統。
4.在促進社會閱讀這個系統工程中,讀物的生產系統,包括作者隊伍,出版發行子系統則擔負著提供讀物,特別是提供優秀讀物的功能。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論國家的政策多有力,圖書館事業多發達,但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能使大眾喜聞樂見的優秀讀物產生,并能走向千家萬戶,社會閱讀促進仍然難以開展。因為它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無書可讀;二是有書但買不起。所以,在這個子系統中,一是要鼓勵和支持優秀的作品產生;二是要降低出版成本,使讀物價廉物美,人人都能買得起。
5.讀者在社會閱讀促進系統中是一個具有決定意義的子系統。因為讀者是閱讀活動的執行者或實施者,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主體。其他子系統或要素,如國家法律政策、社會風氣、閱讀設施、讀物以及社會經濟、閑暇時間等都應屬于客觀條件。雖然客觀對主觀條件會產生制約和影響,但在很多情況下,主觀能動性也能克服或改造客觀條件,并為其所用。所以提高讀者的閱讀意識和閱讀能力,樹立正確的閱讀價值觀,逐漸培養人們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是社會閱讀促進這個系統工程能否實施下去的關鍵要素。
6.經濟條件和閑暇時間也是決定一個人閱讀數量和質量的重要條件,亦是社會閱讀系統中對其他要素和整個系統具有重要影響和作用的子系統。所以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們對待閑暇時間的觀念和習慣是影響社會閱讀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改善經濟條件,提高社會總體的生活水平,樹立社會健康有益的閑暇生活觀念,教育人們充分利用好閑暇時間,不僅有益于整個國民的身心健康,也會大大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
綜上所述,社會閱讀促進是一個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價值觀念以及社會心理等因素的復雜系統,用系統方法對它進行分析,不僅能為我們提供一個觀察視角,也對實際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卓民,康永平.系統方法[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5:28.
[2]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課題組.2013年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十大結論[J].新華文摘,2014(15):147-150.
(責任編輯:石 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