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婧怡
摘 要:高職院校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章指出了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課程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對策,以期促進其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目前現狀;改革;全面發展
1 前言
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中一個特別重要的形式,承擔著為經濟社會的發展輸送高級技能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務,其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無可置疑的,在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體育教育課程作為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導思想和課程體系應與學校總體培養目標相一致。但通過分析當前的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課程的現狀,我們可以發現其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體育仍然是高職院校學校教育的薄弱環節。因此我們需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轉變觀念,制定切實可行的對策,走上高職體育教育發展的正確軌道。
2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課程的現狀
2.1 在高職院校中對公共體育可缺乏正確的定位
高職院校中公共體育課普遍不受重視,通常將其定位為一種輔助的休閑課程。因此在院校的發展改革中,大部分高職院校加大了對重點院系和重點專業的課程建設和改革,卻忽視了對體育課程的重視和改革,認為沒有必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并且很多體育老師也沒有轉變教學觀念和思想,沒有意識到體育運動對學生整體素質提高的重要性,因此教學中并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課內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導致學生對體育鍛煉的主觀意識不明確,因此興趣不高、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也不夠。
2.2 體育教育思想和方法落后
受傳統體育思想和觀念的影響,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普遍是片面強調以傳授體育知識、體育技能的課堂教學為中心,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主要任務。這造成了人才培養的片面性,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和科學健身理論和方法的指導,忽視了對學生體育意識、體育能力、體育習慣的培養,使學生走上社會后仍難以長期堅持體育鍛煉。
當今體育教學仍以教師為主體,教學內容、方法、形式等陳舊,仍然是傳統的體育課教學模式,沒有充分發揮體育課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導致了學生在校期間練習內容和運動知識片面、單一,沒有實用性。造成體育教學日益枯燥呆板,教、學雙方興趣低落,不利于課后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利于學校體育文化的建設。
2.3 體育課程體系職業特征不明顯
我國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即目標是實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具有大學知識,而又有一定專業技術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因此它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基礎性學科教育,其體育教學也應與其院校特點相結合。其體育課程應為學生的未來職業生涯服務。但目前國內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體系沒有體現職業特色。
3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課程的改革
3.1 正確認識高職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并確立新的課程目標
樹立對于公共體育課對于學生培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體育課程關系到學生的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在課程的設置、實施與組織過程中,以人的發展為本,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體現出教育對人的發展的重視和關懷。
在課程設計及實施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各專項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基礎學生的學習需要,既要關注體育技術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學生健康意識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又要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提出要求,通過體育教育提高學生勞動就業能力,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發展打下良好的身心素質基礎。
3.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學方法多樣化
高職院校要盡可能地通過內培、進修或外聘等途徑和措施,大力提高體育教師,特別是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同時教鼓勵師自身積極進取,不斷的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掌握新技能和先進的教學手段。近年來,“情境式教學”、“音樂舞蹈進課堂”、“能動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為我們體育教育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充分利用已有經驗和新的教學思路,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大膽突破。在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要創造適合各自院校實際的方法,使每節課都做到教法得當、措施有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3.3 根據學生各自職業特色改革體育課程內容
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體育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不僅包括讓學生掌握健身運動和體育保健的基本方法及運動技能,使學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得到發展,更要根據學生的職業需要,合理地、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內容。例如,旅游專業的學生就要多安排野外生存訓練和游泳等課程。動漫專業的學生應多加強手腦的靈活性和協調性訓練,以及肩周炎和頸椎病的預防知識等。這樣可以使學生掌握那些現代社會最實用、最貼近社會的體育知識技能,使課程內容生活化、實用化,使他們畢業后可以勝任本專業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范唯,馬樹超.切實解決提升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06(24).
[3]曲宗湖,顧淵彥.大學體育課程改革[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4]程毅.論體育課程改革與體育教師觀念變革[J].體育與科學.2006(1).
[5]季瀏,胡增犖.體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