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靜 高強
摘 要:教學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運行的保證。實行校院兩級教學管理體制已成為高校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實行并完善校院兩級教學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為培養人才服務,是每個高校管理者應該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校院兩級教學管理;高校內部管理體制;管理權限
教學工作是高校各項工作的中心,教學管理是圍繞著教學活動而開展的一系列計劃、組織、監督、服務等工作,目的是建立穩定的教學秩序和最優化的教學過程,從而保證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水平。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化,教學管理體制與模式也都在適應形勢的變化,兩級教學管理體制與模式逐漸建立與發展,成為目前高校管理普遍應用的管理模式。
一、理順關系,明確職責
學校和學院作為不同層次的教學管理主體,在教學管理活動中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也是不同的,只有明確了雙方的職責,工作中各負其責,才能構建出完善的教學責任體系,做到教學各環節緊密銜接,出現問題能夠及時解決,不會有推誘扯皮的現象發生。
在校院兩級教學管理體制下,學校一級教學管理部門應該著眼于教學工作的長期發展,從全局的角度對學校的教學資源進行調配、對教學運行情況進行監督、對教學質量進行評估。
而學院一級教學管理部門則更多是從事基層的、具體的、操作性的工作,他們面對的主要是本學院的教師和學生,為本學院的教學工作服務。
二、完善各種教學及管理規章制度
教學規章制度是師生員工共同遵守的規章、規定和規范的總稱,是規范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建立完善的教學規章制度體系是實現教學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的基礎,嚴格執行教學規章制度則是提高教學管理水平的關鍵。
教學規章制度的建設要遵循科學性、整體性、適用性原則,同時需要長時間的發展和完善,每一項規章制度的制定都需要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師生對教學規章制度也都需要經歷服從、反饋、認同、自我約束的過程。所以教學規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訂需要成立專門的教學顧問團進行論證與起草,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行,通過反饋的意見進行修訂、確立。
三、加強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與管理
沒有好的教學管理工作就不能有好的教學質量、好的辦學水平,也就沒有學校良好的社會聲譽,而教學管理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教學管理隊伍整體素質和業務能力。在教育走向市場的情況下,學校實際上是一個特殊的企業,沒有好的員工也就培養不出適合市場需要的學生,這些員工除了教師外還包括所有為教學服務的人員。學校各級領導不僅要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還要把教學管理隊伍的發展與建設提到日程上來。根據學校教學工作的現狀進行科學分析和評價,對教學管理隊伍的狀態合理測定,從而制訂出這支隊伍建設的目標和具體的發展規劃,包括近期和遠期的規劃,努力建設一支與本校教學工作相匹配的教學管理隊伍。
1.采取措施,激發教學管理人員尤其是基層教學管理人員的內在潛力 。(l)流動管理。教學管理工作是一個動態、復雜的過程,如果教學管理人員僅在一個部門、一個崗位上工作,就會導致其工作積極性下降、效率不高,而且會使其視野拘泥于某一方面,沒有全局觀念和開闊的思路。高校教學管理隊伍可以嘗試進行人員流動管理,教學管理人員可以在校級、院級之間流動,也可以在不同崗位之間流動,流動周期不應少于一個學年。教學管理隊伍的有序流動,客觀上產生了競爭,有利于整體素質的提高。 (2)培訓與開發。培訓是提高教學管理人員專業知識、管理能力、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可以給個人提供發展的空間。可目前各高校對教學管理人員的長期培訓機制還沒有建立,到外地進行調研、交流的機會就更少。首先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培訓的方式要多樣化包括崗前培訓、在職人員的進修、調研、交流等。培訓內容要不斷拓寬,除了原有知識的更新,還要進行知識結構的調整,學習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基礎知識,更要熟練掌握現代化辦公的基本技能。 (3)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留住人才、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而目前大多數高校,都只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有完備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
2.構建科學、規范的考評與激勵機制 。(l)堅持正確的原則。首先本著客觀、實事求是的原則,增加可信度和透明度,還要考慮教學管理人員工作的背景、工作量的大小,包括學生數量、教師數量、專業數量等。 其次要本著既要看工作的實效,更要注重創新性工作能力;不僅看工作的結果,更要強調管理過程的原則。教學管理人員最忌諱的就是忙于事務性工作,而忽略了總結和思考,不進行理論研究,沒有發展的潛力。 最后要本著全面聽取意見、著重服務意識的原則。教學管理工作崗位實際上是窗口崗位,工作的效果重要,可給工作的對象帶來滿意、樹立榜樣更重要,也就是說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要“全面育人”。 (2)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辦法。首先要采取平時考核與定期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定期考核一般為兩年較好,因為如果有新加人的教學管理人員,第一年完成了整個教學管理過程的熟悉,第二年才能真正看出工作的態度與水平。平時考核可以根據工作階段來劃分,例如開學初的教學計劃管理、平時的教學運行管理、期末的考務管理等,這些根據具體工作內容的考核表現可以看出教學管理人員更適合哪個崗位,同時也是定期考核的重要依據,甚至可以把平時的成績累加得出定期考核的成績。 其次要采取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辦法,但要以定量考核為主。定性考核的意思是要注重工作過程評價,不要因為一次失誤而抹煞全部成績。定量考核是要把考核指標進行量化,根據得分來評定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成績。那么考核指標的制定和所占的權重就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我們認為考核指標應該除了思想道德品質、教學工作態度等之外,要涵蓋教學工作的所有環節,包括教學組織管理、教學運行管理、教學檔案管理、實驗實踐教學管理、考試工作管理等,其中每個部分又涵蓋二級指標、三級指標,這需要高校的管理者進行詳細的工作分析,才能科學地制定。同時指標的分數還要根據學生數量、教師數量、專業數量等進行加權才能合理。最后定量考核還要通過多方面的評定主體認定,例如要由學校教學主管部門領導、學院領導評定、教師評定、學生評定、教學管理人員互評等綜合得出分數。
高校的教學工作是為培養和造就高素質人才服務的,高校教學管理的工作狀況和管理效能如何,直接影響到高校的教學質量和素質教育的實現。進一步理順教學管理關系,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校院兩級教學管理體制對于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l]李小紅,劉志成.校院兩級教學管理質量監控體系探討[J].高教高職研究,2007,(9).
[2]朱向梅.校院兩級教學管理體制創新探討[J].中國高等教育,2008,(7).
[3]胡春光,黃文彬.關于我國高等教育校院兩級教學管理體制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11,(10).
作者簡介:丁靜(1982-),女,山東濟南人,山東英才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助教。
高強(1983-),男,山東濟寧人,山東英才學院商學院,講師,工程碩士,研究方向:軟件工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