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春 李鳳菊 于偉軍 張雪飛
摘 要:為了實現溫室大棚溫濕度采集和實時信息查詢,開發完成了基于溫濕度傳感器的設施農業環境監測系統。本系統集成GSM/GPRS模塊、無線傳感器節點、嵌入式控制器和web服務器等模塊;采用ZigBee的無線傳送數據方案,避免了傳感器布設的受限問題;嵌入式控制器通過GPRS模塊接入Internet網,實現數據上傳至web服務器。Web服務器提供實時數據在線查詢、歷史數據的統計分析等,并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快速獲取參數的實時信息。
關鍵詞:溫濕度傳感器;監測系統;設施農業
中圖分類號:TP273 文獻標識碼: 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12.013
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顯著標志,是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方式,擺脫自然環境與土地資源束縛,走向現代農業標準化、工廠化生產的必由之路,屬于高投入、高產出,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可打破農產品的季節性,實現農產品的反季節均衡上市,進一步滿足多元化、多層次消費需求,增加農民收入。物聯網技術日益成熟,傳感器在設施環境數據采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無線傳感器網絡新技術的應用為農田環境信息的實時采集、傳輸、處理、分析提供集成化解決方案。
1 系統設計
溫濕度監控系統的總體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整個系統由無線傳感器節點、基于ARM的嵌入式控制器、web服務器模塊組成。溫室大棚現場由無線傳感器節點內的單片機驅動溫濕度傳感器采集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等數據,通過無線方式發送到嵌入式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通過GPRS模塊接入Internet,將數據上傳至web終端服務器的數據庫中;嵌入式控制器具有多種接口與擴展功能,能夠在溫濕度異常時,通過GPRS模塊給手機發送報警信息。不同權限的用戶可以在任何能夠上網的地方,通過Internet和web站點的形式隨時隨地獲取監控點環境的數據并進行控制,也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獲取相同的數據信息。因此,本系統既可以日常觀測也可以應用在科學研究,通過對溫室數據的分析,找到更適合作物生長的途徑,用以提高農業生產。
1.1 無線傳感器節點
無線傳感器節點,采用TI公司CC2430芯片及其外圍擴展電路,該芯片集成超低功耗單片機和高性能低功耗發射芯片,內置12bit高精度AD,可以直接連接主流的各種數字與模擬傳感器,具有良好的擴展性能。
CC2430芯片集成ZigBee協議棧,使得多個傳感器節點可以構成星形網絡、樹形網絡(增加中繼),各個傳感器節點可以按照設置的時間間隔(1~120 s)向嵌入式控制器發送數據。簡單、單向的數據傳輸網絡結構進一步降低系統功耗,延長網絡壽命,采用兩節5號電池供電,可工作3年以上。星形網絡節點之間傳輸視距達700 m,樹形網絡覆蓋距離達2 km。
考慮到溫室大棚對溫濕度精度要求并非特別高,選用溫濕度的集成傳感器DHT21,溫度范圍-20~70 ℃,精度1 ℃,濕度范圍0~99%,精度達10%,該芯片通過單總線與CC2430芯片的任意I/O口連接,進行數據通信。
集成的無線傳感器節點具有功耗低、成本低、穩定性高、適用性強等特點,能夠滿足多種應用環境,適合在塑料大棚、聯動溫室以及小規模日光溫室環境中使用,圖2為開發的無線傳感器節點。
1.2 基于ARM的嵌入式控制器
嵌入式控制器一般是由ARM9處理器、SDRAM、FLASH、電源及復位模塊、人機接口LCD觸摸屏及相關外圍電路組成。筆者選用的S3C2440處理器,是SAMSUNG公司開發的一款基于ARM9內核的微處理器。S3C2440是基于ARM920T內核,0.13 UmComs標準單元和存儲單元復合體。它的特點是功耗低、簡單、穩定、功能強大、性價比相對高,并且還具有豐富的擴展功能接口,便于構建外圍電路,如圖3所示。
嵌入式控制器作為數據信息收集處理的主節點,通過SPI總線與ZigBee模塊通信,用于和無線傳感器節點進行數據傳輸,該ZigBee模塊作為ZigBee網絡協調器負責整個網絡的組建和給加入節點分配地址;嵌入式控制器通過UART串口與GPRS模塊通信,用于接入Internet網絡實現數據上傳web服務器,同時可以接入GSM網絡,實現手機信息收發功能。在傳感器節點發來的數據存在溫濕度異常時,啟動報警信號。
嵌入式控制器上植入linux操作系統、驅動程序和監控程序,系統啟動后依次加載各種驅動程序,并運行監控程序,如圖4所示。
1.3 基于Internet的遠程在線客戶訪問服務平臺
數據管理級遠程綜合服務平臺基于B/S(Browser/Sever),形成所謂前端Browser瀏覽器、中間層應用程序(Application)、后端數據庫(Database)的3層3-Tier結構。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Server)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ww瀏覽器來實現。實現不同的用戶,從各自的所在地點,以各自的接入方式(比如Internet/Intranet,LAN,WAN等)訪問和操作共同的數據庫。從而簡化客戶端電腦載荷,減輕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工作量,節省了用戶的總體成本,同時它還能有效地保護數據平臺和管理訪問權限,服務器數據庫也很安全(圖5)。
2 溫濕度監控系統在設施溫室的應用
2.1 設施蔬菜溫室中溫濕度監控設備的應用
所選溫室為天津應用廣泛的溫室之一,覆蓋范圍廣,此設備是一套集溫濕度為一體的無線網絡監控設備,有著監控點分布廣泛、實時收發數據的特點,用戶可根據自身需要設定收發間隔,可廣泛應用在大棚生產、溫室生產、特殊環境監測等。即使遇到惡劣天氣,信號收發功能也能清楚地接收監控設備的信號,實用性和適用性都符合天津現階段的要求,在農戶應用中口碑很好,而且設備占用空間小,在溫室本來就有限的面積內,有著良好的空間優勢。操作簡單,只要簡單培訓,農戶就可以上手,不需要專業的知識背景,界面人性化設計,可語音報數,提供良好的服務功能。
2.2 設施食用菌溫室中溫濕度監控設備的應用
天津市北辰區下河頭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是以工業化廠房為標準規模的大型食用菌種植基地,主要以生產白靈菇為主,其他食用菌為輔,現占地面積3.3 hm2,共建5個大型的工廠化車間。在已開發的溫濕度監控器基礎上可以增加光照和二氧化碳傳感器,實現溫室內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氧氣的實時數據在遠程電腦端顯示,實現溫室環境因子監控的閾值報警功能,實現3個溫室的統一監測管理平臺等實用功能的專業性管理系統。可有效地節約管理資源,提高業務產能,規避操作風險。
3 小結與討論
筆者設計了適用于溫室大棚的溫濕度監測系統,能夠采集大棚中任意位置的溫濕度參數,并實時將數據上傳到web服務器數據庫中;無線傳感器節點預留傳感器接口,可以接插相應的傳感器實現更大范圍參數的監測。Web服務器提供用戶可以通過Internet網隨時查詢溫室大棚各個參數信息,用戶也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獲取溫室大棚中的參數信息,實現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對大棚的數據監測。后期將對大棚中參數調節控制方法進行研究,采用增加溫度、濕度調節等相關技術,實現農作物的自然催長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健,王樹恩.關于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的對策研究——以天津市為例[J].中國農機化,2012,239(1):44-46,34.
[2] 劉竹琴,白澤生.設施農業中溫度動態測控系統的設計[J].電子設計工程,2011,19(8):63-65.
[3] 譚石堅,董明利,壽國梁.基于ZigBee技術的低功耗溫室監測系統設計[J].農機化研究, 2014(10):213-217,222.
[4] 馬琦.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溫室溫濕度監測系統研究[D].太原:中北大學,2009.
[5] 呂立新,汪偉,卜天然.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精準農業環境監測系統設計[J].計算機系統應用,2009(8):5-9.
[6] 杜英.基于GSM的土壤濕度監測系統的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4(1):81-83,92.
摘 要:為了實現溫室大棚溫濕度采集和實時信息查詢,開發完成了基于溫濕度傳感器的設施農業環境監測系統。本系統集成GSM/GPRS模塊、無線傳感器節點、嵌入式控制器和web服務器等模塊;采用ZigBee的無線傳送數據方案,避免了傳感器布設的受限問題;嵌入式控制器通過GPRS模塊接入Internet網,實現數據上傳至web服務器。Web服務器提供實時數據在線查詢、歷史數據的統計分析等,并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快速獲取參數的實時信息。
關鍵詞:溫濕度傳感器;監測系統;設施農業
中圖分類號:TP273 文獻標識碼: 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12.013
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顯著標志,是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方式,擺脫自然環境與土地資源束縛,走向現代農業標準化、工廠化生產的必由之路,屬于高投入、高產出,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可打破農產品的季節性,實現農產品的反季節均衡上市,進一步滿足多元化、多層次消費需求,增加農民收入。物聯網技術日益成熟,傳感器在設施環境數據采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無線傳感器網絡新技術的應用為農田環境信息的實時采集、傳輸、處理、分析提供集成化解決方案。
1 系統設計
溫濕度監控系統的總體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整個系統由無線傳感器節點、基于ARM的嵌入式控制器、web服務器模塊組成。溫室大棚現場由無線傳感器節點內的單片機驅動溫濕度傳感器采集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等數據,通過無線方式發送到嵌入式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通過GPRS模塊接入Internet,將數據上傳至web終端服務器的數據庫中;嵌入式控制器具有多種接口與擴展功能,能夠在溫濕度異常時,通過GPRS模塊給手機發送報警信息。不同權限的用戶可以在任何能夠上網的地方,通過Internet和web站點的形式隨時隨地獲取監控點環境的數據并進行控制,也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獲取相同的數據信息。因此,本系統既可以日常觀測也可以應用在科學研究,通過對溫室數據的分析,找到更適合作物生長的途徑,用以提高農業生產。
1.1 無線傳感器節點
無線傳感器節點,采用TI公司CC2430芯片及其外圍擴展電路,該芯片集成超低功耗單片機和高性能低功耗發射芯片,內置12bit高精度AD,可以直接連接主流的各種數字與模擬傳感器,具有良好的擴展性能。
CC2430芯片集成ZigBee協議棧,使得多個傳感器節點可以構成星形網絡、樹形網絡(增加中繼),各個傳感器節點可以按照設置的時間間隔(1~120 s)向嵌入式控制器發送數據。簡單、單向的數據傳輸網絡結構進一步降低系統功耗,延長網絡壽命,采用兩節5號電池供電,可工作3年以上。星形網絡節點之間傳輸視距達700 m,樹形網絡覆蓋距離達2 km。
考慮到溫室大棚對溫濕度精度要求并非特別高,選用溫濕度的集成傳感器DHT21,溫度范圍-20~70 ℃,精度1 ℃,濕度范圍0~99%,精度達10%,該芯片通過單總線與CC2430芯片的任意I/O口連接,進行數據通信。
集成的無線傳感器節點具有功耗低、成本低、穩定性高、適用性強等特點,能夠滿足多種應用環境,適合在塑料大棚、聯動溫室以及小規模日光溫室環境中使用,圖2為開發的無線傳感器節點。
1.2 基于ARM的嵌入式控制器
嵌入式控制器一般是由ARM9處理器、SDRAM、FLASH、電源及復位模塊、人機接口LCD觸摸屏及相關外圍電路組成。筆者選用的S3C2440處理器,是SAMSUNG公司開發的一款基于ARM9內核的微處理器。S3C2440是基于ARM920T內核,0.13 UmComs標準單元和存儲單元復合體。它的特點是功耗低、簡單、穩定、功能強大、性價比相對高,并且還具有豐富的擴展功能接口,便于構建外圍電路,如圖3所示。
嵌入式控制器作為數據信息收集處理的主節點,通過SPI總線與ZigBee模塊通信,用于和無線傳感器節點進行數據傳輸,該ZigBee模塊作為ZigBee網絡協調器負責整個網絡的組建和給加入節點分配地址;嵌入式控制器通過UART串口與GPRS模塊通信,用于接入Internet網絡實現數據上傳web服務器,同時可以接入GSM網絡,實現手機信息收發功能。在傳感器節點發來的數據存在溫濕度異常時,啟動報警信號。
嵌入式控制器上植入linux操作系統、驅動程序和監控程序,系統啟動后依次加載各種驅動程序,并運行監控程序,如圖4所示。
1.3 基于Internet的遠程在線客戶訪問服務平臺
數據管理級遠程綜合服務平臺基于B/S(Browser/Sever),形成所謂前端Browser瀏覽器、中間層應用程序(Application)、后端數據庫(Database)的3層3-Tier結構。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Server)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ww瀏覽器來實現。實現不同的用戶,從各自的所在地點,以各自的接入方式(比如Internet/Intranet,LAN,WAN等)訪問和操作共同的數據庫。從而簡化客戶端電腦載荷,減輕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工作量,節省了用戶的總體成本,同時它還能有效地保護數據平臺和管理訪問權限,服務器數據庫也很安全(圖5)。
2 溫濕度監控系統在設施溫室的應用
2.1 設施蔬菜溫室中溫濕度監控設備的應用
所選溫室為天津應用廣泛的溫室之一,覆蓋范圍廣,此設備是一套集溫濕度為一體的無線網絡監控設備,有著監控點分布廣泛、實時收發數據的特點,用戶可根據自身需要設定收發間隔,可廣泛應用在大棚生產、溫室生產、特殊環境監測等。即使遇到惡劣天氣,信號收發功能也能清楚地接收監控設備的信號,實用性和適用性都符合天津現階段的要求,在農戶應用中口碑很好,而且設備占用空間小,在溫室本來就有限的面積內,有著良好的空間優勢。操作簡單,只要簡單培訓,農戶就可以上手,不需要專業的知識背景,界面人性化設計,可語音報數,提供良好的服務功能。
2.2 設施食用菌溫室中溫濕度監控設備的應用
天津市北辰區下河頭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是以工業化廠房為標準規模的大型食用菌種植基地,主要以生產白靈菇為主,其他食用菌為輔,現占地面積3.3 hm2,共建5個大型的工廠化車間。在已開發的溫濕度監控器基礎上可以增加光照和二氧化碳傳感器,實現溫室內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氧氣的實時數據在遠程電腦端顯示,實現溫室環境因子監控的閾值報警功能,實現3個溫室的統一監測管理平臺等實用功能的專業性管理系統。可有效地節約管理資源,提高業務產能,規避操作風險。
3 小結與討論
筆者設計了適用于溫室大棚的溫濕度監測系統,能夠采集大棚中任意位置的溫濕度參數,并實時將數據上傳到web服務器數據庫中;無線傳感器節點預留傳感器接口,可以接插相應的傳感器實現更大范圍參數的監測。Web服務器提供用戶可以通過Internet網隨時查詢溫室大棚各個參數信息,用戶也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獲取溫室大棚中的參數信息,實現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對大棚的數據監測。后期將對大棚中參數調節控制方法進行研究,采用增加溫度、濕度調節等相關技術,實現農作物的自然催長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健,王樹恩.關于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的對策研究——以天津市為例[J].中國農機化,2012,239(1):44-46,34.
[2] 劉竹琴,白澤生.設施農業中溫度動態測控系統的設計[J].電子設計工程,2011,19(8):63-65.
[3] 譚石堅,董明利,壽國梁.基于ZigBee技術的低功耗溫室監測系統設計[J].農機化研究, 2014(10):213-217,222.
[4] 馬琦.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溫室溫濕度監測系統研究[D].太原:中北大學,2009.
[5] 呂立新,汪偉,卜天然.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精準農業環境監測系統設計[J].計算機系統應用,2009(8):5-9.
[6] 杜英.基于GSM的土壤濕度監測系統的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4(1):81-83,92.
摘 要:為了實現溫室大棚溫濕度采集和實時信息查詢,開發完成了基于溫濕度傳感器的設施農業環境監測系統。本系統集成GSM/GPRS模塊、無線傳感器節點、嵌入式控制器和web服務器等模塊;采用ZigBee的無線傳送數據方案,避免了傳感器布設的受限問題;嵌入式控制器通過GPRS模塊接入Internet網,實現數據上傳至web服務器。Web服務器提供實時數據在線查詢、歷史數據的統計分析等,并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快速獲取參數的實時信息。
關鍵詞:溫濕度傳感器;監測系統;設施農業
中圖分類號:TP273 文獻標識碼: 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12.013
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顯著標志,是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方式,擺脫自然環境與土地資源束縛,走向現代農業標準化、工廠化生產的必由之路,屬于高投入、高產出,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可打破農產品的季節性,實現農產品的反季節均衡上市,進一步滿足多元化、多層次消費需求,增加農民收入。物聯網技術日益成熟,傳感器在設施環境數據采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無線傳感器網絡新技術的應用為農田環境信息的實時采集、傳輸、處理、分析提供集成化解決方案。
1 系統設計
溫濕度監控系統的總體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整個系統由無線傳感器節點、基于ARM的嵌入式控制器、web服務器模塊組成。溫室大棚現場由無線傳感器節點內的單片機驅動溫濕度傳感器采集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等數據,通過無線方式發送到嵌入式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通過GPRS模塊接入Internet,將數據上傳至web終端服務器的數據庫中;嵌入式控制器具有多種接口與擴展功能,能夠在溫濕度異常時,通過GPRS模塊給手機發送報警信息。不同權限的用戶可以在任何能夠上網的地方,通過Internet和web站點的形式隨時隨地獲取監控點環境的數據并進行控制,也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獲取相同的數據信息。因此,本系統既可以日常觀測也可以應用在科學研究,通過對溫室數據的分析,找到更適合作物生長的途徑,用以提高農業生產。
1.1 無線傳感器節點
無線傳感器節點,采用TI公司CC2430芯片及其外圍擴展電路,該芯片集成超低功耗單片機和高性能低功耗發射芯片,內置12bit高精度AD,可以直接連接主流的各種數字與模擬傳感器,具有良好的擴展性能。
CC2430芯片集成ZigBee協議棧,使得多個傳感器節點可以構成星形網絡、樹形網絡(增加中繼),各個傳感器節點可以按照設置的時間間隔(1~120 s)向嵌入式控制器發送數據。簡單、單向的數據傳輸網絡結構進一步降低系統功耗,延長網絡壽命,采用兩節5號電池供電,可工作3年以上。星形網絡節點之間傳輸視距達700 m,樹形網絡覆蓋距離達2 km。
考慮到溫室大棚對溫濕度精度要求并非特別高,選用溫濕度的集成傳感器DHT21,溫度范圍-20~70 ℃,精度1 ℃,濕度范圍0~99%,精度達10%,該芯片通過單總線與CC2430芯片的任意I/O口連接,進行數據通信。
集成的無線傳感器節點具有功耗低、成本低、穩定性高、適用性強等特點,能夠滿足多種應用環境,適合在塑料大棚、聯動溫室以及小規模日光溫室環境中使用,圖2為開發的無線傳感器節點。
1.2 基于ARM的嵌入式控制器
嵌入式控制器一般是由ARM9處理器、SDRAM、FLASH、電源及復位模塊、人機接口LCD觸摸屏及相關外圍電路組成。筆者選用的S3C2440處理器,是SAMSUNG公司開發的一款基于ARM9內核的微處理器。S3C2440是基于ARM920T內核,0.13 UmComs標準單元和存儲單元復合體。它的特點是功耗低、簡單、穩定、功能強大、性價比相對高,并且還具有豐富的擴展功能接口,便于構建外圍電路,如圖3所示。
嵌入式控制器作為數據信息收集處理的主節點,通過SPI總線與ZigBee模塊通信,用于和無線傳感器節點進行數據傳輸,該ZigBee模塊作為ZigBee網絡協調器負責整個網絡的組建和給加入節點分配地址;嵌入式控制器通過UART串口與GPRS模塊通信,用于接入Internet網絡實現數據上傳web服務器,同時可以接入GSM網絡,實現手機信息收發功能。在傳感器節點發來的數據存在溫濕度異常時,啟動報警信號。
嵌入式控制器上植入linux操作系統、驅動程序和監控程序,系統啟動后依次加載各種驅動程序,并運行監控程序,如圖4所示。
1.3 基于Internet的遠程在線客戶訪問服務平臺
數據管理級遠程綜合服務平臺基于B/S(Browser/Sever),形成所謂前端Browser瀏覽器、中間層應用程序(Application)、后端數據庫(Database)的3層3-Tier結構。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Server)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ww瀏覽器來實現。實現不同的用戶,從各自的所在地點,以各自的接入方式(比如Internet/Intranet,LAN,WAN等)訪問和操作共同的數據庫。從而簡化客戶端電腦載荷,減輕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工作量,節省了用戶的總體成本,同時它還能有效地保護數據平臺和管理訪問權限,服務器數據庫也很安全(圖5)。
2 溫濕度監控系統在設施溫室的應用
2.1 設施蔬菜溫室中溫濕度監控設備的應用
所選溫室為天津應用廣泛的溫室之一,覆蓋范圍廣,此設備是一套集溫濕度為一體的無線網絡監控設備,有著監控點分布廣泛、實時收發數據的特點,用戶可根據自身需要設定收發間隔,可廣泛應用在大棚生產、溫室生產、特殊環境監測等。即使遇到惡劣天氣,信號收發功能也能清楚地接收監控設備的信號,實用性和適用性都符合天津現階段的要求,在農戶應用中口碑很好,而且設備占用空間小,在溫室本來就有限的面積內,有著良好的空間優勢。操作簡單,只要簡單培訓,農戶就可以上手,不需要專業的知識背景,界面人性化設計,可語音報數,提供良好的服務功能。
2.2 設施食用菌溫室中溫濕度監控設備的應用
天津市北辰區下河頭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是以工業化廠房為標準規模的大型食用菌種植基地,主要以生產白靈菇為主,其他食用菌為輔,現占地面積3.3 hm2,共建5個大型的工廠化車間。在已開發的溫濕度監控器基礎上可以增加光照和二氧化碳傳感器,實現溫室內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氧氣的實時數據在遠程電腦端顯示,實現溫室環境因子監控的閾值報警功能,實現3個溫室的統一監測管理平臺等實用功能的專業性管理系統。可有效地節約管理資源,提高業務產能,規避操作風險。
3 小結與討論
筆者設計了適用于溫室大棚的溫濕度監測系統,能夠采集大棚中任意位置的溫濕度參數,并實時將數據上傳到web服務器數據庫中;無線傳感器節點預留傳感器接口,可以接插相應的傳感器實現更大范圍參數的監測。Web服務器提供用戶可以通過Internet網隨時查詢溫室大棚各個參數信息,用戶也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獲取溫室大棚中的參數信息,實現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對大棚的數據監測。后期將對大棚中參數調節控制方法進行研究,采用增加溫度、濕度調節等相關技術,實現農作物的自然催長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健,王樹恩.關于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的對策研究——以天津市為例[J].中國農機化,2012,239(1):44-46,34.
[2] 劉竹琴,白澤生.設施農業中溫度動態測控系統的設計[J].電子設計工程,2011,19(8):63-65.
[3] 譚石堅,董明利,壽國梁.基于ZigBee技術的低功耗溫室監測系統設計[J].農機化研究, 2014(10):213-217,222.
[4] 馬琦.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溫室溫濕度監測系統研究[D].太原:中北大學,2009.
[5] 呂立新,汪偉,卜天然.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精準農業環境監測系統設計[J].計算機系統應用,2009(8):5-9.
[6] 杜英.基于GSM的土壤濕度監測系統的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4(1):81-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