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人物畫在高校的現狀分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黃碧波
高處不勝寒
——寫意人物畫在高校的現狀分析
◎黃碧波
在當今畫壇大環境下確實存在著“重工筆、輕寫意”的現象,試看一些國家級的大型中國畫展,工筆畫占據了絕大多數的比例,寫意畫并不多見,寫意人物畫就更加少了,這與中國畫壇要做到“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的宗旨似乎相去甚遠,相信這是每一個學習中國畫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珍稀生物的滅絕是因為地球環境的改變和惡化,很多情況下是無可奈何又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作為珍貴畫種的寫意人物畫,沒有理由在日臻繁榮的中國畫壇越來越衰退。作為中國畫專業的同仁們,特別是各高校的中國畫教師,有責任擔當起讓寫意人物畫繁榮起來的任務。
寫意人物畫 高校 意象造型 神似 展覽
寫意人物畫,也稱水墨人物畫或水墨寫意人物畫,其作為高校中國畫專業的必修課程,早已為廣大師生所熟知,但無奈其難度系數相對于工筆畫和寫意山水、花鳥畫而太大,其在高校的普及及影響并不是很大。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當教師和當學生的深思。寫意人物畫在中國畫壇的地位其實和其他畫種一樣是同樣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更高一些,因為自古以來人物畫的表現要比山水畫和花鳥畫都難,很大一部分是造型的因素,而且寫意人物畫要求用中國畫獨有的工具以意筆的形式來表現人物,既需要作畫者有扎實的造型基本功,還要有深厚的筆墨功夫。
作為一名在高校多年負責中國畫教學的教師,結合在高校的實地教學經驗,我想從教學方面來談談寫意人物畫,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寫意人物畫的發展出一份綿薄之力。
“寫意”并不只是寫意畫所獨有的特質,雖然寫意畫以“寫意”來命名,但寫意的精神是所有中國畫的內涵所在,無論是工筆畫還是寫意畫,都需要有“寫”和“意”的元素來加以立足和支撐。在筆墨的表現和畫面的意境上,如果脫離了“寫”和“意”,就不能稱其為中國畫。“寫”主要是指用筆用墨或者用色的法則,而“意”指的是作品中物象的精神特質和作畫者自己賦予畫面的思想體現,這也是中國畫和西方繪畫不同的地方。在一些人眼里,工筆畫和寫意畫的區別只是簡單地表現形式上的不同,沒有從中國畫內涵的思想高度去加以理解,導致現在的很多工筆畫作品走入了所謂的純寫實主義的死胡同,還原式地模仿照片,畫面物象刻畫到極致,這就造成了藝術作品鑒賞的一個誤區,大家都在比技法,看誰畫得細,誰畫得更細……自以為達到了他人無法企及的地步,卻不知早已舍本求末,丟棄了原本屬于畫面中最寶貴的東西。通過讓學生觀摩古代優秀寫意人物畫作品能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古代流傳下來的寫意人物畫作品雖然不多,算得上經典的只有北宋梁楷和晚清任伯年的一些作品,但是這些作品在“寫”和“意”的追求上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潘天壽先生在《聽天閣畫談隨筆》中云,“畫道之中,水墨最為上。”“水墨畫,能濃淡得體,黑白相用,干濕相成,則百彩鉼臻,雖無色,勝于青黃朱紫矣。”[1]真正認識到體現中國畫最高境界的精神在寫意畫,特別是寫意人物畫里最能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在學生入校后培養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顯得尤為迫切,通過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以增強學生對學習寫意人物畫的信心和探知的欲望。
眾所周知,很多人不愿意涉及寫意人物畫的原因,是因為造型能力不夠強,這也確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造型永遠是寫意人物畫的第一“要害”。潘天壽說:“神不能離開形,但形卻可以離開神。有形無神的畫是有的,而無形無神的畫卻是不存在的。”[2]這里的“形”和“神”就是指造型與筆墨。然而寫意人物畫的學習恰恰是在這種造型與筆墨的“矛盾”較量中進步的,什么時候在這兩者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了,作畫水平就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真正致力于寫意人物畫創作的人,可以說一輩子都在“協調”造型和筆墨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在不斷的“協調矛盾”的過程中,練就了扎實的造型功底和筆墨運用之道,若再涉足寫意山水、花鳥領域,真可謂是“小菜一碟”了。當然,寫意人物畫的用筆之法很多都能從山水、花鳥畫里得到借鑒,特別是山水畫的用筆用墨,如能借鑒得好,用在人物畫里是錦上添花的。而一個有著高超的造型能力的寫意人物畫家去畫花鳥和山水畫,一定可以畫得好;相反,只懂寫意花鳥和山水畫的人未必可以畫好寫意人物畫。所以,寫意人物畫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對其他中國畫種是有幫助的。[3]古人在寫意人物畫里的造型雖然也屬于意象造型,但是題材的表現面太窄,寥寥幾筆,很少能看出畫的是誰,且古代畫家對人體解剖是不熟悉的。在我們當代畫壇的新形勢下,時代賦予了寫意人物畫新的內容和擔當,這就要求如今的寫意人物畫創作無論在形式還是內容上都要以適應現實生活,反映當代的精神生活為主題.表現在對人物造型的塑造上既要有中國畫的意象造型的特點,又要有反映這個時代的精神特質,二者缺一不可。
寫意人物畫在我國浩瀚的美術史長河中,一直鮮有人問津,更少有大師級的人物出現,這與寫意人物畫的表現手法太難不無關系,所以能夠流傳下來的供我們今人借鑒的寫意人物畫作品實在少之又少。但值得欣喜的是二十世紀下半葉也出現了一些當代水墨人物畫家,如黃胄、方增先、姚有多、王子武等,且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延續著老一輩寫意人物畫家前進的路線在繼續探索的人還是有一定數量的。前輩畫家在寫意人物畫領域的未臻極致不一定是壞事,因為這個在歷史上就一直處于“冷門”的學科,恰恰好比一座有待開采的寶藏,給了后來者以更多探求的機會和發展空間。在中國畫的其他畫種如此繁榮的今天,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不畏艱難險阻,肯去挖掘它,相信總有一天會有更多更好的寶貝與世人相見。
[1] 潘公凱.潘天壽談藝錄 [M]104頁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2.12.
[2] 潘公凱.潘天壽談藝錄 [M]44頁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2.12.
[3] 田黎明.緣物若水—關于中國畫教學的思考 [M]21頁.江西美術出版社,2010.1.
(作者單位:湖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