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瑩王慧茹鄒俊文
設計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關系研究
◎洪 瑩1王慧茹2鄒俊文3
設計藝術是指將藝術的美通過設計使其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進行完美的融合。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產業后現代化發展的產物,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極大程度上依賴于設計藝術,其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本文通過以下幾方面的論證對其二者的關系進行梳理和研究。
設計藝術 創意產業 文化產業 審美藝術
文化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有著很特殊的意義,而文化的創新與發展是社會創新發展的必然。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法蘭克福學派最早提出了“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他們認為文化是工業的一種,能夠通過工業一系列的流程化作業將文化與藝術帶入市場的環境而成為交換中的商品。20世紀40年代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第一次提出“創新”的概念,其創新理論為以后的文化創意產業理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通過美國哈佛一系列經濟學家對文化產業的研究,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推向更高的層次。“創意產業之父”約翰·霍金將創意產業進行合理分類,對現代意義上文化創意產業概念的界定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相對于國外發展已久的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我國創意發展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際上的發展都處于初級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也在逐漸進步,借鑒國外的先進理念進行本土化的改良,為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意義
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十分符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轉型的要求。第一,能夠極大地推動我國文化創意方面的理論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推動文化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支撐。第二,能夠從基本的內涵鑒定上對文化產業進行細化,從外沿上對文化產業進行分化,這樣細化與分化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是極為合理和有利的。第三,對現代國家經濟的支撐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例如,韓國的電視文化產業占經濟的較大比重,由于韓劇的熱播使得韓國對外旅游客流量增加了15%。
(三)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內容
主要是依靠人的智慧進行創造性的生產活動,將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有效融合,通過深刻剖析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途徑、發展方式進而尋找適合中國當地的文化創意發展道路,以促進設計藝術和文化經濟的共同發展,具有高附加值、高回報率等特征。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獻綜述法,個案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通過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國內外文獻綜述分析,利用文獻法進行研究,將國外先進經驗與我國實際相對比,及本地區的真實環境進行分析研究,進而對文化創意產業進行全面化的研究。
設計本身就是文化與現實的一種交融,是設計師通過現實的材料和工具進行的文化和藝術表達。設計藝術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影響是必然的。
(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問題研究的現實困境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存在很多的現實問題,首先,文化創意產業定位不清就對其市場發展有著極大的限制。其次,文化創意產業的投入產出比例不協調,有著極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卻收獲極低,這是嚴重制約文化創意產業的現實困境。
(二)設計藝術和文化創意產業關系分析
設計藝術通過審美的訴求,將現實使用價值與審美價值巧妙結合,從設計理念出發進行文化創意產品的改良,進而推動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成為解決文化創意產業現實困境的重要突破口。
(三)研究設計藝術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視角
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價碼就在創新上,設計藝術的發展也是在現實基礎上的創新發展。透過創新的視角對文化產業進行全新的闡釋,成為了結合設計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完美契合點。
文化創意產業與設計藝術之間的影響既有相互性,又有相對性。首先,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設計藝術的發展。設計藝術是將藝術完美地與實際相結合,讓藝術從神圣殿堂走向普遍意義。其次,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是將具有創新性和創造意義的文化創意融入到現實需要而成為一種可交換的物品。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能夠為設計藝術發展提供契機,提供創作的沃土,可以為設計藝術提供創作的市場環境。第三,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也給設計藝術帶來不可避免的不利影響。設計藝術需要保持其相對獨立性,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有著自己的發展態勢,然而過于膨脹的文化創意產業將會干擾設計藝術的良性自主發展。在經濟上市場調節會導致設計藝術偏離高雅性,不利于設計藝術的發展;在社會方面,過于豐富雜亂的文化支流會給設計藝術帶來發展的阻礙。
通過上述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國內外文獻分析,從而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進行梳理,得出了文化創意產業與設計藝術之間的現實關系。文化創意產業與設計藝術相互影響、互相推進,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我們在把握文化創意產業與設計藝術之間的關系時要利用其良好的影響而消除不利影響,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更好地發展壯大。
[1] 文化創意產業前沿[M].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07 年:85
(作者單位:1.華東交大理工學院2.3.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責任編輯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