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賓旗
論贛儺面具藝術對包裝設計創作的意義
◎王賓旗
贛儺作為地域儺文化,是中國儺的一部分,具有中國儺文化共有的藝術特征。歷經數千年積淀傳承,形成了獨具物色的鮮明特點。文章在于探討如何將儺面具所蘊含的文化精髓和造型渾厚、粗獷的藝術風格融入于當代商品包裝設計藝術創作中,通過其外在及內在美的裝飾表現出包裝的獨特魅力,使包裝設計更具有民族性、文化性、精神性和求知性的同時,也能讓儺面具以及儺文化得到很好的傳播發展。
儺面具 造型 包裝設計 藝術創作
贛儺遍及南豐、九江、上饒、吉安、萍鄉、贛州7個區25個縣,尤其撫州南豐縣和萍鄉上栗縣被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儺舞藝術)”[1],贛東儺面具作為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植根于民間。凝聚了世代民眾的審美情趣,更反映出人的一種本質力量,經歷了從原始神靈崇拜到娛神、娛人的類型變化,具有宗教藝術的品位和民間藝術的特征。其面具的造型多種多樣,如開山、鐘馗、各種神魔鬼怪。但由于儺藝術傳承過程中所具有的地域性、家族性、保守性特點,加之各地傳儺歷史的長短、節目的內容、表演的風格、演儺的目的各不相同,決定了各地儺文化風格的多樣性,與貴州、湖南等地的儺相比較,顯得更古老,更具原生態。且許多儺面具堪稱藝術精品,在儺面具藝術特征方面或寫實、或抽象,粗獷猙獰,造型形態與裝飾各異,非常講究精雕細刻與民族色彩的搭配。在文化層面蘊含了深厚的文化精髓,具有極好的外在及內在美。如何解決將其融入包裝設計中這一問題,以促進我國經濟的良性發展和帶動地方經濟增長,既是一個重要理論問題,又是一個緊迫的現實問題。
經過多年來的堅持與變化,使得儺面具的種類逐漸增多,到目前為止,儺面具造型的來源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儺本神,就是儺神的各個分支。第二種是宗教神,指受宗教影響,如佛教、道教等宗教影響而改變在面具造型上的各種形態。第三種是民俗神,是在民間長期的傳播過程中,被地方的傳說以及風俗影響進去的面具形態。從面具功能上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繼承了儺文化的思想,作為去災納詳,驅除鬼疫來用,其面具的造型形態主要刻畫儺公儺婆、鐘馗、傳說中的神仙。第二類是作為民間藝術用來表演,其面具的造型是流傳于民間的妖精鬼怪等形態。從造型形態上分三類,第一類是常人造型面具,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神話色彩的人物,如屈原、荊軻、白起等。第二類是兇神造型面具,繼承了儺文化的思想,可以去災納詳,驅除鬼疫的鬼怪神仙,如鐘馗、紫薇大帝等。第三類是人們自己的意象,構造出來的人物鬼怪。
在儺文化中,祭祀,驅除鬼疫選用的是儺戲或儺舞,但儺面具是儺祭儺舞儺戲的重要道具,因此儺面具是儺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儺面具上的造型紋飾蘊涵的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與哲學觀點,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代表了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對中華民族的素質、文化心理結構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響。再加上地方風俗、神話色彩的渲染,使得儺面具具有文化,宗教和藝術的三重性。與此同時,它又有著自己的獨立性,有著屬于自己的藝術和價值,并且有著其自身的繼承性,連貫性和完整性。
任何藝術的內涵,都應該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體現出來,被廣大群眾所了解和認知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藝術作品,即便表達的方式和層次感不同。作為儺面具的藝術,每個儺面具上都有自己的形象和造型,儺面具作品的內容,必須通過每個儺面具的具體形態和這個形態所包括的內容意像來體現。例如:四方平安的四靈,驅除鬼疫的十二獸神,兇殘勇猛的殺神白起,忠貞不渝的孟姜女,妙手回春的華佗扁鵲,公正嚴明的包青天等等,每一個儺面具的造型裝飾上都有著一段很好的故事,有著美好的吉祥寓意,所以儺面具的藝術價值是超越真實性的一種創新性想象力。同樣在贛儺面具中的儺公儺母、四靈、十二獸神、包拯、白起、關公、鐘馗等每一個儺面具都融入了人們美好的祝愿,通過對這些神祗的信仰與熱愛,使得這些儺面具的造型裝飾寄托了人們對吉祥、除惡、鎮宅、繁衍等種種美好的愿望。
1.儺面具形態裝飾對包裝設計創作更具有民族性多姿多彩的儺面具藝術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博物的標志,文化的象征。儺面具與面具之所以多一個儺字,是因為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族文化,是一種遠古歷史文化遺存,其變異的紛紜、文化內涵的豐厚,生命力的頑強是驚人的民族文化,而且這種傳統風格的民族文化很具有代表性,它在包裝設計上及商品中的形象化、特征化,能夠在文化心理上接近消費者,與消費者緊密溝通,更顯得親民。例如秋月繁的包裝設計具有體現日本民族自然觀的“萬物有靈論”和“天人合一論”。[2]將此種民族化的審美意識融入包裝設計內,體現出了獨特豐富的創造力和準確的產品定位。從裝潢到結構設計,在遵循著原生態的鄉土特色的同時把自己的創意恰到好處地融于其中。
2.儺面具形態裝飾對包裝設計創作更具有文化性
設計的出現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反映出該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蘊,文化底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經過千百年來的不斷篩選,不斷沉積而形成的。對于設計而言,本身也就是一種文化創新的思維過程,通過一種文化的創新,為將來的文化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找到了創新發展的源泉。包裝設計在具有文化性的同時還需要具有文化特質,它直接體現了人類創造性行為。好的包裝形象不是指只有少數人才能看得懂的設計,它是根據包裝視覺設計,能通過設計本身就能看懂的藝術和文化。[3]其結果無論是這種設計是作為藝術還是商品,它都是一種文化的生成,脫離了原有的文化范疇卻又和原有的文化范疇緊密相連。
所謂造物藝術,就是指人與自然相適應而生存的過程中,利用自然的或人工的物質材料制成生產與生活必須的生活器具時所形成的藝術制造。這種藝術制造目的就是讓人的生活更為便利,更加健康美好。對于包裝形象的視覺設計且具備了以上的這些特征,它也是造物藝術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質。在全球經濟飛速發展的進程中,要使包裝設計取得一席之地是困難的,要讓商品能夠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支持,在不知其商品品牌及產品質量的情況下,文化的差異性和神秘感是成為包裝設計能夠能吸引消費者眼球的一把利器。贛東儺面具是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上面的裝飾紋飾代表著儺文化的精髓,能夠成為包裝設計視覺元素中吸引消費者眼球的一把利器。
包裝是有特殊功能的物品形態,好的包裝設計能夠直觀地表達出產品的內容,從而使消費者快速正確地了解并購買商品。設計出來的包裝要符合贛東儺面具的紋樣中表達的意思,設計的風格也要和當地的儺文化相結合,在設計其包裝時不能忽略了當地的儺文化特色,所以儺面具的包裝設計上要能夠很好地運用圖形、色彩、造型形態、材質等視覺語言,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理念來傳遞儺面具裝飾的吉祥文化和當地的文化發展。在現代包裝設計中,如果意識到包裝設計文化中的承接性和發展性,突出包裝設計文化的民族性,那么就會得到社會中絕大多數人在情感和心理上的認同。因此,包裝設計文化中只有納入吉祥、祈福的觀念,才會符合大眾的審美心理與情感訴求,從而達到包裝設計文化在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的統一。儺文化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而且神秘感很強的文化,將儺面具裝飾紋樣應用于包裝設計在滿足包裝設計最終目的,同時還能夠讓儺面具以及儺文化得以傳承。
3.儺面具形態裝飾對包裝設計創作更具有精神性
儺面具形態裝飾是以人們內心的向往好的本性、以豐富的表現手法和雋永的藝術性,成為我國民俗文化寶庫中的明珠。儺面具上造型形態裝飾中多以神話的形態作為表現內心的追求,從而獲得精神的向往。如儺公儺婆的吉祥寓意兒孫滿堂,十二獸神吉祥寓意驅除鬼疫,麒麟的吉祥寓意麒麟獻瑞,鐘馗的吉祥寓意驅除鬼疫。在包裝設計上較好運用儺面具造型圖案和民族裝飾性較強色彩的提煉及運用,就會在視覺上賦予消費者心理功能層面的一種精神寄托和向往,讓消費者獲得喜慶和吉祥概念。
4.儺面具形態裝飾對包裝設計創作更具有求知性
包裝設計的本質就是想讓商品能夠較好的銷售出去,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那么好的包裝設計和商品是相輔相成的,儺面具作為中國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文化精品,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考證價值,由于儺代表人避其難之謂,意為“驚驅疫厲之鬼”的意思,放在當今社會來說,是一種封建的思想,所以它有著很強烈的神秘感。如果把它運用于包裝設計中,就可以讓所包裝的商品也具有神秘感,利用消費者好奇及求知心理,在不了解且感興趣的情況下就很容易被這類設計元素所吸引,因此能把儺面具應用于包裝設計可以很大程度的激發消費者心理功能層面的購買欲望。
設計師的獨具匠心的思維和獨到的傳統理解,極好地汲取儺藝術中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提取各個層面所展現出來的設計元素中的精華,與時俱進地融傳統文化于現代包裝設計,使具有民族特色的包裝設計讓世界了解、認識、接受,在心理上也很大程度地貼近了消費者的心。對于現在的中國正在接受著世界各方文化的沖擊,并且這些外來的文化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逐步形成了我國當前這一新時期的文化狀況,對包裝設計創作的要求同樣也賦予了新的意境。儺面具作為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權威的代表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世界外來文化中,并能為設計者提供極好的包裝設計素材,這一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也就能較好的利于地方產品包裝品牌的建立,利于地方文化的傳承,讓世人認知,廣泛傳播。
[1] 張勇華,張慶勇.關于贛儺文化研究視野的綜述[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0,(25).
[2] 趙雯.日本包裝設計中的美學思想[J].包裝工程,2010,(04):114—116.
[3] 沈志紅.商品文化在包裝中的體現[J].包裝工程,2003,24(4):131.
*項目來源:江西省社會科學藝術學項目《儺文化特色下的包裝設計藝術創作及理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YG2011036。撫州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臨川地戲儺面具藝術特色在商品包裝設計中應用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東華理工大學藝術學院)
(責任編輯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