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偉
新媒體技術對攝影藝術觀念的影響
◎黃國偉
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引發了新媒體技術革命,新媒體技術克服了傳統媒體技術的弊端,推動了媒體技術的進步,也對與之緊密相連的攝影藝術產生了重大影響。新媒體技術不僅影響著攝影藝術的發展歷程,而且對藝術攝影者的審美與創作靈感也有所影響,總之,新媒體技術影響著攝影藝術觀念。本文從新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出發,對其在攝影藝術觀念中的影響進行了詳細介紹。
新媒體技術 攝影藝術觀念 影響
信息與網絡技術的發展,帶動了新媒體技術的崛起,植根于互聯網技術的新媒體技術擁有一些先天的優勢,同時具備著信息傳播的效能,能夠實現網絡經濟和傳媒行業之間的有效對接。所以,新媒體技術既擁有社會文化傳播價值,也擁有較高的經濟效益,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技術。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情況下,攝影藝術的形式也有所改變,不再僅僅依賴于傳統的光學與化學反應,有了特殊的表現形式,而且在攝像的方向上也從現存的實物上擴展為無源物體上。
新媒體是指當今主流使用的一些傳播信息的渠道,包括數字雜志、移動電視、手機短信和互聯網等等,與傳統的四大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很大的創新性和自主性。新媒體一方面從根本上簡化了攝影藝術的表達方式和制作難度,降低了制作成本,改變了攝影藝術觀念;另一方面使攝影藝術不再局限于現實事物,攝影藝術觀念已經開始從客觀固有事物轉變為主觀虛擬抽象的邏輯概念。因此,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新媒體技術對攝影藝術觀念的影響。新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改善攝影藝術觀念,將數字技術和信息科學作為載體,其特征包括了三個方面:首先,新媒體技術有效地將高科技、多媒介、多技術三者融合在一起;其次,新媒體技術通過加強了信息傳送的即時性和互動性,提高了攝影藝術中的一些互動因素,改善了攝影藝術創作周期過長的弱勢;其三,新媒體技術可以充分地改變媒體傳播渠道和傳播方式,有效地把攝影藝術擴散得更加的廣,讓感受攝影藝術的人群總數大幅度提升。
1.改變視角定位
近些年來,我國在不斷地蘊育著自身文化色彩的攝影藝術觀念,這些觀念既包含了抽象的哲學概念,也包括了具體的唯物主義理念。在傳統的攝影藝術中,主要的方式都是通過第三人稱的方式,描繪一種環境和一些人物,將其中的藝術內涵集中突出在人物上,這種方式雖然在早期的攝影藝術展覽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于物質需要的增長和平均文化水平的提升,人們已經開始對這種第三人稱的藝術審美疲勞,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攝影藝術中采用第一人稱報道和研究的作品很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種變化是因為新媒體技術采用超文本和網狀傳播方式實現攝影藝術的傳播,實現了時間和空間的完美結合,讓人們能夠真實地感受到三維的存在感。
2.改變攝影方式
新媒體技術的制像技術發生了改變。一方面從以往的洗照片的攝影方式變成了現在的即時沖照技術,這有效地提高了攝影的便捷性和瞬時性,改善了攝影藝術觀念。另一方面,由于鏡片制作工藝的工業化,大量的高清晰的攝影設備和大規模的攝影人群加入到了攝影藝術中,新媒體技術將這些原本局限于藝術家的創作藝術,提升到了全民創作的階段。如今一大批的草根創作者,他們的創作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往的藝術家所沒有涉及的攝影領域創作,這些新媒體技術不僅為攝影者創造了更加充足的拍攝時間,讓攝影者擁有更多的精力開拓新的攝影藝術觀念,還使攝影藝術的敘述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將攝影藝術融入大眾。
3.改變攝影概念
新媒體技術將攝影技術引入更大數量級的人群中,新時代的藝術創作架構無法再和以往的攝影藝術相類似,攝影藝術家們開始探索以前難以探索的主觀概念方面的藝術創作,新時代攝影藝術通過對攝影作品的模擬擴展和再造,對文化進行技術化處理,使虛擬的攝影題材不再是無中生有的文化。攝影藝術利用自身傳播速度快的優勢進行攝影藝術的傳播,并采用平等、虛擬、開放的方式此外,依照陳舊的審美觀點,攝影藝術較為高雅,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是一種較為文雅的藝術。
總而言之,新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改善攝影藝術觀念,將數字技術和信息科學作為載體,改變了攝影藝術理念。通過引入第一人稱的方式顛覆了舊媒體的第三人稱的方法,通過改變攝影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攝影的即時性和互動性,充分地改善了以往的攝影藝術創作周期過長的問題,將攝影藝術融入大眾,改變了攝影觀念,將抽象的主觀概念融入到新媒體的攝影藝術中,掩蓋了以往的表達方式的軟肋,將一些語言難以表達的事物還是通過攝影的方式彰顯在創作中。因此,新媒體技術改變了固有的攝影藝術觀念,充分地提高了人們對攝影和藝術創作的樂趣。
[1] 徐國科.新媒體技術對攝影藝術觀念的影響研究[J].大眾文藝,2013,(18):167.
[2] 徐希景.從記憶到想像:藝術作為攝影時代的影像轉向[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4(3):104-107.
[3] 張盼盼.新媒體藝術“新”意之我見——探析攝影媒介新的可能性[J].美術教育研究,2013,(14):44.
(作者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 姜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