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暢
關于德里達《論文字學》的探討
◎張 暢
眾所皆知德里達是解構主義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德里達不僅僅提倡追溯文字的歷史,從形式上解析了西方的傳統(tǒng),還重新闡釋了思想、文字、言辭、閱讀、寫作之間的關系。德里達的解構主義理論是在深刻的時代背景下產(chǎn)生的一種新的思想和理論,更徹底地顛覆了本質(zhì)主義和中心主義,改變了文字在語言文化中的從屬地位,這一思想在德里達的《論文字學》中更為突出,文中反映了兩種觀點,將解構主義與結構主義做了詳細的分解,結構主義中語言被看成了一個均質(zhì)的系統(tǒng),而解構主義中將語言當做不均質(zhì)的,只因其中存在著不同的歷史“痕跡”。
德里達 文字學 語言學 形而上學
經(jīng)常受到左翼批評的德里達從來都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但是,這位出生于阿爾及利亞既是文學理論家又是法國哲學家的偉人卻出現(xiàn)在《新馬克思主義》傳記辭典中,這是《新馬克思主義》的作者戈爾曼的理解。“傳統(tǒng)”與“新”在這里是相對的。無論怎樣,馬克思主義與德里達在某種意義上一定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聯(lián)系。
在人類學、哲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語言學甚至是神經(jīng)病理學中都與語言文字相關,更加注重語言與文字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從語言學傳統(tǒng)理論的角度來看,語言只是用于社會交際的工具和思維方式,只是一個非常嚴密的有關符號的系統(tǒng);每一種文字都與其時代背景是相連的,而文字就是記錄這個時期的書寫符號。文字和語言兩者之間不是共生關系,是先有了語言,才有了文字;沒有語言就不存在文字,在傳統(tǒng)意義上來說,語言包括了文字,文字是從屬語言的,文字一直受制于語言,地位也低于語言。
1.青少年學生在生活中的感悟
《論文字學》一文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中“文字產(chǎn)生在字母之前”共分解為三章:文字的始源與書本的終結;文字學與語言學的區(qū)別;文字學被輪作為實證科學。第二部分中“文化與自然”也分解為三章解讀了萊維與盧梭論文字始源的作品。德里達曾經(jīng)說過“第一部分勾畫的是一種簡要的理論,主要是闡述了一些重大歷史事件的過程,他曾經(jīng)提出了很多這方面理論,而第二部分卻針對這些概念開始審查。
2.文字與語言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在結構主義語言學的觀點中:語言只是一個形式,不存在實體,語言是在言語中延伸出來的,語言也存在言語之中,兩者之間相互既有著區(qū)別也有著相應的聯(lián)系。在德里達思想觀念中認為:“不管人們的觀點是什么,語言的問題一直存在著,且從來都不是一個普通的難題。但卻與現(xiàn)在不同的是,在過去他從未在全球性的研究領域中被滲透,以及在思想、方法和意向中與思想體系有著千差萬別。
3.文字的始源與德里達的結構
在傳統(tǒng)的觀念中存在著一個共識:文字只是用來記錄語言的一種符號。“記錄”與“書寫”有著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因此可以講兩者之間的性質(zhì)區(qū)分,主次關系完全不用“思考分辨”。在語言學中總會出現(xiàn)文字學的身影。毋庸置疑,“新觀點”中的文字學有著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德里達的思想中覺得符號具有“任意性”并不恰當,它反對將書寫符號和語言學符號進行區(qū)分。德里達主張在符號中不接受將文字作為記號。然而有一種非形象的東西,任何能看見的食物都不會與他相同,稱之為音素。文字不斷地進步、成長、完善,廣泛地應用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之中,由此產(chǎn)生了“經(jīng)典權威性”。因此,德里達指出文字中存在的“暴力”問題,為何說文字本身就意味著遺忘,文字起著一個中介的作用,是邏各斯離開了自身。
1.文字是什么
那文字究竟是什么?在傳統(tǒng)的觀點中,定義很明確,將之稱為“記錄”。將哲學與文字學結合在一起,卻又會是另一番前所未有的景象。德里達曾經(jīng)提出過一個問題,在什么樣的條件之下文字學是可能的?最后分析,只有在了解了文字的概念以及理解了形成的條件下文字學才是可能的。文字不僅是一個符號,更是一種思想和文化。
2.“解構”“置換”
我們?nèi)绻紤]象形字與表意字等的弱點,考慮下表音字與象形字之間的區(qū)分界限,我們可以很明確地注意到索緒爾的定義并不夠慎重,甚至會意識到有必要先拋棄一整套來自于形而上學的概念,這些概念一直以自身所具備的任意性作為重點。德里達的觀點給人帶來了很大的啟示。我們在以往的認知的確一直處于傳統(tǒng)觀點之中。
如今我們所接觸的與文字始源相關的問題與文字學的定義問題,是唯物辯證法的還是形而上學的?又或是其他的某種理論和思想?德里達只是用他的觀點和理論給我們指引了一個哲學的方法,“解構”集合了哲學思想和閱讀策略,并不存在難解的術語。當然,在中國的文字學中,傳統(tǒng)思想中的理論和形式方法仍然有著一定的自我存在價值。當今學界是一個集多種思想、方法為一體的多元化學界,任何推陳出新的觀點都不足為奇。
[1]李東兵.從德里達《文字學》看結構主義[A].蘭州學刊, 2004,(03).
[2]陸曉云.德里達《論文字學》的結構思想[A].廣西社會科學.2011,(09).
[3]董迎春.淺論德里達文學批評思想[A].欽州學院學報,2006,(02).
(作者單位:海南師范大學)
(責任編輯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