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靜娟
摘 要: 對翅果油樹種子進行層積預處理并測定萌發及幼苗生長的相關指標。結果表明,與未經層積處理的對照組相比,30 cm填埋處理種子的發芽率、發芽勢、萌發指數最高。本研究為促進翅果油樹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關鍵詞:翅果油樹種子;層積處理;萌發;幼苗生長
中圖分類號:S664.9 文獻標識碼: 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12.029
翅果油樹是我國特有一種珍貴的油料植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目前已被用于開發與防治心血管疾病相關的保健品[1]。翅果油樹在我國的分布并不廣泛,這與翅果油樹種子極低的發芽率有關。本實驗通過對翅果油樹種子進行層積預處理,同步測定其相關幼苗指標,探討促進翅果油樹幼苗生長的最佳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試種子
本研究以翅果油樹的種子作為研究對象,為了提高試驗質量,所需的所有翅果油樹種子均采自翼城縣林場內的野生翅果油樹當年的成熟堅果。該林場的溫度、濕度、降雨量等均非常適合翅果油樹的生長。選擇該地區的翅果油樹種子有利于研究質量的控制。
1.2 種子的層積處理方法
研究的第一步是從翅果油樹所在地區采集足夠數量的原生壤土,與細紗按照1:1的比例進行混合并分裝在花盆中,保證種子萌發所需的土壤環境。
研究的第二步是對種子進行層積處理。研究設置了6個翅果油樹種子的填埋深度,范圍從0 cm到60 cm,間隔為10 cm。每個填埋深度需要重復3次,即每個深度條件下,需要在3個花盆中放置相同數量的種子[2]。
研究的第三步是控制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保證所有花盆中的種子處于相同的發芽條件下,促使種子萌發[3-4]。當翅果油樹的種子萌發3周之后,選擇相關的指標測量種子的萌發情況以及幼苗的生長情況。
1.3 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的測量方法
用于測量種子萌發的指標包括幼苗的發芽率、發芽勢以及萌發指數[5-6]。用于測量翅果油樹幼苗生長情況的指標包括根和芽的長度、單株幼苗的高度、單株幼苗的莖粗以及幼苗葉綠素的含量。每一項指標均需測量3次,以這3次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測量結果。
發芽率指翅果油樹發芽的種子數量與所有試驗的種子數量的比值,用以表示幼苗的萌發情況[7-8]。發芽指數是在試驗期間內,每天種子發芽的數量與天數的比值的總和[9-10]。發芽勢是指發芽種子數量達到峰值的當日,發芽種子數與所有測試種子數量的比例[11]。株高是通過直尺測量的生長點與子葉節之間的長度。莖粗是指在子葉節下測量莖粗,需要重復測量3次。
1.4 統計分析
采用Excel 2003 分析試驗所得數據,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層積處理對翅果油樹種子萌發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與未經層積處理的對照組(CK組)相比,經過層積處理的試驗組,其發芽率、發芽勢和萌發指數均有明顯升高,而且差異顯著(P<0.05)。其中,經30 cm處理后翅果油樹幼苗的3個指標,差異極顯著(P<0.01)。表明,30 cm處理可以明顯提高翅果油樹種子的萌發率。
2.2 層積處理對翅果油樹幼苗生長的影響
表2顯示,與未經層積處理的對照組(CK組)相比,經過層積處理的試驗組,其幼苗的根和芽長度以及株高和莖粗均有明顯升高,而且差異顯著(P<0.05)。同時,經過30 cm填埋處理的翅果油樹種子,其幼苗的根和芽長度以及株高和莖粗明顯高于其他層積處理的種子幼苗,差異顯著(P<0.01)。由此可知,各種層積處理均可以促進翅果油樹幼苗根和芽、株高和莖粗的增加,而且30 cm的填埋處理優于其它層積處理方法。
2.3 層積處理對翅果油樹幼苗葉綠素的影響
表3顯示了各種層積處理之后,翅果油樹幼苗的葉綠素a含量、葉綠素b含量、葉綠素a/b以及CX.c的結果。經過層積處理的翅果油樹幼苗葉子的葉綠素a的含量與對照(CK)組差異并不明顯,但是,各層積處理的翅果油樹幼苗的葉綠素b和Cx.c的含量略高于對照(CK)組。盡管如此,Ca/b的比值并未發生明顯的改變,也就是說,各種積層處理并未對Ca/b值產生較大的影響。與未經層積處理(CK)組相比,翅果油樹幼苗的葉綠素a、葉綠素b、Cx.c和Ca/b在30 cm層積處理后差異顯著(P<0.05)。
3 結論與討論
植物的種子在成熟之后,需要在低溫和濕潤的條件下經歷一段時間之后,才能夠發芽生長,這是植物所具有的一個典型的生物學特點。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綜合方法等均可以促進種子的萌發。種子層積處理是促進種子萌發的一種重要方法,這種方法操作比較簡單,成本低、無污染,安全性比較高。
試驗結果表明,與未經層積處理的對照組相比,經過各種層積處理的翅果油樹種子發芽率、發芽勢和萌發指數有所提高。其中,與對照組相比,經過30 cm填埋處理的發芽率、發芽勢、萌發指數差異顯著。其他各處理組也促進了翅果油樹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生長,但是程度并沒有30 cm組大。本研究為促進翅果油樹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李秋玲.山西省翅果油樹天然群體果實變異性的研究[J].山西林業科技,2014,43(2):34-36.
[2] 陳紅,韓曉瑩.超低溫保存對貴州酥李種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3,19(5):1-4.
[3] 吳鋒,劉惠靜,王武臺,等.不同濃度赤霉素包衣對芹菜種子萌發效果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4,20(7):58-61.
[4] 郝永娟,霍建飛,劉春艷,等.生物土壤添加劑對黃瓜根系分泌物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3,19(1):81-83.
[5] 胡映泉.3種不同試劑處理對木槿種子發芽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3,19(8):95-98.
[6] 樊波,彭曉茜,陳雅媛,等.硝普鈉浸種對草地早熟禾種子發芽及種子內酶活性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3,28(21):196-200.
[7] 聶俊,肖立中,嚴卓晟,等.秈稻干種子經超聲波和包衣處理后的發芽和根系生長變化[J].華北農學報,2014,29(2):181-187.
[8] 胡華麗,梅鴻獻,劉日斌,等.芝麻種子發育過程中木酚素、脂肪及蛋白質積累量變化研究[J].華北農學報,2014,29(1):190-194.
[9] 郭鋒,樊文華.外源硒對鎘脅迫下芥菜種子萌發生理效應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3,28(4):130-133.
[10] 回振龍,李自龍,李朝周,等. 外源NO供體SNP對PEG模擬干旱脅迫下高羊茅種子萌發及幼苗抗性生理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3,28(4):86-92.
[11] 楊洪兵.外源多元醇對鹽脅迫下蕎麥種子萌發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3,28(4):98-104.endprint
摘 要: 對翅果油樹種子進行層積預處理并測定萌發及幼苗生長的相關指標。結果表明,與未經層積處理的對照組相比,30 cm填埋處理種子的發芽率、發芽勢、萌發指數最高。本研究為促進翅果油樹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關鍵詞:翅果油樹種子;層積處理;萌發;幼苗生長
中圖分類號:S664.9 文獻標識碼: 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12.029
翅果油樹是我國特有一種珍貴的油料植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目前已被用于開發與防治心血管疾病相關的保健品[1]。翅果油樹在我國的分布并不廣泛,這與翅果油樹種子極低的發芽率有關。本實驗通過對翅果油樹種子進行層積預處理,同步測定其相關幼苗指標,探討促進翅果油樹幼苗生長的最佳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試種子
本研究以翅果油樹的種子作為研究對象,為了提高試驗質量,所需的所有翅果油樹種子均采自翼城縣林場內的野生翅果油樹當年的成熟堅果。該林場的溫度、濕度、降雨量等均非常適合翅果油樹的生長。選擇該地區的翅果油樹種子有利于研究質量的控制。
1.2 種子的層積處理方法
研究的第一步是從翅果油樹所在地區采集足夠數量的原生壤土,與細紗按照1:1的比例進行混合并分裝在花盆中,保證種子萌發所需的土壤環境。
研究的第二步是對種子進行層積處理。研究設置了6個翅果油樹種子的填埋深度,范圍從0 cm到60 cm,間隔為10 cm。每個填埋深度需要重復3次,即每個深度條件下,需要在3個花盆中放置相同數量的種子[2]。
研究的第三步是控制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保證所有花盆中的種子處于相同的發芽條件下,促使種子萌發[3-4]。當翅果油樹的種子萌發3周之后,選擇相關的指標測量種子的萌發情況以及幼苗的生長情況。
1.3 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的測量方法
用于測量種子萌發的指標包括幼苗的發芽率、發芽勢以及萌發指數[5-6]。用于測量翅果油樹幼苗生長情況的指標包括根和芽的長度、單株幼苗的高度、單株幼苗的莖粗以及幼苗葉綠素的含量。每一項指標均需測量3次,以這3次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測量結果。
發芽率指翅果油樹發芽的種子數量與所有試驗的種子數量的比值,用以表示幼苗的萌發情況[7-8]。發芽指數是在試驗期間內,每天種子發芽的數量與天數的比值的總和[9-10]。發芽勢是指發芽種子數量達到峰值的當日,發芽種子數與所有測試種子數量的比例[11]。株高是通過直尺測量的生長點與子葉節之間的長度。莖粗是指在子葉節下測量莖粗,需要重復測量3次。
1.4 統計分析
采用Excel 2003 分析試驗所得數據,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層積處理對翅果油樹種子萌發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與未經層積處理的對照組(CK組)相比,經過層積處理的試驗組,其發芽率、發芽勢和萌發指數均有明顯升高,而且差異顯著(P<0.05)。其中,經30 cm處理后翅果油樹幼苗的3個指標,差異極顯著(P<0.01)。表明,30 cm處理可以明顯提高翅果油樹種子的萌發率。
2.2 層積處理對翅果油樹幼苗生長的影響
表2顯示,與未經層積處理的對照組(CK組)相比,經過層積處理的試驗組,其幼苗的根和芽長度以及株高和莖粗均有明顯升高,而且差異顯著(P<0.05)。同時,經過30 cm填埋處理的翅果油樹種子,其幼苗的根和芽長度以及株高和莖粗明顯高于其他層積處理的種子幼苗,差異顯著(P<0.01)。由此可知,各種層積處理均可以促進翅果油樹幼苗根和芽、株高和莖粗的增加,而且30 cm的填埋處理優于其它層積處理方法。
2.3 層積處理對翅果油樹幼苗葉綠素的影響
表3顯示了各種層積處理之后,翅果油樹幼苗的葉綠素a含量、葉綠素b含量、葉綠素a/b以及CX.c的結果。經過層積處理的翅果油樹幼苗葉子的葉綠素a的含量與對照(CK)組差異并不明顯,但是,各層積處理的翅果油樹幼苗的葉綠素b和Cx.c的含量略高于對照(CK)組。盡管如此,Ca/b的比值并未發生明顯的改變,也就是說,各種積層處理并未對Ca/b值產生較大的影響。與未經層積處理(CK)組相比,翅果油樹幼苗的葉綠素a、葉綠素b、Cx.c和Ca/b在30 cm層積處理后差異顯著(P<0.05)。
3 結論與討論
植物的種子在成熟之后,需要在低溫和濕潤的條件下經歷一段時間之后,才能夠發芽生長,這是植物所具有的一個典型的生物學特點。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綜合方法等均可以促進種子的萌發。種子層積處理是促進種子萌發的一種重要方法,這種方法操作比較簡單,成本低、無污染,安全性比較高。
試驗結果表明,與未經層積處理的對照組相比,經過各種層積處理的翅果油樹種子發芽率、發芽勢和萌發指數有所提高。其中,與對照組相比,經過30 cm填埋處理的發芽率、發芽勢、萌發指數差異顯著。其他各處理組也促進了翅果油樹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生長,但是程度并沒有30 cm組大。本研究為促進翅果油樹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李秋玲.山西省翅果油樹天然群體果實變異性的研究[J].山西林業科技,2014,43(2):34-36.
[2] 陳紅,韓曉瑩.超低溫保存對貴州酥李種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3,19(5):1-4.
[3] 吳鋒,劉惠靜,王武臺,等.不同濃度赤霉素包衣對芹菜種子萌發效果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4,20(7):58-61.
[4] 郝永娟,霍建飛,劉春艷,等.生物土壤添加劑對黃瓜根系分泌物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3,19(1):81-83.
[5] 胡映泉.3種不同試劑處理對木槿種子發芽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3,19(8):95-98.
[6] 樊波,彭曉茜,陳雅媛,等.硝普鈉浸種對草地早熟禾種子發芽及種子內酶活性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3,28(21):196-200.
[7] 聶俊,肖立中,嚴卓晟,等.秈稻干種子經超聲波和包衣處理后的發芽和根系生長變化[J].華北農學報,2014,29(2):181-187.
[8] 胡華麗,梅鴻獻,劉日斌,等.芝麻種子發育過程中木酚素、脂肪及蛋白質積累量變化研究[J].華北農學報,2014,29(1):190-194.
[9] 郭鋒,樊文華.外源硒對鎘脅迫下芥菜種子萌發生理效應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3,28(4):130-133.
[10] 回振龍,李自龍,李朝周,等. 外源NO供體SNP對PEG模擬干旱脅迫下高羊茅種子萌發及幼苗抗性生理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3,28(4):86-92.
[11] 楊洪兵.外源多元醇對鹽脅迫下蕎麥種子萌發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3,28(4):98-104.endprint
摘 要: 對翅果油樹種子進行層積預處理并測定萌發及幼苗生長的相關指標。結果表明,與未經層積處理的對照組相比,30 cm填埋處理種子的發芽率、發芽勢、萌發指數最高。本研究為促進翅果油樹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關鍵詞:翅果油樹種子;層積處理;萌發;幼苗生長
中圖分類號:S664.9 文獻標識碼: 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12.029
翅果油樹是我國特有一種珍貴的油料植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目前已被用于開發與防治心血管疾病相關的保健品[1]。翅果油樹在我國的分布并不廣泛,這與翅果油樹種子極低的發芽率有關。本實驗通過對翅果油樹種子進行層積預處理,同步測定其相關幼苗指標,探討促進翅果油樹幼苗生長的最佳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試種子
本研究以翅果油樹的種子作為研究對象,為了提高試驗質量,所需的所有翅果油樹種子均采自翼城縣林場內的野生翅果油樹當年的成熟堅果。該林場的溫度、濕度、降雨量等均非常適合翅果油樹的生長。選擇該地區的翅果油樹種子有利于研究質量的控制。
1.2 種子的層積處理方法
研究的第一步是從翅果油樹所在地區采集足夠數量的原生壤土,與細紗按照1:1的比例進行混合并分裝在花盆中,保證種子萌發所需的土壤環境。
研究的第二步是對種子進行層積處理。研究設置了6個翅果油樹種子的填埋深度,范圍從0 cm到60 cm,間隔為10 cm。每個填埋深度需要重復3次,即每個深度條件下,需要在3個花盆中放置相同數量的種子[2]。
研究的第三步是控制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保證所有花盆中的種子處于相同的發芽條件下,促使種子萌發[3-4]。當翅果油樹的種子萌發3周之后,選擇相關的指標測量種子的萌發情況以及幼苗的生長情況。
1.3 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的測量方法
用于測量種子萌發的指標包括幼苗的發芽率、發芽勢以及萌發指數[5-6]。用于測量翅果油樹幼苗生長情況的指標包括根和芽的長度、單株幼苗的高度、單株幼苗的莖粗以及幼苗葉綠素的含量。每一項指標均需測量3次,以這3次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測量結果。
發芽率指翅果油樹發芽的種子數量與所有試驗的種子數量的比值,用以表示幼苗的萌發情況[7-8]。發芽指數是在試驗期間內,每天種子發芽的數量與天數的比值的總和[9-10]。發芽勢是指發芽種子數量達到峰值的當日,發芽種子數與所有測試種子數量的比例[11]。株高是通過直尺測量的生長點與子葉節之間的長度。莖粗是指在子葉節下測量莖粗,需要重復測量3次。
1.4 統計分析
采用Excel 2003 分析試驗所得數據,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層積處理對翅果油樹種子萌發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與未經層積處理的對照組(CK組)相比,經過層積處理的試驗組,其發芽率、發芽勢和萌發指數均有明顯升高,而且差異顯著(P<0.05)。其中,經30 cm處理后翅果油樹幼苗的3個指標,差異極顯著(P<0.01)。表明,30 cm處理可以明顯提高翅果油樹種子的萌發率。
2.2 層積處理對翅果油樹幼苗生長的影響
表2顯示,與未經層積處理的對照組(CK組)相比,經過層積處理的試驗組,其幼苗的根和芽長度以及株高和莖粗均有明顯升高,而且差異顯著(P<0.05)。同時,經過30 cm填埋處理的翅果油樹種子,其幼苗的根和芽長度以及株高和莖粗明顯高于其他層積處理的種子幼苗,差異顯著(P<0.01)。由此可知,各種層積處理均可以促進翅果油樹幼苗根和芽、株高和莖粗的增加,而且30 cm的填埋處理優于其它層積處理方法。
2.3 層積處理對翅果油樹幼苗葉綠素的影響
表3顯示了各種層積處理之后,翅果油樹幼苗的葉綠素a含量、葉綠素b含量、葉綠素a/b以及CX.c的結果。經過層積處理的翅果油樹幼苗葉子的葉綠素a的含量與對照(CK)組差異并不明顯,但是,各層積處理的翅果油樹幼苗的葉綠素b和Cx.c的含量略高于對照(CK)組。盡管如此,Ca/b的比值并未發生明顯的改變,也就是說,各種積層處理并未對Ca/b值產生較大的影響。與未經層積處理(CK)組相比,翅果油樹幼苗的葉綠素a、葉綠素b、Cx.c和Ca/b在30 cm層積處理后差異顯著(P<0.05)。
3 結論與討論
植物的種子在成熟之后,需要在低溫和濕潤的條件下經歷一段時間之后,才能夠發芽生長,這是植物所具有的一個典型的生物學特點。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綜合方法等均可以促進種子的萌發。種子層積處理是促進種子萌發的一種重要方法,這種方法操作比較簡單,成本低、無污染,安全性比較高。
試驗結果表明,與未經層積處理的對照組相比,經過各種層積處理的翅果油樹種子發芽率、發芽勢和萌發指數有所提高。其中,與對照組相比,經過30 cm填埋處理的發芽率、發芽勢、萌發指數差異顯著。其他各處理組也促進了翅果油樹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生長,但是程度并沒有30 cm組大。本研究為促進翅果油樹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李秋玲.山西省翅果油樹天然群體果實變異性的研究[J].山西林業科技,2014,43(2):34-36.
[2] 陳紅,韓曉瑩.超低溫保存對貴州酥李種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3,19(5):1-4.
[3] 吳鋒,劉惠靜,王武臺,等.不同濃度赤霉素包衣對芹菜種子萌發效果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4,20(7):58-61.
[4] 郝永娟,霍建飛,劉春艷,等.生物土壤添加劑對黃瓜根系分泌物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3,19(1):81-83.
[5] 胡映泉.3種不同試劑處理對木槿種子發芽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3,19(8):95-98.
[6] 樊波,彭曉茜,陳雅媛,等.硝普鈉浸種對草地早熟禾種子發芽及種子內酶活性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3,28(21):196-200.
[7] 聶俊,肖立中,嚴卓晟,等.秈稻干種子經超聲波和包衣處理后的發芽和根系生長變化[J].華北農學報,2014,29(2):181-187.
[8] 胡華麗,梅鴻獻,劉日斌,等.芝麻種子發育過程中木酚素、脂肪及蛋白質積累量變化研究[J].華北農學報,2014,29(1):190-194.
[9] 郭鋒,樊文華.外源硒對鎘脅迫下芥菜種子萌發生理效應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3,28(4):130-133.
[10] 回振龍,李自龍,李朝周,等. 外源NO供體SNP對PEG模擬干旱脅迫下高羊茅種子萌發及幼苗抗性生理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3,28(4):86-92.
[11] 楊洪兵.外源多元醇對鹽脅迫下蕎麥種子萌發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3,28(4):98-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