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家所熟知的大型國內民營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蘇寧人一直致力于通過自身的努力踐行公益事業。在多年的公益探索及實踐過程中,蘇寧堅持公益事業與企業經營同步轉型,結合自身業務特長和資源優勢,以企業發展帶動公益模式創新,形成了以“陽光1+1”理念為主體,以生態鏈公益模式和精準扶貧模式為兩翼的“一體兩翼”創新扶貧模式。
在踐行公益的過程中,蘇寧云商集團充分挖掘企業自身資源,運用最新互聯網技術,創新公益模式。近期,集團借助電商平臺和產業資源,在對江蘇盱眙明祖陵村的幫扶過程中開展食用菌種植技術培訓等項目。在海南“威馬遜”臺風水災中通過蘇寧物流車輛向災區運輸救災物資,派集團售后上門檢修家電等,以及在云南魯甸地震中捐贈500萬元支援災區抗震救災等都是在充分借助企業資源創新公益模式。
穩固“一體”建設,通過“三有”制度可持續踐行“陽光1+1”公益理念。
成立于2006年的“陽光1+1”是集團全方位投入公益事業的開始,并在多年的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所謂“陽光1+1” 即倡導每位蘇寧員工主動承擔公民社會責任,通過每年至少捐一天工資、做一天義工的方式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以此為起點,以有組織、有計劃、有項目的“三有”體系為支撐,逐漸形成了集團特有的公益理念。
強化“兩翼”發展,打造生態鏈公益和精準扶貧新模式。
生態鏈公益模式和精準型扶貧模式,是蘇寧公益發展的兩個重要支撐。兩類創新型公益模式的推進均有效地契合了企業的業務特長和資源優勢。
首先,以生態鏈公益模式為方向,將企業優勢與公益實踐融合發展,確保公益實踐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作為互聯網零售商,蘇寧在公益實踐過程中,結合自身業務特長,運用新興互聯網技術,發揮企業線上電子商務平臺和線下門店網絡的優勢,實現從輸血到造血、從單點響應到多級聯動的轉變,推動公益事業健康發展。
一方面,借助企業互聯網化運營優勢,探索造血式扶貧的新途徑。
2014年,集團與盱眙縣明祖陵鎮明祖陵村和泗陽縣盧集鎮成河村兩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并作為第一個非公企業正式加入江蘇省扶貧開發“五方掛鉤”幫扶工作序列。
另一方面,依靠遍布全國門店網絡和強大的物流系統,建立抗險救災的快速反應機制。
在面對自然災害等重大突發事件時,蘇寧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快速救援應急機制。借助企業經營優勢,蘇寧一直沖在抗災最前端。2008年汶川大地震,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第一時間捐款五千萬,創下當時國內個人捐款之最。與此同時,蘇寧迅速動員公司力量,安排物流車輛運送物資,組織員工搶險。此后,在南方雪災、西南旱災、甘肅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青海玉樹、云南昭通、四川雅安、甘肅定西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時,蘇寧積極支持災區救援和重建,累計捐贈約3500萬。
其次,以精準扶貧模式為核心,推動公益項目品牌化發展。
企業扶貧不是作秀,需要的是對扶貧事業的持續性關注、精準化投入,這是一個企業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體現。在實踐過程中,精準化公益模式日益成為蘇寧公益事業的一個重要方向。近幾年,蘇寧相繼開展“蘇寧-筑巢行動”、 “蘇寧-陽光夢想中心”、“蘇寧-溪橋工程”三大精準扶貧項目,對癥下藥,取得了巨大成果。
蘇寧已累計向社會捐贈9億多元,蘇寧公益扶貧行動也同時得到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的認可。未來蘇寧將結合企業自身經營優勢,將互聯網運營中的經驗和資源創新性地植入到公益項目中去,進一步帶動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