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在省、市領導的支持下,袁承禧離休后,開始任職四川宜賓市扶貧開發協會、省扶貧基金會分會會長。2004年10月,中央組織部授予他“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稱號,2012年12月,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他“四川省十年扶貧開發先進個人”稱號。
二十年來,袁承禧堅持以農村為重點,以“真扶貧、扶真貧、求實效”為目標,組織實施了五個項目:
創立和推行企業幫村扶貧“種子基金”。在總結“歐盟國際助老”項目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經市委、市政府領導同意,向全市200多個國有、民營企業募集社會扶貧資金1086多萬元,以每村10萬元落實到104個受援村,以“鎖定在村,民主管理,微利借用,滾動開發,長期受益”的方式,供貧困農戶借用發展生產。據第一輪“種子基金”實施效果統計,22個受援村共550戶貧困農戶借用,戶戶增產增收,實現總收入1546萬元。每兩年實施一輪,已進行2輪,目前推廣到全省。
開展村企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活動。2009年初,袁承禧率領市扶貧開發協會干部去珙縣考察,提出開展村企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活動。條件相似的珙縣、筠連、興文、高縣四縣被選為試點縣。五年多來已組織發動一百多個企業(主要是采煤企業)參與,主要對鄉村公路、人畜飲水、危房、沼氣池、農村小學等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和改造,累計投入資金物資1億多元,受援村達100多個。
實施“愛心助學包裹”活動。2010年5月啟動,已實施4年,共募集資金479.78萬元,其中支援全國災區和貧困地區14.5萬元,援助本市貧困村小學465.28萬元。共采購“愛心助學”包裹33014個,受助貧困小學生31529人,受援貧困村小學1485所(次)。
成功進行《婦康惠民工程》試點。在省扶貧基金會指導下,獲得康利公司捐贈先進的婦科病治療儀華西超聲刀6臺,價值270萬元,援助6個區縣醫院、婦幼保健院,連續三年開展對農村適齡婦女婦科病免費普查。普查人數達41.62萬人,查出患者18.18萬人,治療13.6萬人,為廣大農村婦女節約資金4000多萬元。
2003年引進“歐盟國際助老扶貧”項目。獲得國際資金100萬元人民幣,援助2個民族鄉(屏山縣屏邊彝族鄉、珙縣玉和苗族鄉)的6個村加上自籌8個村,落實到村,以小額信貸形式微利借用。如今已運行10年,受援貧困老人家庭2000戶,資金周轉率8—10次,還款率100%,實現戶戶增產增收,部分貧困戶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