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曉錄
摘 要:韓國語教學和其他外語教學一樣,都包括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的具體實踐環節。而要達到這四個方面的學習目的,打好基礎是重要的,因此,基礎韓國語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關鍵。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掌握韓語基礎是要通過“基礎韓語”這一課程來實現的。所以如何上好基礎韓語課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正確邁出韓國語學習的第一步,能否在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達到正確運用韓語進行聽說讀寫的目的。
關鍵詞:基礎韓語 教學方法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202-02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運用正確并且符合實際的教學方法教學,關系到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的,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要重視教學方法的正確運用,并且不斷總結經驗,實行教學方法和教學課程改革,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培養出適應社會學要的新型韓國語專業人才。我所教授的學生主要是大學生,都是初次接觸韓國語,針對這一階段的學生的特點,該文將通過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以《標準韓國語》為例,對如何上好基礎韓語課闡述自己的幾點淺見。
(1)韓國語作為一種新興的小語種,一般不像英語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接觸,每位學生都是零基礎開始學習,且相對學習年齡比較大,這就導致了學生的特點是記憶力相對較弱,但理解力相對較強,而韓語學習的普遍特點是開頭難,往后越學越簡單,所以,針對學生這一階段的特點主要用了對比的授課方法。
在學習發音時,由于韓語發音與漢語的字母發音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剛開始教授發音的過程中,不斷穿插一些與漢語發音的對比。韓國語和漢語一樣,都有元音和輔音之分,在學習單詞時,單詞的發音也有漢字詞和固有詞之分。韓國語的句子結構與漢語的句子結構也有其不同和相同之處。在學習時進行互相比較學習,更容易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①發音對比學習。在學習字母發音時,元音字母和輔音字母幾乎每個都有對應的類似韓語字母的發音。比如以下幾組對比可見表1。
以上幾組發音雖然有發音輕重和唇形的差異,但是發音卻很相似,在授課過程中,利用兩者的相似之處進行對比學習,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教學效果。但是也要注意,不能完全照搬漢語字母的發音,也要注意起區別。發音學習在韓國語學習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幾年,對發音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尤其是在各類韓國語演講比賽中,發音是否標準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分標準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②詞匯學習的對比記憶法。韓國語在創始時,就受中國漢字影響,尤其是發音的借鑒尤為明顯。在韓國語當中,漢字詞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在整個韓國語詞匯中約占65%~70%左右的比重。所謂的漢字詞,也就是借鑒了漢語的發音,用韓國語的字母組合而成的單詞。例如下面的幾個例子:
:學校 :學生 :過去 :中國
等這些單詞都有一一對應的漢字的發音,在授課時,對比聯想來記的話,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單詞發音和意義的記憶。因此,不得不說,中國人在學習韓國語時,有著其他國家的學習者所不可比擬的絕對優勢。
③句子結構對比學習。學習了發音,上升到句子的學習時,和漢語的句子結構有的很大的區別,漢語當中的基本句子結構是:主語+謂語+賓語,而韓國語的基本句子結構卻是:主語+賓語+謂語。而且,韓國語屬于粘著語,句子結構不像中文一樣是獨立的,而是輔助以助詞和語尾的成分,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句子,例如在學習時如下的句子:
我吃飯:
上面的句子中,韓語只是單純的“我+吃+飯”這樣的主謂賓的成分,而韓國語當中除了“”這三個表示實際意義的詞之外,又加了“”分別附著在各個句子成分的后面。這樣進行對比能讓學生很快發現并掌握韓漢句子結構的不同,易于減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度。除了主要句子成分的差異之外,韓國語其它句子成分的語序和漢語是基本相同的。例如定語的位置都是放在被修飾的詞的前面等。
(2)在學習完發音和詞匯,并可以自己組織較簡單的句子之后,就具備了韓國語的基礎知識。具備了進一步學習韓國語的條件。即了學擁有習簡單的韓國語對話和課文的水能力。在學習課文和會話時為了能讓學生更快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可以運用以下的幾個具體方法。
①提問法。顧名思義,就是對學生進行提問。首先,這里所說的提問,不但是對學過的內容進行提問,還要讓學生提前預習,在實際授課時,間斷性的對個別學生進行預習效果提問,讓學生在每次上課前主動預習。其次,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當堂向學生提問本次授課所講內容,看看學生上課的聽課情況是否理想,再次,在本次課程結束后,明確重點以及下次上課時要檢查的知識點。確保學生學習有目的,有動力,有壓力。
②鼓勵法。學習韓語是記憶量相對較大的學習過程,所學的單詞,語法等,補一補是需要記憶的。這就要求學生有足夠的耐心去學習。為了讓學生變枯燥的記憶學習為快樂的探索過程,可以適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這也是遵循了韓國人的教學理念。在我所任職的學校,聘請的韓國外教,不但工作認證負責,經常主動犧牲休息時間再學生應考前期給予特別輔導,而且,對于學習認真,成績優秀的學生不時給予一些小獎勵。雖然獎勵不是很貴重的東西,但是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鼓勵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進行表揚和肯定。讓學生有學習的成就感,才能繼續進行下一步的學習。
③情景對話法。在學習對話時,在向學生講解了基本的詞匯和語法意義之后,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己編寫對話進行表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準備必要的道具,進行當堂演練,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加深學習的印象。在學習課文時,補充與課文知識相關的韓國的社會文化,歷史,地理,風俗等等,以及最近流行的學生所關心的韓國文化等。例如,在一冊下當中,第44課,對話為“買東西”,那么就可以模擬一個商店現場,讓學生分角色扮演顧客和店員,進行情景對話。這樣持之以恒,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之后,避免了出現啞巴韓語,只會讀,寫,而不會聽和說的弊端。
④檢查法。學習外語,語感是非常重要的,韓國語也一樣,所以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韓語基礎之后,主要采用了以下的幾種手段。a.實習作業法。每次課結束后,給學生留下作業,課后鞏固練習,及時批改并在下次上課是講解注意事項。b.朗讀背誦法。學生培養語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缺一不可,但是在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我要求學生課后抽出時間背誦課文和對話的內容,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語感,迅速提高學生水平。
⑤視頻教學法。課上時間有限,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真切感受韓國人實際對話的場景,我都會盡量在課后安排時間給學生播放一些韓國的視頻資料,比如流行的歌曲,電影,電視劇等。這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韓國語的熱情,更能在觀看的過程當中,讓學生了解韓國的各種社會風俗習慣和韓國的意識形態等。讓學生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是一舉兩得的學習方法。
總之,對于學生來說,方法雖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貴在堅持。作為老師,交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把正確有效地學習方法教給他們。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步伐的日趨加快,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大增,對外語人才的要求也從以前一般的能說會寫發展到目前的具備“實際應用能力、獨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多向思維能力、自我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復合型外語人才”。外語教學必須根據社會需求和語言口語的特點,重視對學生語用能力、交際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孫淑蘭.如何搞好韓國語教學[J].考試周刊,2008(25).
[2] 楊磊.以發音為主的基礎韓國語教學方法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10).
[3] http://www.ryedu.net/hy/hyjc/201006/18527.html.endprint
摘 要:韓國語教學和其他外語教學一樣,都包括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的具體實踐環節。而要達到這四個方面的學習目的,打好基礎是重要的,因此,基礎韓國語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關鍵。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掌握韓語基礎是要通過“基礎韓語”這一課程來實現的。所以如何上好基礎韓語課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正確邁出韓國語學習的第一步,能否在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達到正確運用韓語進行聽說讀寫的目的。
關鍵詞:基礎韓語 教學方法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202-02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運用正確并且符合實際的教學方法教學,關系到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的,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要重視教學方法的正確運用,并且不斷總結經驗,實行教學方法和教學課程改革,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培養出適應社會學要的新型韓國語專業人才。我所教授的學生主要是大學生,都是初次接觸韓國語,針對這一階段的學生的特點,該文將通過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以《標準韓國語》為例,對如何上好基礎韓語課闡述自己的幾點淺見。
(1)韓國語作為一種新興的小語種,一般不像英語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接觸,每位學生都是零基礎開始學習,且相對學習年齡比較大,這就導致了學生的特點是記憶力相對較弱,但理解力相對較強,而韓語學習的普遍特點是開頭難,往后越學越簡單,所以,針對學生這一階段的特點主要用了對比的授課方法。
在學習發音時,由于韓語發音與漢語的字母發音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剛開始教授發音的過程中,不斷穿插一些與漢語發音的對比。韓國語和漢語一樣,都有元音和輔音之分,在學習單詞時,單詞的發音也有漢字詞和固有詞之分。韓國語的句子結構與漢語的句子結構也有其不同和相同之處。在學習時進行互相比較學習,更容易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①發音對比學習。在學習字母發音時,元音字母和輔音字母幾乎每個都有對應的類似韓語字母的發音。比如以下幾組對比可見表1。
以上幾組發音雖然有發音輕重和唇形的差異,但是發音卻很相似,在授課過程中,利用兩者的相似之處進行對比學習,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教學效果。但是也要注意,不能完全照搬漢語字母的發音,也要注意起區別。發音學習在韓國語學習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幾年,對發音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尤其是在各類韓國語演講比賽中,發音是否標準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分標準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②詞匯學習的對比記憶法。韓國語在創始時,就受中國漢字影響,尤其是發音的借鑒尤為明顯。在韓國語當中,漢字詞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在整個韓國語詞匯中約占65%~70%左右的比重。所謂的漢字詞,也就是借鑒了漢語的發音,用韓國語的字母組合而成的單詞。例如下面的幾個例子:
:學校 :學生 :過去 :中國
等這些單詞都有一一對應的漢字的發音,在授課時,對比聯想來記的話,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單詞發音和意義的記憶。因此,不得不說,中國人在學習韓國語時,有著其他國家的學習者所不可比擬的絕對優勢。
③句子結構對比學習。學習了發音,上升到句子的學習時,和漢語的句子結構有的很大的區別,漢語當中的基本句子結構是:主語+謂語+賓語,而韓國語的基本句子結構卻是:主語+賓語+謂語。而且,韓國語屬于粘著語,句子結構不像中文一樣是獨立的,而是輔助以助詞和語尾的成分,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句子,例如在學習時如下的句子:
我吃飯:
上面的句子中,韓語只是單純的“我+吃+飯”這樣的主謂賓的成分,而韓國語當中除了“”這三個表示實際意義的詞之外,又加了“”分別附著在各個句子成分的后面。這樣進行對比能讓學生很快發現并掌握韓漢句子結構的不同,易于減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度。除了主要句子成分的差異之外,韓國語其它句子成分的語序和漢語是基本相同的。例如定語的位置都是放在被修飾的詞的前面等。
(2)在學習完發音和詞匯,并可以自己組織較簡單的句子之后,就具備了韓國語的基礎知識。具備了進一步學習韓國語的條件。即了學擁有習簡單的韓國語對話和課文的水能力。在學習課文和會話時為了能讓學生更快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可以運用以下的幾個具體方法。
①提問法。顧名思義,就是對學生進行提問。首先,這里所說的提問,不但是對學過的內容進行提問,還要讓學生提前預習,在實際授課時,間斷性的對個別學生進行預習效果提問,讓學生在每次上課前主動預習。其次,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當堂向學生提問本次授課所講內容,看看學生上課的聽課情況是否理想,再次,在本次課程結束后,明確重點以及下次上課時要檢查的知識點。確保學生學習有目的,有動力,有壓力。
②鼓勵法。學習韓語是記憶量相對較大的學習過程,所學的單詞,語法等,補一補是需要記憶的。這就要求學生有足夠的耐心去學習。為了讓學生變枯燥的記憶學習為快樂的探索過程,可以適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這也是遵循了韓國人的教學理念。在我所任職的學校,聘請的韓國外教,不但工作認證負責,經常主動犧牲休息時間再學生應考前期給予特別輔導,而且,對于學習認真,成績優秀的學生不時給予一些小獎勵。雖然獎勵不是很貴重的東西,但是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鼓勵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進行表揚和肯定。讓學生有學習的成就感,才能繼續進行下一步的學習。
③情景對話法。在學習對話時,在向學生講解了基本的詞匯和語法意義之后,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己編寫對話進行表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準備必要的道具,進行當堂演練,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加深學習的印象。在學習課文時,補充與課文知識相關的韓國的社會文化,歷史,地理,風俗等等,以及最近流行的學生所關心的韓國文化等。例如,在一冊下當中,第44課,對話為“買東西”,那么就可以模擬一個商店現場,讓學生分角色扮演顧客和店員,進行情景對話。這樣持之以恒,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之后,避免了出現啞巴韓語,只會讀,寫,而不會聽和說的弊端。
④檢查法。學習外語,語感是非常重要的,韓國語也一樣,所以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韓語基礎之后,主要采用了以下的幾種手段。a.實習作業法。每次課結束后,給學生留下作業,課后鞏固練習,及時批改并在下次上課是講解注意事項。b.朗讀背誦法。學生培養語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缺一不可,但是在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我要求學生課后抽出時間背誦課文和對話的內容,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語感,迅速提高學生水平。
⑤視頻教學法。課上時間有限,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真切感受韓國人實際對話的場景,我都會盡量在課后安排時間給學生播放一些韓國的視頻資料,比如流行的歌曲,電影,電視劇等。這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韓國語的熱情,更能在觀看的過程當中,讓學生了解韓國的各種社會風俗習慣和韓國的意識形態等。讓學生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是一舉兩得的學習方法。
總之,對于學生來說,方法雖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貴在堅持。作為老師,交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把正確有效地學習方法教給他們。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步伐的日趨加快,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大增,對外語人才的要求也從以前一般的能說會寫發展到目前的具備“實際應用能力、獨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多向思維能力、自我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復合型外語人才”。外語教學必須根據社會需求和語言口語的特點,重視對學生語用能力、交際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孫淑蘭.如何搞好韓國語教學[J].考試周刊,2008(25).
[2] 楊磊.以發音為主的基礎韓國語教學方法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10).
[3] http://www.ryedu.net/hy/hyjc/201006/18527.html.endprint
摘 要:韓國語教學和其他外語教學一樣,都包括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的具體實踐環節。而要達到這四個方面的學習目的,打好基礎是重要的,因此,基礎韓國語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關鍵。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掌握韓語基礎是要通過“基礎韓語”這一課程來實現的。所以如何上好基礎韓語課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正確邁出韓國語學習的第一步,能否在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達到正確運用韓語進行聽說讀寫的目的。
關鍵詞:基礎韓語 教學方法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202-02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運用正確并且符合實際的教學方法教學,關系到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的,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要重視教學方法的正確運用,并且不斷總結經驗,實行教學方法和教學課程改革,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培養出適應社會學要的新型韓國語專業人才。我所教授的學生主要是大學生,都是初次接觸韓國語,針對這一階段的學生的特點,該文將通過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以《標準韓國語》為例,對如何上好基礎韓語課闡述自己的幾點淺見。
(1)韓國語作為一種新興的小語種,一般不像英語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接觸,每位學生都是零基礎開始學習,且相對學習年齡比較大,這就導致了學生的特點是記憶力相對較弱,但理解力相對較強,而韓語學習的普遍特點是開頭難,往后越學越簡單,所以,針對學生這一階段的特點主要用了對比的授課方法。
在學習發音時,由于韓語發音與漢語的字母發音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剛開始教授發音的過程中,不斷穿插一些與漢語發音的對比。韓國語和漢語一樣,都有元音和輔音之分,在學習單詞時,單詞的發音也有漢字詞和固有詞之分。韓國語的句子結構與漢語的句子結構也有其不同和相同之處。在學習時進行互相比較學習,更容易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①發音對比學習。在學習字母發音時,元音字母和輔音字母幾乎每個都有對應的類似韓語字母的發音。比如以下幾組對比可見表1。
以上幾組發音雖然有發音輕重和唇形的差異,但是發音卻很相似,在授課過程中,利用兩者的相似之處進行對比學習,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教學效果。但是也要注意,不能完全照搬漢語字母的發音,也要注意起區別。發音學習在韓國語學習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幾年,對發音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尤其是在各類韓國語演講比賽中,發音是否標準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分標準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②詞匯學習的對比記憶法。韓國語在創始時,就受中國漢字影響,尤其是發音的借鑒尤為明顯。在韓國語當中,漢字詞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在整個韓國語詞匯中約占65%~70%左右的比重。所謂的漢字詞,也就是借鑒了漢語的發音,用韓國語的字母組合而成的單詞。例如下面的幾個例子:
:學校 :學生 :過去 :中國
等這些單詞都有一一對應的漢字的發音,在授課時,對比聯想來記的話,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單詞發音和意義的記憶。因此,不得不說,中國人在學習韓國語時,有著其他國家的學習者所不可比擬的絕對優勢。
③句子結構對比學習。學習了發音,上升到句子的學習時,和漢語的句子結構有的很大的區別,漢語當中的基本句子結構是:主語+謂語+賓語,而韓國語的基本句子結構卻是:主語+賓語+謂語。而且,韓國語屬于粘著語,句子結構不像中文一樣是獨立的,而是輔助以助詞和語尾的成分,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句子,例如在學習時如下的句子:
我吃飯:
上面的句子中,韓語只是單純的“我+吃+飯”這樣的主謂賓的成分,而韓國語當中除了“”這三個表示實際意義的詞之外,又加了“”分別附著在各個句子成分的后面。這樣進行對比能讓學生很快發現并掌握韓漢句子結構的不同,易于減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度。除了主要句子成分的差異之外,韓國語其它句子成分的語序和漢語是基本相同的。例如定語的位置都是放在被修飾的詞的前面等。
(2)在學習完發音和詞匯,并可以自己組織較簡單的句子之后,就具備了韓國語的基礎知識。具備了進一步學習韓國語的條件。即了學擁有習簡單的韓國語對話和課文的水能力。在學習課文和會話時為了能讓學生更快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可以運用以下的幾個具體方法。
①提問法。顧名思義,就是對學生進行提問。首先,這里所說的提問,不但是對學過的內容進行提問,還要讓學生提前預習,在實際授課時,間斷性的對個別學生進行預習效果提問,讓學生在每次上課前主動預習。其次,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當堂向學生提問本次授課所講內容,看看學生上課的聽課情況是否理想,再次,在本次課程結束后,明確重點以及下次上課時要檢查的知識點。確保學生學習有目的,有動力,有壓力。
②鼓勵法。學習韓語是記憶量相對較大的學習過程,所學的單詞,語法等,補一補是需要記憶的。這就要求學生有足夠的耐心去學習。為了讓學生變枯燥的記憶學習為快樂的探索過程,可以適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這也是遵循了韓國人的教學理念。在我所任職的學校,聘請的韓國外教,不但工作認證負責,經常主動犧牲休息時間再學生應考前期給予特別輔導,而且,對于學習認真,成績優秀的學生不時給予一些小獎勵。雖然獎勵不是很貴重的東西,但是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鼓勵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進行表揚和肯定。讓學生有學習的成就感,才能繼續進行下一步的學習。
③情景對話法。在學習對話時,在向學生講解了基本的詞匯和語法意義之后,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己編寫對話進行表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準備必要的道具,進行當堂演練,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加深學習的印象。在學習課文時,補充與課文知識相關的韓國的社會文化,歷史,地理,風俗等等,以及最近流行的學生所關心的韓國文化等。例如,在一冊下當中,第44課,對話為“買東西”,那么就可以模擬一個商店現場,讓學生分角色扮演顧客和店員,進行情景對話。這樣持之以恒,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之后,避免了出現啞巴韓語,只會讀,寫,而不會聽和說的弊端。
④檢查法。學習外語,語感是非常重要的,韓國語也一樣,所以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韓語基礎之后,主要采用了以下的幾種手段。a.實習作業法。每次課結束后,給學生留下作業,課后鞏固練習,及時批改并在下次上課是講解注意事項。b.朗讀背誦法。學生培養語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缺一不可,但是在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我要求學生課后抽出時間背誦課文和對話的內容,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語感,迅速提高學生水平。
⑤視頻教學法。課上時間有限,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真切感受韓國人實際對話的場景,我都會盡量在課后安排時間給學生播放一些韓國的視頻資料,比如流行的歌曲,電影,電視劇等。這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韓國語的熱情,更能在觀看的過程當中,讓學生了解韓國的各種社會風俗習慣和韓國的意識形態等。讓學生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是一舉兩得的學習方法。
總之,對于學生來說,方法雖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貴在堅持。作為老師,交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把正確有效地學習方法教給他們。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步伐的日趨加快,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大增,對外語人才的要求也從以前一般的能說會寫發展到目前的具備“實際應用能力、獨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多向思維能力、自我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復合型外語人才”。外語教學必須根據社會需求和語言口語的特點,重視對學生語用能力、交際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孫淑蘭.如何搞好韓國語教學[J].考試周刊,2008(25).
[2] 楊磊.以發音為主的基礎韓國語教學方法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10).
[3] http://www.ryedu.net/hy/hyjc/201006/18527.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