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黃祖松 李啟瑞
運用自身優勢助推核心價值觀形成大眾共識
——《廣西日報》核心價值觀報道的實踐與思考
□ 文/黃祖松 李啟瑞
一種符合國家民族人民需求的價值觀的確立,需要大眾普遍認同,這個過程漫長而艱辛。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進程中,傳媒如何利用自身優勢促進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本文結合《廣西日報》的實踐談一些體會和思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傳媒優勢廣西日報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黨的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做出新概括。兩次黨的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足見核心價值體系建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和評價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人們考察和評價各種物質、精神現象及主體的行為對個人、民族、國家的意義。通俗地說,價值觀是一種國家、民族、個人的信仰、理想和追求,而信仰、理想和追求,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是一個人的成功都具有決定性意義。
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倡導到成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和自覺實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價值觀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存在每個人的腦子中,并不能像國家政策法律或政府文件那樣,強制每個人認同和踐行。同時,人們的價值取向是多種多樣的,要形成大眾的共識,需要長期艱苦細致的思想引導工作。大眾傳媒天天面對大眾,是最直接影響大眾引導大眾的輿論平臺,對于促進核心價值觀在大眾中達成共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黨的傳媒歷來注重價值觀的傳播,在中國革命的初期,就致力于馬列主義、新文化、新思想、新風氣的傳播。新中國成立后,黨的傳媒一直是傳播社會主義主流價值的主要陣地。今天,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進程中,傳媒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促進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結合《廣西日報》的實踐談一些體會和思考。
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最新概括,高度凝練,內涵豐富,每句話的背后都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現實需求價值以及未來價值追求作注腳,需要深刻全面地進行理論闡述,尤其需要結合實際深入淺出地詮釋,才能讓廣大讀者深入了解,只有深刻了解了的道理才可能達成共識,只有達成共識才能自覺地踐行?!稄V西日報》在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首先通過專家學者發表理論文章,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內涵、目的、意義和路徑進行充分的闡釋。半年來發表理論文章30多篇?!杜嘤秃霌P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著力點》《夯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基礎》指出了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點;《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每個公民的核心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會層面的核心價值追求》對核心價值觀內涵從不同角度進一步闡釋;《切實把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指出了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路徑,《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關系。同時,《廣西日報》還開設“踐行核心價值觀,推進廣西騰躍”專版,報道各階層與實際結合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各種做法,讓各階層的讀者結合身邊的人和事對核心價值觀進行詮釋,讓讀者進一步了解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對于現實的意義。
先進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相互交融,從某種意義上說,傳播先進文化就是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傳媒傳播文化的形式包括理論評論、文化新聞、文藝作品。由于內容龐雜,特別是文藝作品用較為隱蔽的手法表現價值觀,因此,用先進文化占領陣地尤為重要?!稄V西日報》在文化傳播的重點和規模把握上,把及時準確地宣傳報道黨的文化觀念方針政策,報道各級黨委和政府帶有全局意義的文化決策、政策、措施放在首位。先后開設了“文化廣西建設縱橫談”“文化體制改革追蹤報道系列”等專欄,對廣西文化建設、文化體制改革、文化產業化進程進行追蹤報道;同時,《廣西日報》對中國-東盟博覽會、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打造漓江畫派、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印象·劉三姐”山水實景演出等帶有全國性影響的文化活動和項目進行了重點報道;在運用新聞形式傳播文化的同時,《廣西日報》開設“廣西文化建設論壇”,定期組織專家學者對廣西重大文化問題進行研討。近年來,《廣西日報》先后4次組織專家就“文化如何介入現實”“廣西文化產品輸出策略”“廣西文化從山到海戰略轉移”“西江文化”等重大文化議題展開討論,并辟出專版刊登討論內容。這些討論對開闊視野、觀念啟迪、文化建設路徑的選擇都具有重要意義,全國數十家網站轉載了這些討論內容,成為《廣西日報》一個有影響力的文化論壇?!稄V西日報》還充分利用“廣西歌?!边@一獨特資源,采用山歌這一廣西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和諧社會建設”“科學發展觀”“八榮八恥”“群眾路線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宣傳教育活動,《廣西日報》都派出記者深入村鎮采訪收集山歌,并辟出專版進行宣傳。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宣傳形式受到讀者的歡迎,中宣部《新聞閱評》先后5次發表“閱評員文章”給予肯定?!吧礁璩懼餍伞背蔀椤稄V西日報》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宣傳形式。
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儒釋道中的“仁義禮智信”“上善若水”“和為貴”“公生明,廉生威”“慈悲為懷”等價值,以及中華文化中的誠信、友善、和諧、公正、公道、平等、寬容、孝心、禮儀、忠誠、奉獻、仁慈、和諧、感恩等價值都在核心價值觀中有體現。中國歷代仁人志士留下的許多崇高的品德價值,也成為核心價值觀構成的重要源泉,如:岳飛的“精忠報國”,陸游的憂國:“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林則徐的愛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文天祥的人生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革命者夏明翰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等等。《廣西日報》長期堅持開展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宣傳,開設《重拾廣西文化自信》欄目,梳理從古到今廣西文化發展脈絡,構建廣西古今文化名人譜系,增強文化自信;開設“廣西歷史文化大講堂”邀請專家學者對廣西優秀歷史文化進行講授,對大眾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廣西民族文化深厚,山水文化、民族文化、以劉三姐為代表的民歌文化是廣西民族文化的代表。圍繞劉三姐文化,《廣西日報》進行了全方位多側面的宣傳報道。發表了《廣西形象呼喚劉三姐文化》《一個罕見的文化現象——廣西半世紀捧出百名劉三姐》等文章,在傳媒的推動下,近年來劉三姐文化得到極大弘揚,先后推出了新版舞臺劇“劉三姐”,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電視劇《尋找劉三姐》、大型油畫《劉三姐·歌海情韻》等,“劉三姐”唱響世界。同時,《廣西日報》開辟了《城市·人文·印象》《地域·文化·風物》等專欄專版,揭示描繪廣西文化特征和優秀文化傳統。同時,《廣西日報》還以專版專題的形式報道了廣西文化的研究成果,如環北部灣文化、桂北文化、紅水河文化、西江文化、布洛陀文化、龍母文化、客家文化。
“一個先進典型,就是一本鮮活的教科書?!毕冗M人物身上包含許多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質,宣傳一個先進典型人物,等于進行一次價值觀教育。先進典型人物報道一直受到我國主流媒體的重視,如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一系列模范人物都是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傳播使之家喻戶曉。早些年,《廣西日報》曾推出過“劈山開路人韋江歌”“好軍嫂韓素云”“村官王任光”等典型人物,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
近兩年,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在旗下各媒體年度“十大新聞人物”評選活動開展4年來形成的成功經驗基礎上,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廣西公民楷模新聞人物評選活動”。評選對象主要為在《廣西日報》《南國早報》《當代生活報》《南國今報》、廣西新聞網上報道過的新聞人物。在入圍新聞人物評選中,通過報紙表格投票、網絡投票、短信投票三種方式評選后,經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廣西公民楷模新聞人物推選委員會評定出最后的廣西公民楷模十大新聞人物,并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
近幾年來,《廣西日報》先后評選出32位有重大影響的先進人物,如:精誠大醫——藍云,最美教師——石蘭松,組織基石——王輝,微笑鳳凰——農鳳娟,敬老妹子——李日芬,感恩老農——李福全,“濃煙哥”——談夏林等。今年7月,《廣西日報》又將選出的人物楷模的事跡集結成書《感動八桂——廣西公民楷模新聞人物譜》出版,進行二次傳播。被評選的每一個先進人物身上都包含了一種獨特的品質,都從一個側面體現出核心價值觀,從而豐富了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而典型人物的報道,通過形象生動的情節細節描寫,可以更形象更直觀更生動地詮釋核心價值觀,使受眾更容易接受。事實證明,通過典型人物的報道,弘揚主流價值觀,才能形成一股正面的強大力量,從而影響引導受眾。
傳媒宣傳報道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多方面的題材,而“價值觀無處不在”。目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新問題新情況不斷出現,而對老的問題,隨著時代的變化也會產生不同的看法,有的問題甚至長時間難有結論。這些問題會反映到各類題材的報道中,需要正確的判斷和報道。
目前,在一些經濟新聞報道中,不能正確辯證地處理改革與私有化、對外開放與全盤西化、公平與效率、“一部分人先富”與“共同富裕”“唯GDP論”和“科學發展”的關系;一些經濟新聞報道缺乏對經濟規律的了解、把握和尊重,對一些經濟現象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例如,對“拜金”“炫富”“奢侈消費”等現象,傳媒曾一度缺乏冷靜的判斷和辨證的分析,盲目推波助瀾,引起了不良后果;在一些文藝、娛樂報道中,表現落后的文化,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迷信、頹廢、消極、悲觀、虛無、懷疑等;有的報道追求低級趣味,如:恐怖、色情、兇殺、奇詭、晦澀、荒誕、調侃等。一些生活新聞報道熱衷于對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西方節日的報道,并作不恰當的評價。一則新聞談到“圣誕節”時說:“中國的春節只講吃喝,而外國的圣誕節有文化內涵,因此得到國人的喜歡,中國的節日要學習外國。”
價值觀的宣傳,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黨在每個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重點工作,傳媒不僅要把價值觀宣傳貫穿于日常的宣傳中,而且要善于把價值觀宣傳與黨在各個時期的重點宣傳工作結合,例如,當前我們黨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中華民族每一個人的夢,它最大限度地動員了全體中華民族的成員,這個夢想與核心價值觀異曲同工,都是中華民族一種最崇高的理想追求,即國家富強文明,民族興旺,人民幸福。把核心價值觀宣傳與“中國夢”宣傳結合起來,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除了堅持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傳媒還要對不正確的價值觀進行抵制、批判。通過剖析批判各種不良的文化現象,揭露假丑惡,弘揚真善美。《廣西日報》針對現實中存在的種種與核心價值觀不符的現象開展批評,如:文化不自信、言語行為不文明、辦事不公、見死不救、能幫不幫、經商不誠、為人不仁、是非善惡不分、炫丑審丑等。《廣西日報》近年重點批評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隨意貶損的現象。在中國過去幾千年歷史中,把現實窘境的原因歸罪于老祖宗的事情時有發生,孔、孟、老莊,儒、釋、道,都曾被各時代的一些人拿來說事。秦始皇“焚書坑儒”;劉、項不僅滅秦,項羽還一把火把秦人“凝固的文化”阿房宮給燒了;佛教傳入中國,經過改造為中國人普遍接受,但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滅佛現象。據《中國通史》等記載,在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和后周世宗顯德二年(公元954年)出現過四次滅佛運動;“五四”時期,由于內憂外患,一些人反思中國文化,認為問題出在文字上,于是拿傳承了五千多年的漢字開刀,主張廢棄漢字,改用外國文字;當下,貶損民族傳統文化之風更熾:質疑愛國忠勇、公道正義,顛覆崇高、解構歷史、亂批圣賢、貶低英雄……從岳飛、文天祥,到戚繼光、張自忠都有質疑;有人“雞蛋挑骨頭”,尋找魯迅作品中的瑕疵,“雷鋒也有缺點……”,“狼牙山五壯士”的編目被剔出中學生的教科書……針對種種不良的文化現象,《廣西日報》開設“文化時評”專欄,發表了《我們為何不再敬畏民族傳統文化》《堅守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必有所得》《文化不衰民族不老》《昨天·今天》《在守望與叛逆中前行》《生活的鏡子與唯物史觀》《作品人品》等文章,對種種貶損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言論和行為進行剖析批判。
曾任美國總統的約翰·肯尼迪說:“判斷一個國家的品格,不僅要看它培養了什么樣的人民,還要看它選擇對什么樣的人致敬,對什么樣的人追懷?!睂κ裁慈恕白窇选保褪菍κ裁礃拥膬r值觀的追求,有什么樣的價值觀追求,就有什么樣的國家品格和人民品格。一種符合國家民族人民需求的價值的確立,需要大眾普遍認同,這個過程漫長而艱辛,甚至要付出代價。破壞容易建設難,歷史教訓應該吸取,對于一切被歷史證明正確的價值觀,我們都不要隨意貶損和拋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體系,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弘揚才能形成全民共識并自覺地踐行。傳媒宣傳任重道遠,需要全體記者編輯持之以恒。
(作者分別是:《廣西日報》總編助理;廣西日報傳媒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廣西日報社社長)
編 輯 陳國權 2468711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