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浙江日報》“永嘉依法拆除三江違法宗教建筑”報道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郭 萍
探真相、正視聽,黨報如何搶占突發事件輿論制高點
——以《浙江日報》“永嘉依法拆除三江違法宗教建筑”報道為例
□ 文/郭 萍
黨報如何才能快速搶占輿論制高點、實現有效引導?《浙江日報》有怎樣的認識和實操技巧?
溫州市永嘉縣政府自2013年底開始依法對三江違法宗教建筑啟動處置程序。因涉及宗教信仰,事件迅速在溫州當地信徒中發酵,民間負面輿論“爆棚”,一時間各種聳人聽聞的謠言在微博、微信等平臺流傳。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有意借助境外媒體,連篇累牘作負面報道,顛倒事實,混淆視聽,把一次依法拆違行動發酵成具有國際影響的宗教話題和突發公共事件。
在此事件中,《浙江日報》及時設置議題,主動出擊,于今年4月中旬組織策劃溫州市推進“三改一拆”專題系列報道,聚焦違法建筑的整治和拆除,用消息、記者見聞、評論評述等形式,前后半個月時間在頭版位置集中報道,先后刊發11篇報道,同時配發5篇言論,旗幟鮮明地對溫州市的拆違工作給予肯定和支持,同時通過對一些違建典型的曝光,告訴公眾,無論有什么背景、什么來頭、披著何種外衣,“依法行事、有違必拆”,逐步把宗教話題引向拆違,為永嘉三江教堂等溫州市幾處違法宗教建筑的最后拆除營造有力、有利的輿論環境,使這一敏感熱點問題逐漸轉向正面。
永嘉縣三江基督教堂坐落于楠溪江與甌江交匯處的三江街道浦東村,背靠獅子山,面朝正在建設中的諸永高速連接線(通向溫州城區),非常引人注目。但這是一處嚴重“少批多建”的違法建筑,違建面積超過批準面積近5倍。
按照省委、省政府“三改一拆”的部署要求,永嘉縣于2013年12月啟動了三江違法宗教建筑處置程序,向當事方送達自拆通知書,責令其在2014年3月31日之前完成自拆,但當事方拒不執行到位。經永嘉縣有關部門多次協調,當事方于4月7日向永嘉縣政府簽下自拆自改承諾書,保證在4月22日前拆改到位,但當事方借故一再拖延,未能履行承諾。不僅如此,當事方少數人員還通過網絡等渠道散布不實消息并有意把拆除違法建筑與宗教活動聯系起來,混淆視聽,組織煽動部分信徒到該違法建筑物前非法集聚,公然阻撓違法建筑的整改,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浙江日報》介入以后,主動設置話題,從外圍切入,努力營造溫州公平公正拆違的良好輿論環境。
報典型。面對復雜的拆違情況,記者不回避、不含糊、不做二傳手,而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及時把記者在溫州“三改一拆”中的所見所聞告訴大家,以《溫州拆違敢于碰硬》《再難的事也要做好》《啃下硬骨頭 拆出新氣象》《再也不能讓它賴下去了》等一批扎實的報道。
通過系列報道,用一個個實例、一組組數據告訴全社會:依法拆違是民心所向、發展所需,任何人、任何單位、任何組織在法律面前“沒有例外”。公平公正、依法行事、敢于碰硬的工作作風,換來的是百姓的滿意和支持。報道運用溫州市統計局最近的一次調查統計告訴公眾,93.1%的居民對溫州近年來的拆違工作表示滿意和支持。
打“老虎”。《浙江日報》在加強正面輿論引導的同時,不回避拆違中遇到的問題、難點。我們認為,在應對敏感事件的輿論戰中,問題導向新聞比一味評功擺好報道更有可信度、說服力。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溫州正進入“三改一拆”的深水區。因為一些黨員干部和個別單位存在特權思想和僥幸心理,不僅導致一些本該拆除的違法建筑依然存在,同時也破壞了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增添了拆違的難度,也給一些違建的宗教場所以口實。因此,記者以《建了拆,拆了建,新增違建何時休》《“攔路虎”為何搬不掉》等為題,曝光了一批所謂“有背景”“有來頭”久攻不下的違建典型,推動當地政府啃下一些“硬骨頭”,起到敲山震虎之效。
亮觀點。黨報在此類敏感事件中,更要旗幟鮮明亮出觀點、發出自己的聲音。在事件處置的關鍵時刻,《浙江日報》充分發揮言論優勢,連發四篇深入推進“三改一拆”的本報評論員文章:《將依法拆違進行到底》《敢于碰硬 勇于擔當》《群眾的呼聲就是工作目標》《讓違建者付出沉重代價》,旗幟鮮明地亮出主流媒體對事件的觀點和看法,做到關鍵時刻不“失語”。
如果說,溫州“三改一拆”系列報道和評論員文章,是為依法拆除三江違法宗教建筑“預熱”“鋪墊”,那么拆除前一天見報的《宗教場所豈是法外之地》,則是黨報利用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公信力、影響力、權威性等特點,直逼主題、搶占陣地的一次發聲——
“連日來,溫州市各地依法拆除了一批違法的宗教建筑。溫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任何法治國家,宗教場所都不是法外之地,宗教界人士更應做遵紀守法的模范。違法的宗教建筑和普通的居民違建住宅、企業違建廠房一樣,必須依法拆除,沒有例外。”
在向公眾通報一批違法宗教建筑被依法拆除的信息的同時,評論員文章還旗幟鮮明地告知那些利用黨對群眾宗教信仰自由的那份“尊重”,亂建濫建違法建筑者,那些試圖通過博取輿論關注來擴大事件影響,進而向政府施加壓力以增加談判籌碼的人,他們的行為背離了對法律的基本尊重,還令公平蒙羞。
到了正式“亮劍”的時候。浙報密切與當地各級政府尤其是宣傳部門保持互動,精確掌握事態發展,4月28日晚9時許,永嘉三江違法宗教建筑主體實現順利平穩拆除。第二天,浙報以組合報道的形式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地做了報道和評論,有力有效地引導了輿論。
在消息稿《永嘉依法拆除三江違法宗教建筑》里,記者將了解到的客觀事實及時告訴大家,尤其是被蒙蔽者——
三江違法建筑原屬宗教建筑異地遷建項目,經民宗部門核準:此“建筑面積應控制在1881平方米”,必須“嚴格按照土地、規劃、建設等相關法律法規辦理審批手續”。但在2012年,當事方在未獲得用地審批、規劃審批、項目備案和施工許可手續的情況下,擅自動工建設。雖然在建設期間,永嘉縣住建局、國土資源局等部門曾多次責令停工,但當事方置若罔聞,強行施工,嚴重違反了《土地管理法》和《城鄉規劃法》,造成嚴重違法后果,違法占地面積5.378畝,違法建成教堂主樓及附屬建筑面積7928平方米,違法建成地下室及停車場3076平方米。
此外,《浙江日報》還同時配發評論員文章《違法必糾 執法必嚴》,從理性角度闡述,法治社會沒有法外之地。無論是坐擁萬金、背靠大樹的“硬釘子”,還是披著別的什么外衣,在法律的公平正義面前都一律平等,只要是違法建筑就應當被拆除,“三改一拆”法不容情,也法無例外。
在“永嘉三江堂拆違”事件處置過程中,外界還對“建設過程中為何沒有得到制止”存有疑問,如何釋疑?
4月28日,永嘉縣政府依法拆除三江違法宗教建筑;4月29日上午,永嘉縣人民政府就三江違法宗教建筑拆除情況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平穩拆除以及相關政府工作人員被追責情況。4月30日,浙報以《5名干部涉嫌瀆職被立案偵查》為題,用永嘉啟動三江違建追責事實,很好地了回應了外界的這一存疑——
經初步查明,甌北國土分局、甌北規劃局有關工作人員,在明知三江違法宗教建筑未取得相關土地審批手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而違法建設的情況下,未履行工作職責及時有效制止和立案查處,導致三江違法宗教建筑的既成事實,造成嚴重后果。因涉嫌嚴重瀆職失職,日前永嘉縣人民檢察院對土地、住建部門的5名干部立案偵查,其中1人已被逮捕,1人被刑事拘留,相關案情正在偵查之中。
溫州是信教群眾比較集中的地方,僅永嘉縣就有基督教堂299所,教職人員500余人,2005年登記備案的基督教信眾有10萬多人,占全縣總人口的八分之一。這些教堂中有很大部分像三江教堂一樣,存在不同程度的違建或少批多建現象。浙報關于“永嘉依法拆除三江違法宗教建筑”事件的報道,充分利用主流輿論陣地,發出權威聲音,及時釋疑解惑,回應群眾關切,有效地引導了輿論。
報道還收到了良好的后續效果,不僅有效推動了當地一大批“硬骨頭”違建的拆除,更在溫州當地掀起“三改一拆”新一輪高潮。此前,溫州已經大力拆違長達兩年時間,部分機關和人員存在畏難、懈怠情緒?!墩憬請蟆凡邉澋倪@組報道,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提醒作用。
這組報道帶給我們的思考是,在以微博、微信、博客等為平臺的“自媒體”時代,黨報媒體的喉舌作用如何得到更好發揮?
一方面,“自媒體”時代,普通民眾不僅可以選擇接收什么樣的信息,同時也能選擇傳播什么樣的信息,這給輿論引導提出了新的命題。
另一方面,在社會熱點面前,作為主流媒體的黨報,既不能“失語”,也不能“亂語”。“失語”就會失權,失去話語權和主動權;“亂語”就會添亂,給地方黨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添亂。失語和亂語都是黨報的失職。
我們體會到,新形勢下,黨報需用互聯網思維應對互聯網輿論場。這就要求對社會熱點問題在第一時間發現、準確把握、快速應對。面對社會熱點,黨報要敢說話、早說話、善說話,既要顧全大局、把握大勢,做到宏觀真實,又要力求準確,做到微觀真實。對謠言,要及時、準確、透明地發布信息,以催生出真實權威的主流輿論;對誤解和質疑,應盡可能提高信息的公開度和透明度,讓公眾消除疑慮;對偏頗和非理性現象,應積極主動設置議題,以有序理性的聲音引領輿論。
黨報在社會熱點輿論引導上,積極有為才能有位,才能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使黨委政府和社會公眾都信賴。
(作者單位:浙江日報記者部)
編 輯 文璐 wenlu@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