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新常態新作為
國家治理依憲依法步入現代化,經濟增長轉型升級重視高質量,社會發展風清氣正靠誠信,文化建設樹新風再現民族核心價值觀,生態文明青山綠水建設開新局。這就是十八大以來,中華民族的新作為,令民族振奮的新常態。
發展永無止境,作風建設更是永遠在路上。我們必須時刻保持頭腦清醒,既要看到我們所創造和遇到的各種歷史機遇,更要積極應對更為復雜的風險挑戰。要乘勝追擊、乘勢而為,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始終做到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并且要持之以恒,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和毅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各項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落地生根。既要有打“攻堅戰”的本領,更要有打“持久戰”的毅力,絕不能有松勁情緒和“過關”思想,更不能“曲終人散”,要一著不讓、一抓到底,積小勝為大勝,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前進的道路上、歷史的進程中,向來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矛盾、困難和問題,尤其是當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發展、作風建設、法治建設、社會管理等方面出現的新常態,更是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并不斷適應。特別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等方面,必須拿出足夠的勇氣,堅決向一切固有的利益藩籬宣戰,堅決向一切的艱難險阻挑戰,始終保持昂揚的斗志和頑強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不進“常態”不收兵。
改革發展穩定,是漸進式的過程。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形成的新常態,必須不斷被擴大、不斷被放大,才能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各級各地黨員干部特別是縣域領導干部要將新常態作為新的起點,將已經取得的各項成果擴大化,絕不能固步自封,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不思進取、不求擴大。對于已經形成的相關制度成果、實踐成果、理論成果,要堅決地執行、全面地落實,并在新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提升,最大限度地促進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持續持久發展。在提倡和鼓勵先行先試的基礎上,對于個別領域、少數地區形成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要做好面上推廣工作,擴大區域發展、領域工作成果的覆蓋面、輻射面,從而收獲更大的改革和發展紅利。
新常態下要有新作為,不是放在嘴上說說而已的,必須靠各級黨員干部切實將責任扛起來,將工作做起來,用實際行動和務實作為迎接新的更加嚴格的“考試”,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更為滿意的答卷。
本期特刊《新常態新西部》,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或許能讓廣大讀者對新常態有一個更全面的理解,進而能為升級版的新西部大開發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