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人代會:傳承中有創新
2014年1月,上海市各區縣人代會相繼召開。與會代表認真履職,為改善民生,推動區縣加快改革,轉型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靜安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曹惠琳代表領銜,12位代表聯名附議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強對直管公房全項目大修項目監督與推動力度的議案》。議案內容聚焦了舊區改造這一代表高度關注、群眾熱切期盼的民生工作。大會主席團經過審議,決定將此項議案交由區人大常委會在大會閉會后按有關規定進行審議。區人大常委會將通過對代表議案的審議來推動政府實事項目的有效落實,盡早滿足靜安舊里居民改善生活居住環境的迫切愿望。
閔行區五屆人大六次會議根據中央精神和代表建議,運用信息技術,改進會議開法,亮點紛呈。一是代表材料袋“瘦身”了,以往200多頁厚厚一本的大會參閱材料不再書面印發,而是以電子版形式在人代會專題網頁上發布,供代表和市民查閱和下載,不但減少了印刷成本,還有效提高了政府工作的公開透明程度。二是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增強大會與代表、公眾之間的有效互動。在去年微博直播大會情況的基礎上,邀請閔行報社開創“微信走兩會”等形式,全程介入兩會報道,讓公眾第一時間聽到兩會聲音,了解閔行新一年發展的藍圖,收到了良好、廣泛的社會影響。另外,錢天信等區人大代表還借助“上海閔行”微博平臺,以“微訪談”的形式與市民交流一年的代表履職工作,收集選民的意見建議。
浦東區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積極改進會風,把中央八項規定和反“四風”的要求全面貫徹到人代會中。會場布置、會外活動更加簡約。不搞大型標語、氣球,不擺綠化、鮮花。會議文件資料更加精簡。“一府兩院”工作報告、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篇幅均進行了壓縮,其中人大常委會報告精減1200字,字數減少約15%。會議期間編印的簡報數量減少。由以往代表人手一份,改為代表根據個人需要自行取閱,分組討論會場內進行傳閱,確保既服務到位又節約成本。會議工作人員數量減少20%,其中大會文件印制、分發工作,以往從兄弟部門抽調人員進行幫助,今年做到了“零外借”。
普陀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嚴格落實“八項規定”要求,會風持續改進。今年人代會會期比去年減少了一天時間,各項工作報告都進一步縮短了篇幅、壓縮了報告時間。其中,政府工作報告用時1個半小時,區人大常委會、區人民法院、區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時間都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計劃、預算報告則繼續采取書面報告形式。
徐匯區十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代表們在熱烈討論區政府工作報告的同時,也認真審議了區2014年預算草案。針對近年來廣受關注的“三公”經費使用和環境保護等話題,樊颙、孫麗亨、曹惠明等多位代表在分組審議時,建議政府要在進一步縮減“三公”經費的同時,堅持擴大公開范圍和深度、持續增加水源、揚塵污染治理等環保事業經費投入。同時,代表們也希望圍繞上述問題與區政府組成人員作進一步溝通,開展詢問,了解詳細情況。列席大會的區財政局局長費佐祥知悉此事后及時回應,與相關代表取得聯系,并利用大會間隙,逐一回答代表們關心的問題,既解釋了現有政策,又介紹了具體做法。
楊浦區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服務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以2014年預算(草案)編制、老年事業和市容管理為主題,同時舉行了三場專題詢問會。代表們按意愿分別參加會議,結合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向區政府及其職能部門開展詢問。共有33位代表提出了57個問題,區政府28個部門相關負責人接受咨詢并答復。區領導魏偉明、唐海東、丁歡歡、王楨等出席專題詢問。
黃浦區一屆人大六次會議上,增強改革創新的精神和意識,爭做上海改革創新排頭兵、先行者是代表們聚焦和關注的熱點問題。代表們結合政府工作報告的審議,紛紛建言獻策。對于代表們的意見建議,大會主席團要求政府相關部門認真加以研究,并提出將這些熱點問題作為今年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的重點,認真加以推進。(張壬戌、鄭薇、胡曉楠、趙斌韻、朱文斌、瞿堅敏、龍偉平、蔡旭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