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學敏+車嘉麗+張少錦+許元元
【摘 要】 文章以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養護成本中日常養護和大中修工程養護為研究重點,對日常養護采用預防性養護,對大中修工程采用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以切實有效地提高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養護成本管理效率,促進高速公路運營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 高速公路; 養護成本; 預防性養護
中圖分類號:F234.2;F540.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34-0043-02
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不斷增加,我國高速公路飛速發展,截至2013年底全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超過10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一。在高速公路運營成本中,養護成本約占高速公路運營成本總額的10%,是高速公路會計核算的重點內容之一,對于確保公路正常運營、延長高速公路使用壽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作為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企業的成本特性,分析高速公路運營成本構成和成本特性,結合運營成本管理流程判斷成本是否可控,明確成本的可供調控性,對其可控成本部分采取措施,以從根本上達到成本控制的效果。
一、高速公路養護成本概況
養護成本,以高速公路養護項目作為核算對象。包括養護過程中的人工費用、各種材料費、相關的機械費和養護過程中其他各項相關費用,不包括參與施工養護過程中各單位所獲的利潤和所繳納的稅金。養護成本管理是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在公路養護過程中為降低養護成本而進行的各項管理工作。
根據業務內容,高速公路養護成本一般包括日常養護成本、大中修養護成本、公路災害預防及搶修成本、安全和通訊及監控設施的維護成本、公路綠化成本、養護人員的工資和福利費等。其中,日常養護和大中修、安全和通訊及監控設施的維護成本,公路綠化成本相對穩定,且其成本可以依據技術參數可靠計量,都屬于可控成本,而突發災害搶修成本無法預料,且耗費無法可靠估計,因此屬于不可控成本。
按照工程規模和性質,高速公路日常養護屬于預防性養護;而大中修工程養護屬于糾正性養護,是高速公路養護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也是養護成本控制的關鍵。
二、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養護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根據有關上市公司數據調查可知,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管護管理過程中,日常養護和大中修是養護成本可控成本部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養護管理的關鍵控制點。
文章選取廣州某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用于說明養護成本及其各部分所占比例,該企業2011年、2012年、2013年的高速公路養護成本構成情況如圖1。
根據圖1數據計算各項費用所占百分比可知,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高速公路養護成本中,日常小修保修成本和大中修工程成本所占養護成本百分比合計數分別為81.77%,79.19%,74.85%,是養護成本管理的重點。從比例變動情況看,日常小修保養成本2011—2013年呈正比例逐年增長,而大中修工程成本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在運營管理中普遍存在著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隨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不斷增加,運營成本管理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著高速公路事業的健康發展。
第一,目前高速公路還未形成嚴格的成本費用預算管理,不能很好地制定出養護成本定額并據此制定相應的預見性決策,容易造成養護工程中的成本失控,更進一步導致工程資金撥付無法及時到位。除此之外,各級管理部門職責劃分不夠明確,監督約束機制還不健全,導致有些企業雖制定了相關制度,但監督不到位,計劃執行力不足。
第二,目前人們對于路面還處于良好狀態下的預防性養護認識不足,總是習慣于在路面出現明顯損壞后再進行大中修工程養護。另外,隨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不斷增加,公眾對快速出行、乘車舒適度和服務水平的需求不斷提高,也要求高速公路長期保持路面完整率和平整度,避免出現“高速公路不高速”甚至由于大中修造成堵車現象。由此可見,注重高速公路預防性養護是降低養護成本的長效機制。
第三,我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目前普遍采用“管養一體”的傳統養護管理模式。在該模式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既是養護生產的主體,又是養護管理的主體,養護工程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上下級關系,均屬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員工,而養護施工人員多來自沿線農村剩余勞動力,養護專業化水平普遍較低,在勞動用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諸多不穩定性,致使高速公路運營企業不得不額外承擔更多的養護人員工資和安全管理費用。同時,由于養護管里和養護施工同屬于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公路養護機械及養護材料都需要企業自行購置、保養和管理,也大大增加了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的成本費用。
三、高速公路養護成本控制的對策研究
為有效控制高速公路養護成本,在加強預防性養護的基礎上,當路面出現實質性損壞需要進行高速公路大中修時,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成本實施方案,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提高效益。
(一)做好科學的預測分析,完善資金保障機制
成本控制,首要任務是要進行成本的事先管理,確定目標成本并依此進行成本控制。高速公路運營單位在制定預算計劃時,首先應該充分意識到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將所有成本費用納入到預算中,并在此基礎上認真分析和調查過去幾年成本支出的歷史數據,科學合理地制定成本定額,然后將成本預算計劃層層下放,在施工過程中以預算計劃為標準嚴格控制各項費用支出。針對超出預算的部分,還應該做到事后分析,準確評估預算的制定和工程的實施,總結經驗教訓,以便更加科學合理地制定下期預算。
在科學有效的目標成本控制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運營資金保障機制,確保工程維修資金按時撥付到位,保證高速公路養護工作的及時性和快捷性。
(二)做好預防性養護,降低大中修頻率
美國科來福(Crafco)公司曾對不同等級公路進行了調查。其數據顯示,平均每1元預防性養護資金的投入,可以節約3—10元矯正性養護資金。而相關數據也顯示,在高速公路使用周期內,平均每3—4次預防性養護,可以節約45%~50%養護成本費用。因此,從企業經濟效益來講,在高速公路路況基本良好且損害不太嚴重時投入較少的費用進行預防性養護,降低大中修頻率,是高速公路運營企業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另外,從社會責任角度來講,預防性養護降低了高速公路大中修頻率,有助于保持路面完好率和平整率,保證公眾通暢出行。
因此,無論從企業經濟效益角度還是社會責任角度,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都應把握路面養護時機,加強預防性養護。
(三)進行養護體質改革,實行“養管分離”政策
《公路養護與管理發展綱要(2001—2010年)》明確提出,推進養護體質改革,實行養管分離,降低公路養護成本。
“養管分離”政策,指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采用合同管理方式,通過招投標的形式,將所有養護工程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將養護工程外包給市場上專業化養護公司,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則只負責下達工作指令和制定質量規范,監督考核養護公司的工作進度,檢查工作完成情況。實行“養管分離”政策,能夠有效降低養護工程實施部分的人工成本和風險,削減材料成本和機械化養護成本,且由于養護公司比“管養一體化”模式下養護施工隊伍專業化水平更高,能夠極大提高養護效率,保證養護質量。
從圖1來看,廣州某高速公路運營企業2011年、2012年、2013年大中修養護成本占養護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64.09%、59.7%、54.56%,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可能與交通部《公路養護與管理發展綱要》提出的“推進養護體質改革,實行養管分離,降低公路養護成本”的政策有關。可見該政策的實施起到了顯著的效果。
四、結語
做好現代化高速公路養護成本控制,從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深化改革養護成本運行機制,加強養護成本控制,是控制高速公路運營成本、提高高速公路整體運營效益的關鍵手段之一,對推進高速公路養護事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鐘國.關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3(32):226-227.
[2] 王盛恭.關于高速公路養護成本管理的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3(11):294.
[3] 趙峰,巢紹慧.高速公路養護成本管理[J].工程與建設,2009(4):592-594.
[4] 陳昌環.高速公路運營成本控制問題研究[D].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5] 楊曉春.高速公路運營公司成本控制體系的建立[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二)做好預防性養護,降低大中修頻率
美國科來福(Crafco)公司曾對不同等級公路進行了調查。其數據顯示,平均每1元預防性養護資金的投入,可以節約3—10元矯正性養護資金。而相關數據也顯示,在高速公路使用周期內,平均每3—4次預防性養護,可以節約45%~50%養護成本費用。因此,從企業經濟效益來講,在高速公路路況基本良好且損害不太嚴重時投入較少的費用進行預防性養護,降低大中修頻率,是高速公路運營企業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另外,從社會責任角度來講,預防性養護降低了高速公路大中修頻率,有助于保持路面完好率和平整率,保證公眾通暢出行。
因此,無論從企業經濟效益角度還是社會責任角度,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都應把握路面養護時機,加強預防性養護。
(三)進行養護體質改革,實行“養管分離”政策
《公路養護與管理發展綱要(2001—2010年)》明確提出,推進養護體質改革,實行養管分離,降低公路養護成本。
“養管分離”政策,指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采用合同管理方式,通過招投標的形式,將所有養護工程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將養護工程外包給市場上專業化養護公司,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則只負責下達工作指令和制定質量規范,監督考核養護公司的工作進度,檢查工作完成情況。實行“養管分離”政策,能夠有效降低養護工程實施部分的人工成本和風險,削減材料成本和機械化養護成本,且由于養護公司比“管養一體化”模式下養護施工隊伍專業化水平更高,能夠極大提高養護效率,保證養護質量。
從圖1來看,廣州某高速公路運營企業2011年、2012年、2013年大中修養護成本占養護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64.09%、59.7%、54.56%,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可能與交通部《公路養護與管理發展綱要》提出的“推進養護體質改革,實行養管分離,降低公路養護成本”的政策有關。可見該政策的實施起到了顯著的效果。
四、結語
做好現代化高速公路養護成本控制,從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深化改革養護成本運行機制,加強養護成本控制,是控制高速公路運營成本、提高高速公路整體運營效益的關鍵手段之一,對推進高速公路養護事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鐘國.關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3(32):226-227.
[2] 王盛恭.關于高速公路養護成本管理的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3(11):294.
[3] 趙峰,巢紹慧.高速公路養護成本管理[J].工程與建設,2009(4):592-594.
[4] 陳昌環.高速公路運營成本控制問題研究[D].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5] 楊曉春.高速公路運營公司成本控制體系的建立[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二)做好預防性養護,降低大中修頻率
美國科來福(Crafco)公司曾對不同等級公路進行了調查。其數據顯示,平均每1元預防性養護資金的投入,可以節約3—10元矯正性養護資金。而相關數據也顯示,在高速公路使用周期內,平均每3—4次預防性養護,可以節約45%~50%養護成本費用。因此,從企業經濟效益來講,在高速公路路況基本良好且損害不太嚴重時投入較少的費用進行預防性養護,降低大中修頻率,是高速公路運營企業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另外,從社會責任角度來講,預防性養護降低了高速公路大中修頻率,有助于保持路面完好率和平整率,保證公眾通暢出行。
因此,無論從企業經濟效益角度還是社會責任角度,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都應把握路面養護時機,加強預防性養護。
(三)進行養護體質改革,實行“養管分離”政策
《公路養護與管理發展綱要(2001—2010年)》明確提出,推進養護體質改革,實行養管分離,降低公路養護成本。
“養管分離”政策,指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采用合同管理方式,通過招投標的形式,將所有養護工程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將養護工程外包給市場上專業化養護公司,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則只負責下達工作指令和制定質量規范,監督考核養護公司的工作進度,檢查工作完成情況。實行“養管分離”政策,能夠有效降低養護工程實施部分的人工成本和風險,削減材料成本和機械化養護成本,且由于養護公司比“管養一體化”模式下養護施工隊伍專業化水平更高,能夠極大提高養護效率,保證養護質量。
從圖1來看,廣州某高速公路運營企業2011年、2012年、2013年大中修養護成本占養護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64.09%、59.7%、54.56%,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可能與交通部《公路養護與管理發展綱要》提出的“推進養護體質改革,實行養管分離,降低公路養護成本”的政策有關。可見該政策的實施起到了顯著的效果。
四、結語
做好現代化高速公路養護成本控制,從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深化改革養護成本運行機制,加強養護成本控制,是控制高速公路運營成本、提高高速公路整體運營效益的關鍵手段之一,對推進高速公路養護事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鐘國.關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3(32):226-227.
[2] 王盛恭.關于高速公路養護成本管理的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3(11):294.
[3] 趙峰,巢紹慧.高速公路養護成本管理[J].工程與建設,2009(4):592-594.
[4] 陳昌環.高速公路運營成本控制問題研究[D].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5] 楊曉春.高速公路運營公司成本控制體系的建立[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