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占平
河北趙縣第五中學
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
侯占平
河北趙縣第五中學
隨著新的教學理念的不斷涌入,對傳統教學也有著巨大的沖擊,需要傳統教學不斷的改革創新,來順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現如今,初中歷史教學不斷變化發展,教師應該不斷改變創新傳統的教學思路,運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課程導入等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對歷史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文化素質。
教學思維;教學理念;教學方式
歷史教學改革的主戰場是其教學實施,理念的體現、課標的落實以及新教材的運用都是通過教學形式展現出來的,歷史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教師們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提高了歷史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我們可以采取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達到目的。比如講點課外知識以擴大知識面;講點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講點歷史變化變遷的原因;開歷史故事會讓學生自己講述歷史;組織學生編個歷史劇等。這樣使學生始終有興奮點,思維一直圍繞歷史轉,從而冒發思想的火花。在教學各個環節中都要注意興趣的激發。一是結合時事,激發學生的興趣。上課時,可利用時事資源,引發學生對當今世界各個地區發生的熱點問題感興趣。如朝鮮核問題、我國舉辦奧運會、伊拉克戰爭等,讓學生對國內外的形勢變化發展的思考;二是利用古今對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對比,探究中華民族的一些發展史和人文美德;三是借助實物、圖片等教具創設相關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和興趣。如動員同學們從家里帶來珍藏的各朝代錢幣,學生平時買的文物古跡宣傳片,以及在名勝風景區拍的相片等,在課堂展示出來,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引發了創新思維。
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總是站在歷史發展的旁觀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歷史事實,也無法激起他們內心的波瀾。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最大限度的走入歷史人物的內心,以至“觀史如身在其中”。誘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走進歷史情境,體驗人物心靈,思考歷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進而發展“言之有據,論者符實”的科學態度以及“理解偏見、容納悖論”的人文精神。要實現這一點,可以通過情景假設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如講左宗棠收復新疆時,我采取討論的方式,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及相關材料,然后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你是左宗棠,你該如何收復新疆?讓學生積極討論,課堂效果良好。當然,還有很多的方式:如讓學生走上講臺當老師,就某一個專題的分組開展辯論賽,編排和表演歷史短劇,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放相關的影視資料,學唱歷史歌曲,編寫家庭史、社會史,舉辦故事會,撰寫學生小論文等等,都會讓學生感到有趣,也就會讓他們主動地學習歷史知識,最終達到教學的目的。
基礎教育新課程的根本追求是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教育的終極目標在于促進人智慧的生成,促進人的完美情感的生成,促進人的健全人格的生成;教育的本意應當是:賦予人以價值,并且不斷提高這種價值,使得受過教育的人的生命更具有意義,更能為其他人和社會所接納、所需要、所尊重。“關注生命發展”這一教育的本質追求使新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回歸人本。從這個意義上講,“歷史教育”應當是以人類歷史文化的豐厚營養來促使人的智慧、情感與人格不斷得到發展、完善和升華,以促進人的生命整體不斷獲得發展為根本追求的學科教育。
歷史教育怎樣實施以人為本?歷史教育必須增加一定量的文化史、思想史、風俗史、科學史等的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全方位的、各個角度的對人類的文明與野蠻進行鮮明的對比,深刻認識兩者的關系,使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歷史,明白人類奮斗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及自己的同類生活得更好。歷史教育要使學生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歷史,關注當今人類共同的命運,分析本國在國際社會的作用和地位、認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只有這樣,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在中國融入世界的時代大潮中更好地勝任時代的使命,迎接中國同國際接軌的挑戰,并用世界的眼光來解決我們的問題和人類共同的問題。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使學生具有創造性人格。在課堂上,教師應尊重、信賴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質疑問難、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使其表現欲得到發揮、好勝心得以實現,深刻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進而推動其不斷進步。其次要使學生具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當創新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行為,知識創新的難度只能是越來越高,失敗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大。面對創新之路的艱難險阻,只有那些具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并始終如一地堅持創新的人,才可能最終獲得創新的碩果。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是歷史學科的優勢,這方面的歷史事實可謂數不勝數。
作為教育過程的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教師一定要大膽實踐,敢于創新,切實轉變課程觀念、教學觀念、史學觀,積極投身于歷史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打造歷史魅力課堂,高效課堂,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及時代發展的要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它帶來的驚喜和成功,但同時也伴隨著不少迷茫和困惑,還有待我們去進一步探索。因此我們要在改革中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在總結中提高,使現代教育更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