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悅峻

近年來,山東聊城小微企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特色產業初具規模、對整個地方經濟的貢獻越來越突出,已成為聊城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存在總體水平低經營困難、有利條件少制約因素多、業主素質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等問題,發展狀況不容樂觀。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分析其發展狀況,提出應對措施。
一、山東聊城市小微企業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截止2013年年底,聊城市擁有小微企業2.2萬戶,同比增長了22%;完成增加值316億元,同比增長12.3%,占全市GDP的13.3%;完成稅收26.1億元,同比增長12.2%,占全市稅收收入的12.3%;完成固定資產投入168.3 ?億元。在全市企業數量中所占比重60% 以上,吸納全市近70%的就業。軸承加工業、紡織服裝加工業、農機配件加工業、食品加工業、鋁加工業、鋼管加工業、板材加工業、冶金板材加工業、銅加工業、電纜加工業、釬具加工業等十幾個特色產業已經初具規模。
1.從小微企業自身發展情況看,總體水平低、經營十分艱難。一是規模小、檔次低,競爭力差。盡管近年來我市小微企業規模正在逐步壯大,但規模仍然偏小。2013年,每萬人擁有的小微企業市場主體為332.13 戶,戶均注冊資本(金)99.49萬元。分別只占全國總數的74.19%和59.61%;分別只占山東省總數的73.28%和79.12%。小微企業的原始積累較小,使用的大多是陳舊設備,技術落后,“初、粗、低”產品多,“高、精、尖”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和高創匯產品少。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十分有限,市場競爭力差,企業發展能力不強。二是經營困難,發展緩慢。
2.從小微企業發展環境看,有利條件少制約因素多。一是政府工作力度遠遠不夠。一些地方和單位在發展小微企業上,認識不足,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政策不到位。有的鄉鎮、村處于應付狀態,長期改變不了落后面貌;二是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現象時有發生。有些部門和個人受利益驅動,服務少設卡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發展的積極性;三是服務體系建設嚴重滯后。為小微企業發展服務的融資擔保、信譽評價、科技信息、人才培訓、法律服務、行業協會等服務體系建設嚴重滯后。盡管2012年我市小微企業本外幣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了56.31億元,但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企業僅有3025家,僅占全部小微企業的20%。由于擔保體系建設嚴重滯后,融資渠道狹窄,資金緊張,成為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四是人才匱乏。多數小微企業由于受自身體制、機制影響,普遍存在科技管理人才“引不來,留不住”現象,影響企業素質水平的提高;五是土地緊張。由于受國家政策影響,企業項目用地非常緊張,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3.從小微企業內部管理看,業主素質不高,管理水平落后。具體表現在:一是小微企業業主大多素質不高,缺乏經營管理知識和市場決策能力,追求目標短期化,影響了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二是部分小微企業沒有健全的財務、統計報表制度,也沒有嚴格的核算和管理制度,既影響了企業信用的建立,也使企業經營起伏波動較大,更難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三是管理水平偏低,開拓創新精神不足。企業內部缺乏民主與約束機制,用人機制陳舊,企業業主偏重經驗而缺少創新。
二、促進聊城小微企業發展壯大的對策措施
1.突破四個主要瓶頸。(1)突破人才瓶頸。應當做到:營造環境、搭建平臺,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有用武之地,即要把對小微企業貢獻突出的創業者、科技管理人員納入全市人才工程,享受與大中型企業人員同等待遇;強化培訓,抓好現有人才的培養和提高,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大力引進市外人才,走借腦生財、借才生財的路子;引導小微企業盡快改變家族管理模式,出重金引人才、拿高薪酬人才、用感情留人才。(2)突破融資瓶頸。應當做到:通過進一步完善擔保體系,提高小微企業信譽,協調金融部門降低門檻,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優化環境、強化措施,激發和調動人們的創業積極性,千方百計啟動民間資本;用足、用活、用好上級用來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創業基金、科技創新基金、扶持基金等。(3)突破用地瓶頸。應當做到:盤活土地存量,用好現有閑置土地,在停產、破產廠地上建設新項目;用足用活現有土地政策;利用村前莊后荒廢土地、廢舊窯坑、老宅基地,改造平整后用于發展小微企業;靈活變通。在發展小微企業用地問題上,應當宜征則征、宜租則租、宜股則股。(4)突破活力瓶頸。應當做到:生產企業改造設備,改進工藝,向適應市場需求的方向發展;加工企業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紡織企業淘汰舊設備,向高質量、高檔次發展。同時,還應加強服務體系建設。要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規范服務、市場運作的原則,充分調動和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盡快建立起一整套包括人才培訓、融資擔保、信用評價、技術信息、法律服務和行業協會在內的六大服務體系。
2.建設六大服務體系。(1)人才培訓服務體系。應當充分利用現有小微企業人才培訓網絡和大專院校、職業培訓機構,結合小微企業發展實際,有計劃、有重點地培訓小微企業各類人員,政府應加大補貼和資助,并逐年擴大培訓范圍和數量。(2)融資擔保服務體系。應當進行鼓勵、支持獨資、股份制、會員制等各類形式的擔保結構健康發展。在小微企業啟動階段,政府應給予扶持,擔保機構應努力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積極吸收民間資本,實行股份制經營,市場化運作;積極引導小微企業采取會員制等形式建立互助性擔保組織。建立健全擔保行業風險控制、損失補償機制,探索建立再擔保機構。(3)信用評價服務體系。聊城有關部門應該建設面向社會的、以信用征集、評價、發布、監督和獎懲為主要內容的小微企業誠信評價服務體系,作為進行各類社會融資、擔保、經濟交往、社會評價的有效依據。引導小微企業加強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企業內部信用管理監督機制。(4)技術信息服務體系。應當鼓勵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為小微企業提供產品研制、技術開發、信息咨詢服務,鼓勵各類中介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企業診斷和咨詢。加強公共信息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圍繞信息化技術攻關和企業信息化應用試點示范工作。(5)法律服務體系。應當鼓勵律師事務所幫助企業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設立法律服務熱線,建立網上咨詢平臺,為小微企業提供法規政策信息和法律咨詢。(6)行業協會服務體系。應當鼓勵和支持小微企業自發組織各類以為企業服務、為行業服務、為政府服務為主導觀念的行業協會。
3.做好重點工作。(1)擴張經濟總量。應當做到:發動廣大農村干部帶頭創業;鼓勵鄉鎮干部扶持創業;鼓勵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提前退休或辭職創業;鼓勵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城進企業務工創業;鼓勵外出務工者積極回鄉創業;鼓勵科技人員努力創業;扶持失業、無業人員以及大學生自主創業。(2)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應當做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各級黨政機關都要制訂并落實扶持小微企業做大做強的政策措施;大力推進企業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積極實施名牌戰略;不遺余力地提高員工素質。(3)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步伐。應當做到:依托本地區位、資源等優勢,瞄準市場,科學規劃一批有一定的規模、優勢突出、輻射力強的特色產品、產業和特色市場;與聊城建設“3+7”千億產業園區相結合,重點抓好鋁制品、鋼管、密度板、軸承、農機配件、農副產品加工等五大小微企業特色產業,發展配套產品,提高協作水平,延伸產業鏈,利用先進而適宜的技術改造并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產業升級;發揮小微企業小而活的特點,大力發展服務業。在注重抓好批發零售、餐飲住宿、交通運輸的同時,突出發展旅游、醫療、教育、家政等新型服務業;加快實施結構調整,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現代產業,提高小微企業科技水平。(4)實現區域集約化發展。應當做到: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專業分工、各具特色”的原則,完善發展規劃,根據各地優勢和企業現狀,科學定位,突出特色,發揮園區聚集效應,進而發展專業化零部件和原材料配套業;每個園區都要有自己科學明確的定位,進而大力開展定向招商,加大投入,千方百計地吸納更多的小微企業入園進區發展,逐漸形成產業特色明顯、知名度和聚集度高、配套服務能力強的區域產業集群;園區建設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與城市規劃和小城鎮建設密切結合,努力做到規劃建設一步到位,使城市化、產業化同步進行、協調發展;抓好園區管理,園區內的所有工作人員務必牢牢地樹立一切為園區內企業服務的思想,不要只以招商為重點,招進來了就算結束了,那樣做即使招進來也有可能離開,更不會再介紹引進新的企業和合作伙伴。
(作者單位:中共山東聊城市委黨校經濟管理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