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印發致全國企業負責人的公開信
本刊訊 ?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以下簡稱“新安法”)于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11月14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向全國企業負責人寫了一封公開信——《生命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安全法律是必須堅守的底線》。
公開信提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體部署,標志著法治中國建設步入新征程。全國人大常委會2014年8月31日審議通過的新安法,于12月1日起施行。這是依法治國方略在安全生產領域的具體體現,將全面規范安全生產法治秩序,加快實施安全發展戰略,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安全生產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新安法明確規定,要強化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建立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機制。要求企業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必須健全制度、落實責任、保障投入、嚴格管理、加強培訓,推進標準化建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依法生產經營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
公開信強調,新安法貫穿著“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這是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生命為代價”這條“紅線”的必然要求。作為企業負責人,必須把保護員工生命安全健康作為最高職責。全民守法是法治中國的基礎,每個企業、每個人都要樹立法治信仰,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國務院安委會決定
組織開展油氣管道隱患治理攻堅戰
本刊訊 ?2014年10月,國務院安委會發出《關于深入開展油氣輸送管道隱患整治攻堅戰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爭取利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全部隱患整治工作,實現油氣輸送管道生產安全事故明顯減少,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油氣輸送管道重特大事故發生。
《通知》稱,自2013年底全國組織開展油氣輸送管道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以來,已排查出油氣輸送管道占壓、安全距離不足、不滿足安全要求交叉穿越等安全隱患近3萬處。
國務院安委會要求,近期集中開展油氣輸送管道行業領域“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打擊破壞損害油氣輸送管道及其附屬設施行為,整治管道周邊亂建亂挖亂鉆及管道超期未檢等問題。要求在2015年9月前,完成對全部已排查出的油氣輸送管道重大安全隱患和形成密閉空間隱患的整治工作;2016年9月前,隱患整改率要達到80%;2017年9月前,完成排查出的全部隱患整治工作。
為加快推進安全隱患整治,國務院已于近日成立由國務委員王勇擔任組長、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楊棟梁等領導擔任副組長的油氣輸送管道安全隱患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政策支持。有關部門將對油氣輸送管道相關非法違法行為嚴管重罰,對構成犯罪的,堅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國務院有關部門將加大行政問責和行政監察力度,督促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嚴肅查處失職、瀆職行為。
國際應急管理學會中國委員會第五屆年會召開
本刊訊 ?(記者 趙原)2014年10月30-31日,2014應急管理(成都)高層論壇暨國際應急管理學會(TIEMS)中國委員會第五屆年會在四川成都召開。與會專家學者以“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提高應急管理能力”為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TIEMS中國委員會主席閃淳昌在會議中指出,2014年前三季度,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頻度高、范圍廣、損失大;在安全生產領域,形勢也依然嚴峻。當前形勢下,我國的應急管理應當努力做到以下幾點:堅持科學發展,正確處理處置與預防的關系,特別強調從舉國救災向舉國減災轉變;從不惜一切代價應急處置向千方百計做好預防與應急準備轉變;堅持底線思維,立足于應對巨災和危機。堅持以人為本,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在處置突發事件的全過程,一定要堅持救人第一,并避免發生次生事故,注意施救者的安全。從全災種、全過程、全方位、全社會、全球化的視角統籌公共安全體系和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高度重視城鎮化過程中的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加強法制建設,完善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制度,認真貫徹實施《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實施全面安全文化建設工程,提高全面的憂患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災減災與應急管理工作真正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機關、進家庭。大力提升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的科技支撐水平,大力發展應急產業。提高應急處突能力,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研判、早處置、早解決的原則;建立源頭治理、動態監控、應急處置的長效機制;做好突發事件的新聞發布和輿論引導工作。
國務院應急辦、中國地震局相關負責人,部分?。▍^、市)應急辦主任,國內外應急管理專家,部分科研院所、高校師生等500余人出席論壇。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對兩條原油管道下達停輸指令
本刊訊 ?2014年11月14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兩條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原油管道下達停止輸油指令。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在暗查暗訪中發現,中石化臨邑——滄州原油管道、塘沽油庫——大港天津石化公司Ф426原油管道安全隱患嚴重且短期內不能整改消除,為有效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依據現行《安全生產法》第五十六條規定,責令中石化集團公司對兩條管道停止輸油。
這是建國以來第一次因為安全生產問題對在用輸油管線下達停輸指令。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要求,中石化集團公司要認真制定并嚴格執行兩條管道的停輸方案,11月20日前上述兩條管道必須停止輸油,12月10日前完成兩條管道的無害化處理等全部后續工作。停輸后,中石化集團公司要盡快對管道的安全風險進行全面檢測評估,積極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安全隱患沒有消除前,兩條管道不得恢復輸油。
目前,國務院已成立油氣輸送管道安全隱患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油氣管道隱患治理攻堅戰,決心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全部隱患整治工作。endprint
部分中央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座談會在京召開
本刊訊 ?2014年11月6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召開部分中央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座談會。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棟梁出席會議并講話,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王德學主持會議。
楊棟梁指出,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強化紅線意識,落實“四個到位”,大部分中央企業由主要負責人擔任安委會主任,定期研究部署工作,親自下礦井、進車間檢查安全生產;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規章制度,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狠抓企業基層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規程的落實,大力推進科技興安等,取得良好成效。
楊棟梁要求,中央企業要帶頭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戰略決策。一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強化法治信仰。二要深入宣傳貫徹新《安全生產法》,采取講座、討論、考試等方式,在企業內部層層組織宣講活動,掀起學法、知法、守法的熱潮。三要為各類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帶好頭、做表率。按照“五個全覆蓋”的要求,建立以主要負責人為核心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深入研究外包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將依法治理落實到外包工程中;深化隱患排查治理,以“四不兩直”等形式開展暗查暗訪,開展不間斷的大排查大整治;要加大安全投入;依法培訓,落實企業員工三級安全教育;要抓預防重治本,加快推進安全生產科技進步。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領導
在地方調研《礦山安全法》修訂工作
本刊訊 ?為做好《礦山安全法》修訂工作,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楊元元和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胡可明率調研組于2014年10月19—24日在貴州、云南兩省進行調研。
調研組與兩省地方政府法制、國土資源、公安、質檢、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能源等部門負責人,貴州開磷(集團)公司、首鋼水城鋼鐵集團公司等50余家企業負責人以及兩省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針對《礦山安全法》的調整對象、監管主體、管理方式變化以及可操作性不足、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不夠銜接等問題,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此外,調研組實地考察了貴州盤江精煤股份公司火鋪煤礦、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冶煉廠等生產經營單位,聽取礦山企業對《礦山安全法》實施中存在問題的意見建議。
楊元元表示,地方政府、各部門和礦山企業對《礦山安全法》的修訂出臺有很高的期待,將盡快匯總整理大家的意見建議,向國務院法制辦提交修改草案。
全國政協召開座談會
關注建筑工人工傷維權問題
本刊訊 ?2014年11月13日,全國政協在京召開座談會,議題是“建筑工人工傷維權”。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會議,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楊元元出席。
建筑業是工傷風險比較高的行業,建筑施工的一線員工大部分是農民工,建筑工人工傷保險參保率較低,發生工傷后的權益容易受到侵犯,工傷維權問題較為突出。解決好建筑工人工傷維權問題,對維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推動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加會議的委員們建議,解決建筑工人工傷維權問題,要用“按項目投保、造價提取、總承包企業一次性繳納、全員覆蓋”的工傷保險參保方式,大幅度提高建筑工人工傷保險參保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業工傷保險工作的意見》比較切實可行,建議繼續修改完善,盡快出臺。要深入研究勞務公司在施工分包過程中如何保障建筑工人權益,建議修改《建筑法》相關條款,依法規范建筑業市場管理,明確政府和建設單位的責任。要完善工傷保險費計繳方式,科學確定工傷保險費率,確保工傷保險費用來源,健全工傷認定所涉勞動關系確認機制,落實和簡化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程序,完善工傷保險待遇支付政策,落實工傷保險先行支付政策,建立健全工傷賠償連帶責任追究機制,嚴格查處謊報瞞報事故的行為,積極發揮工會組織在職工工傷維權工作中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