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玉清
領導帶班下井制度在非煤礦山企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所有管理制度的核心,該制度執行到位與否,直接影響礦山企業一系列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管理制度的落實,影響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在礦山企業的進一步全面實施,影響職工的工作情緒和安全生產積極性。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企業領導帶班下井及監督檢查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34號)頒布實施將近4年了,實際落實情況究竟怎樣呢?前不久筆者調查了解后,不禁大吃一驚。無論是中央大中型礦山企業,還是地方私營微型礦山,很大程度上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現象,主要表現在制度落實不到位、下井時間不夠、考核弄虛作假、帶班流于形式等方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一步完善制度,強化責任,狠抓落實,方能收到實效。
一是適當擴大帶班人員范圍,賦予帶班下井人員職責。既然礦領導不可能帶所有班次,應將帶班領導范圍擴大到車間級領導,但必須賦予其帶班下井的權力與職責。帶班下井該做些什么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可以處理什么問題等,應當以制度形式予以明確,并制作領導帶班下井作業牌,載明帶班下井的職責,以便行使帶班下井職權。明確交接班具體時間及方式方法,以便考核。把交接班具體地點定在有視頻監控的地方,以便監督。
二是加強業務能力培訓,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對車間領導,應當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其業務能力,經由安監部門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只有樹立帶班領導的權威,才能真正發揮其帶班作用,做到不僅會發現問題,還能處理問題。負責后勤管理的帶班領導,對井下業務可能不太熟悉,應由相對業務較熟悉的安全科人員或工段長陪同下井,發現問題,由陪同人員拿出解決方案,由帶班領導拍板決定。
三是加強思想教育,培養團隊精神。安全源于責任,責任在于落實。加強思想教育,強化責任心,增強團隊意識,樹立擔當意識,遇事不推不拖,以身作則,把問題或隱患當作眼中釘、肉中刺,采取零容忍的態度,把職工視為親兄弟對待,把工作當作自己的家業去狠抓落實。
四是完善帶班下井信息公開、考核及獎懲公開制度,接受職工監督。充分利用非煤礦山企業六大系統(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通信聯絡系統)之優越功能,根據下井人員定位信息卡,由中控室打印領導下井的詳細記錄,交由安全科或企管科對照帶班下井計劃進行考核。礦山領導應當放下架子,設立舉報信箱,以公平公正的心態,將帶班下井考核及獎懲情況公布于眾,置于職工的監督之下。
五是安監部門應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根據企業所報送的領導帶班下井制度及月度計劃,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加強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嚴肅處罰,并通報該企業,讓其領導產生羞恥感。通過行政處罰促進帶班下井制度的落實,通過落實該制度,促進其他管理制度及責任制度的落實,以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真正收到實效。
編輯 ? 邊 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