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波
德國的法定意外傷害保險(大體相當于我國的工傷保險)是德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概念是由德國著名的政治家俾斯麥1885年“發明”的,它與法定醫療保險、養老保險、護理保險和失業保險一起,組成了德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石。
目前,德國工傷保險制度覆蓋人群達到了7 600萬人,其中包括1 700多萬名全日制學生,超過390萬家公司和機構參加了工傷保險。德國的工傷保險還可細分為工商業保險、公共機構保險和農業從業者保險。
補償原則
德國工傷保險實行無責任補償原則,德國社會意外傷害保險機構代表雇主,承擔補償由于職業意外傷害和職業病帶給職工的損失責任。
德國工傷保險的四大原則是:
一是“社會保護”原則,即無責任補償原則。即使單位沒有過錯,發生職業傷害后,或者發生在上下班途中的傷害,也要予以補償。
二是“一條龍服務”原則。這意味著德國社會意外傷害保險負責預防、康復和補償的一系列事宜。
三是“預防先于補償”原則。德國工傷保險的理念認為,如果有效的預防防止了職業事故和疾病的發生,則職工和雇主均可受益,補償就成為不必要,因此,德國工傷保險強調多種方法的預防措施,大力改善工作條件,千方百計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
四是“康復優于補償”的原則。這意味著最好的醫療救治優先給予工傷職工,并積極給予其職業康復和回歸社會的救助,最成功的康復是解決工傷職工困境的最好方案,因此,醫療和康復必須全力以赴。
德國的工傷預防和工傷康復全部由德國的工傷保險機構提供。如此“一體化”“一條龍”服務的好處是,可以強化預防的作用,最大限度防止每一次事故和疾病的發生。這樣不但可以使人免受痛苦,同時減少了基金開支。德國建立了工傷保險費率浮動機制,公司的職業安全衛生活動即工傷預防工作的好壞與保險繳費水平相關,較少出事故的公司可以少繳工傷保險費,反之亦然。
工傷預防:法律明確 服務到位
德國法律授權德國社會意外傷害保險機構進行工傷預防工作。從建立工傷保險制度時起,德國社會意外保險協會即為工作場所的安全生產建立了不同的體系,主要包括:制定工作場所安全管理有關信息文件,安全管理規定和法規;安全監察和咨詢服務;職業安全和醫療咨詢支持;初級和繼續培訓。
為確保預防工作的效果和持續性,德國有一支數量可觀、為共同目標共同奮斗的人員隊伍,主要包括:大約2 200名技術型勞動監察員為參保單位提供工作場所安全衛生技術咨詢支持;大約37萬人參加初級和繼續培訓;6萬多名安全代表和8 000多名職業安全衛生專職人員;140萬人參加急救培訓。
德國的工傷預防得到了積極的回報。首先,長期堅持的、持續的事故預防和安全健康體制,促進提升了工商業的生產效率,且降低了花費;其次,持續改善的生產條件和員工對安全的認知與行動也減少了勞動力的損失。
工傷康復:以人為本 康復優先
如果工人發生了工傷事故,德國社會意外傷害保險協會將給予全方位的照料和支持,有關機構將提供必需的醫療和職業康復服務。德國工傷保險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康復優于補償”。這意味著所有適宜的手段在康復期間都可以使用,包括職業康復和回歸社會。這一期間的重點是幫助傷者提升其自理能力。在此期間,保險機構的行動將按照《國家殘疾人權利法》的規定執行。
醫療康復
有效康復的基礎是高水平的醫療照顧。德國工傷保險確保工傷職工的醫療照顧由專門資質的醫生和事故康復醫療機構提供無縫服務網絡。
重傷者必須盡快送往專門的醫院,這些醫院必須擁有相應的資質和設備,并且被社會保險機構核準,以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滿意的服務。
被保險人在醫療康復期間可以享受以下待遇:醫生提供的服務;心理康復和治療;醫藥及服裝;整形外科服務及提供其他輔助器具;使用醫院的康復設備;居家照護。
德國的工傷保險救治醫療機構是工傷保險的重要合作伙伴,他們在全國有4 300張病床,為工傷人員提供有力保障。
職業康復
保險機構對工傷職工采用一切適宜的手段進行康復,使其盡可能地留在原工作崗位,這時僅僅靠醫療康復就顯得不夠,職業康復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職業康復包括:幫助工傷職工保留或尋找工作;嘗試恢復或準備開始新的職業;初級、高級培訓或再培訓;駕駛技術訓練;支持在勞務市場尋找工作。
社會康復
社會康復主要包括:居家自理、交通和行動、社會心理咨詢支持、陪護服務、康復體育等,旨在幫助工傷者回歸家庭、社會而提供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幫助。
借鑒與啟示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工傷保險制度的國家,其制度和經驗被視為世界上最成功的范例和榜樣。德國經驗給我們的啟示與借鑒意義可概括如下:
管理服務一體化是重要的原則
德國的經驗和實踐表明,管理服務一體化,對于實現工傷預防、康復、賠償的有機結合意義重大。管理服務一體化的要義在于,整合預防、康復、賠償相關的行政、管理、服務資源,發揮預防、康復、賠償的綜合效應,預防作為“先頭部隊”,康復、賠償作為后續保障,三位一體,有機統一,工傷保險制度方能取得“1+1>2”的整體效果。
工傷預防要有扎實的制度保障和人才保障
制度保障,包括法律法規、具體規章等方面的建章立制;人才保障,即有一支專門、專業的隊伍。德國法律規定了工傷預防的職能部門,也有專門的專業隊伍,所以其成功就有了保障。
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不斷擴大覆蓋面
德國工傷保險的一個重要原則是“任何人的健康都不應因工作受到損害”,因此強調用人單位的責任。德國還為學生和服務社會的志愿者提供工傷保險,擴大了工傷保險的保障范圍。
編輯 ? 寧 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