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延紅

近幾年,全國各地小加工作坊亡人火災事故不斷出現。2012年7月27日,河南長葛市石固鎮一兒童內衣家庭作坊發生較大火災事故,導致4人火場喪生。2014年1月14日,浙江臺州溫嶺大東鞋業有限公司發生重大火災事故,造成16人死亡、5人受傷。2014年3月26日,廣東揭陽普寧市軍埠鎮一內衣家庭生產作坊發生重大火災事故,造成12人死亡、5人受傷。2014年6月20日,河南長葛市中原綜合市場一干菜加工零售店發生較大火災事故,造成業主高某某一家3人死亡、僅1人逃生。
這些火災事故的頻頻發生,除了給當事人家屬造成難以彌補的傷痛外,也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增加了不和諧因素,給各級政府和安全監管部門,以及小加工作坊的經營者敲響了警鐘。
火災特點及成因分析
以從事服裝、鞋襪、玩具、電子器件等物品加工生產的小加工作坊,其火災危險性為丙類。為了盡可能降低成本,多數小作坊利用自建房作為廠房,集加工、儲存、住宿于一體,內部可燃物多,疏散條件差,消防安全管理混亂,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具有較高的火災危險性。主要問題有:
擅自改變建筑用途和性質
廣東軍埠內衣作坊設置在村民自建的五層住宅樓內,河南石固內衣作坊設置在兩層居民住宅內,其他小加工作坊也存在類似現象,經營者擅自改變建筑用途和性質,增加了建筑火災的危險性。
起火建筑安全條件差
廣東軍埠內衣作坊和河南石固內衣作坊內部只有一部疏散樓梯,一樓發生火災后,高溫有毒煙氣通過樓梯迅速向上蔓延,封堵了人員的逃生通道;河南中原干菜店后窗加裝了防盜鐵柵欄,在通向店門的疏散通道被火封堵后,居住在店鋪后部的人員無法逃生。
可燃物存量多
據調查,上述幾起火災建筑內,均堆放了大量的海綿、內衣、塑料、干菜等易燃物品,火災荷載較大。火災發生后,火勢蔓延迅速、煙氣溫度高且毒性大,導致大量人員中毒、窒息死亡。
超負荷用電
浙江溫嶺大東鞋業重大火災事故的原因,系鋼棚電氣線路故障引燃周圍鞋盒所致;河南中原干菜店50 m2的商鋪內,使用了1部空調、2個冰柜等多個大功率電器,而主電線僅使用截面為2.5 mm2的鋁質導線,且未使用保險絲;河南石固內衣作坊較大火災的起火原因是,墻面上的空調銅導線與總電源鋁導線鉸接處,發現明顯的電線短路打火痕跡。截取此處銅導線熔鑄送檢,鑒定為一次短路融痕。
“三合一”現象普遍
小加工作坊普遍存在消防安全管理混亂,當事人違規留宿現象,且住室未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未與營業區采取防火分隔等措施。
設在五層村民自建住宅樓的廣東軍埠內衣作坊,其一樓為包裝車間,四、五樓是生產車間,二樓用復合木板隔成許多小房間供工人吃、住,三樓是成品倉庫,倉庫最里面還見縫插針地設置了小廚房。河南石固內衣作坊是將兩層居民住宅的二樓北側靠街道的一個房間設為住室,除一層后院的廚房和二層南側靠平臺的洗漱室外,其余房間包括設在中部的樓梯和通道上,均堆滿了內衣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河南中原干菜店業主在嚴禁住宿的干菜加工零售店內設置住室,夜晚留宿人員多達4人,并在后窗設置防盜鐵柵欄,導致火災發生后人員逃生困難。
滅火設施配備不足
小加工作坊業主一般不舍得在消防設施器材上投資,不配備消防設施、滅火器材或者僅配備少量的滅火器材,導致初期火災撲救不力。河南石固內衣作坊與河南中原干菜店火災現場勘驗均未發現任何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河南中原干菜店業主在火災發生后,只能用水盆接水滅火,致使火勢迅速蔓延擴大。
人員普遍缺乏安全常識
小加工作坊業主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員工普遍缺乏逃生自救常識和能力。河南石固內衣作坊業主發生火災后,沒有立即跳窗逃生而是選擇呼救;河南中原干菜店業主不是立即逃生自救,而是用水盆接水滅火,錯失了最佳逃生時機。
小加工作坊的消防安全要求
建筑設置滿足防火要求
小加工作坊的建筑首先要滿足耐火等級要求:宜為一、二級。鋼結構廠房應做防火阻燃處理,且不應設置于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內。
其次,要保證防火防煙分區符合消防技術標準: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不得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并應保持安全距離;生產、儲存、經營其他物品的場所,其住室、休息室宜獨立設置,當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時,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同一建筑內的不同使用功能部位之間,應采用不燃性實體墻進行防火分隔。
三是外墻裝飾、裝修及廣告牌的設置,不應影響建筑防火防煙性能和滅火救援行動,建筑外墻周圍及防火間距內不得搭建倉庫或堆放可燃物。
保障疏散通道暢通
小加工作坊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數量和疏散距離應滿足要求。首層安全出口一般情況不應少于2個,疏散樓梯不應少于2部,室內任一點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40 m。建筑內的疏散樓梯宜通至屋頂平臺,疏散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并應易于從內部打開。
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不得使用影響疏散的鏡面材料或設置影響逃生、滅火救援的障礙物。加工生產區域應設置可開啟外窗,封閉金屬柵欄應確保易于從內部打開。業主或生產負責人應對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開展每日防火巡查、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保障疏散通道暢通。
規范敷設電氣線路
小加工作坊內不能私拉亂接電線,電氣線路明敷時應穿金屬管或阻燃塑料套管。嚴禁超負荷使用電氣設備,電線和保險絲的規格、型號需滿足規范要求。照明燈具、電取暖設備表面的高溫部位,應與可燃物保持安全距離,或采取隔熱、散熱等防火保護措施。員工宿舍等居住場所,應設置智能型電氣線路保護裝置。
嚴控制火災危險源
小作坊的加工生產區域內,嚴禁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加工區內堆放的危險物品不得超過一天的使用量。生產中使用的酒精、油漆等危險物品,應落實管理人和安全操作規程。endprint
產生高溫或使用明火的生產設備,在使用期間要有專人看管,周圍不得存放易燃、可燃物。電動車停放和充電宜在室外,不得停放在樓梯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部位。使用燃氣灶具的廚房,應具有自然通風條件,并與加工、儲存區域進行防火分隔。
配備必要的消防設施
小加工作坊需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配置消防設施、滅火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和疏散應急照明,并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建筑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任一層的建筑面積大于250 m2或總建筑面積大于500 m2的建筑,應設置獨立式感煙探測器和簡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或者消防軟管卷盤(輕便消防水龍),有條件的宜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加強消防安全管理
小加工作坊的火災隱患突出,在強化硬件消防設施的同時,還應加強消防安全監管。
嚴厲制止私搭亂建行為
建設領域相關管理及監管部門要全面排查工程建設領域的突出問題,所有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必須嚴格履行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以及立項、設計、招投標、施工許可、組織施工、竣工驗收等程序。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私搭亂建行為,消除小加工作坊先天性火災隱患行為。強化源頭治理,嚴格日常監管,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拆除。
嚴格落實社會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
督促小加工作坊嚴格按照《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相關要求,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加強日常值班、防火巡查,規范電氣線路敷設,以及用火、用電、用氣管理配備必要的消防設施、滅火器材。成立單位志愿消防隊,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初期火災撲救及滅火應急疏散逃生演練。
推進消防安全網格精細化管理
為加強對小作坊的消防安全管理,各地可逐步、逐級推進消防安全責任制和“一網三級,一級多格,一格多點”的網格化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加大鄉鎮辦公室、基層政府“一長三員”(網格長、協管員、監督員、聯絡員)配備和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力度,推動消防安全責任落實到基層、落實到末端。定期召開消防例會,對消防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判和綜合評估,針對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并納入政務督查范圍,強化火災防控工作的落實,消除消防工作漏洞死角。
深化完善派出所消防分級管理機制
根據《消防法》《消防監督檢查規定》賦予公安派出所的職能,在派出所設置消防中隊,進一步落實消防監督分級管理和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職責,充分發揮派出所在基層火災防控中的作用。
通過召開消防例會,加強消防監督執法檢查和督察考評力度,著力打造一支以消防安全監督員、“四個能力”(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撲救初級火災能力、組織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傳教育能力)建設輔導員、網格化管理指導員和消防知識宣傳員為主體的消防監督隊伍,全面提高消防民警“三懂、四會”能力(懂方針政策、懂法律法規、懂業務知識;會監督執法、會管理服務、會宣傳培訓、會群眾工作),防止消防安全失控漏管。
強力推進鄉鎮專職消防站建設
小加工作坊數量多、經濟相對發達的鄉鎮或街道,可按照公安部《鄉鎮消防隊標準》,將鄉鎮消防隊的建設納入城鎮體系規劃、鄉鎮規劃及消防專項規劃中,有計劃地統籌設置鄉鎮專職消防站(點)、志愿消防隊。遵循“利于執勤值班、安全實用、方便生活”等原則,按照“有固定隊址、有4~6名隊員、有1部執勤車輛、有必要經費保障”的標準,配備適用的消防裝備、器材,滿足鄉鎮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需求,承擔當地的初起火災撲救和預防工作。
提高群眾安全意識與自防自救技能
社會各界應進一步深化防火宣傳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全面落實《全民消防安全教育綱要》和《社會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規定》。在廣播、報紙、電視等主流媒體上開辟消防宣傳專欄,播發消防常識,定期曝光重大火災隱患和典型火災案例;大力建設城市大型消防宣傳牌和社區(單位)消防精品櫥窗及消防提示牌;廣泛利用網絡、多媒體、手機客戶端等媒介,增強群眾消防安全意識,提高群眾撲救初期火災和疏散逃生自救技能;積極籌建有一定經費保證的“媽媽防火團”開展消防常識宣傳,促進消防宣傳教育全覆蓋,著力提升公眾消防常識的知曉率,提升全社會整體抗御火災事故的能力。
編輯 ? 鄭 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