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按照該《方案》,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2016年基本完成重點工作和任務,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標志著我國財稅體制改革有了明確的政策方向與完成時間。專家指出,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事關長遠的制度創新,打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炮,對于建立現代財稅制度、完善地方政府舉債監管等問題都具有深遠意義。
(人民日報)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
會議強調,支持新能源汽車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于實施創新驅動,促進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拉動國內市場需求、培育新的增長點,實現產業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具有重要意義。會議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公布車型目錄。讓更多人選擇綠色出行,為可持續發展增添能量。
(長江日報)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各級稅務機關嚴格落實組織收入原則,認真落實稅收政策,依法組織稅收收入,加強征管堵漏增收,加大土地增值稅的清算力度。
通知要求,加強企業所得稅預繳和匯算清繳管理,推進反避稅工作,圍繞打擊騙取出口退稅、“營改增”試點行業虛開發票、發票違法等重點內容,加強稅務稽查,提高征管水平,規范稅收秩序,讓誠信納稅者一路綠燈,讓違法失信者寸步難行。
(法制日報)
經廣泛征求15家省級稅務局、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和走出去企業意見,稅務總局近日發布《居民企業報告境外投資和所得信息的公告》,規范居民企業境外投資和所得信息報告內容與方式。

公告明確,居民企業成立或參股外國企業,或者處置已持有的外國企業股份或有表決權股份達到一定比例的,須向稅務機關報告參股外國企業信息和相關資料,稅務機關在開展稅務檢查時,可視情況要求居民企業限期報告與其境外所得相關的必要信息。未按規定報告的將責令限期改正,不改正的,稅務機關可按規定核定其應納稅款,納稅人遇到特殊情況可以延期報告境外投資和所得信息。
(總局網站)
國家稅務總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的稅收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以電子信息、商貿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稅收節節攀高,而煤炭、鋼鐵等高污染高能耗行業的稅收則在逐步下降。反映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初顯成效。
今年前四個月,我國第三產業稅收增長高出第二產業7.7個百分點。三產稅收的占比穩步上升到54.2%,二產稅收的占比則下降到45.7%,三產稅收占比高出二產近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行業緣于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壓力,企業自身也開始主動轉型。
(人民網)
隨著“營改增”改革緊鑼密鼓的推進,作為地方主體稅種的營業稅將被增值稅完全取代,如何消除“營改增”對地方財政的沖擊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問題。

“在目前的地方稅體系中,起主導作用的主要有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三個稅種。營業稅逐步被增值稅替代,其他兩個稅種也將逐步納入改革軌道,地方稅主體稅種面臨流失,并且仍缺乏清晰的長遠規劃,這無疑會進一步削弱地方財力。”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如是說。重建地方稅體系迫在眉睫。有學者呼吁,打造地方稅系,房產稅應當先行。
(證券日報)
隨著山西省近日下發《關于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的通知》,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至少已有18個省(區、市)啟動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同時,不動產登記條例的面世也進入倒計時。專家指出,不動產統一登記有助于提高不動產登記的效率和水平,同時也可為開征房產稅和反腐敗發揮一定作用。
18個省份和地區,包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浙江、江西、山東、湖北、湖南、海南、四川、云南、陜西、甘肅和山西
。(中國新聞網)
中國《小微金融發展報告2014》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上發布。報告指出,僅43.1%的參訪企業表示享受到了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報告顯示,減少稅費依然是小微企業最迫切的政策需求。在小微企業最希望政府推行的舉措中,“減少稅費”連續兩年占比均超六成。此外,希望“簡化審批程序,減輕事業性收費”、“放寬行業準入標準,允許民間資本真正進入”、“引導信貸投向小微企業傾斜,緩解融資不足”的企業占比均接近四成。該報告調查所涉及的小微企業分布在制造業、批發業、零售業、房地產業等多個行業,多數小微企業總資產在20萬-100萬元的范圍。
(新華網)
近日,浙江臺州三門警方成功破獲一起特大虛開發票案,犯罪嫌疑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成立20余家“空殼”公司,虛開發票10億余元,造成4000萬余元國家稅款流失。目前已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其中4人被警方刑事拘留,7人取保候審。

據查,自2011年起,舒某在杭州獨資或與他人合伙的20余家公司都是無實際經營場所、無實際工作人員、無實際經營業務的“三無”公司。通過稅務部門的開票系統虛開發票10億余元,賣給各大公司賺取“開票費”,造成4000萬余元國家稅款流失。
(中國新聞網)
近日,重慶市合川區國稅局成功查處其轄區內一家房地產公司長期擠占國家稅款、延遲繳納稅款案件,依法追繳該公司企業所得稅1475萬元,加收滯納金326萬元,并對其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違法行為決定處以罰款5萬元,對其取得不符合規定發票的違法行為決定處以罰款8000元,共計補稅、加收滯納金、罰款1807萬元。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部署的稅收專項檢查任務,該局稽查人員在對轄區內房地產行業進行涉稅分析時發現,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自2005年成立至今,未向稅務機關申報過任何完工樓盤,這明顯有悖于常理。合川區國稅局遂將其納入重點排查范圍進行偵查。
(重慶日報)
近悉,南昌市國稅局、公安局近日聯合查處一起不法分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經初步查實,犯罪嫌疑人胡某按發票價稅合計6.5%的比例收取開票費,涉嫌為省內外40余家企業虛開專用發票520份,金額5587萬元,稅額950萬元。

對于向胡某“買票”的企業,南昌市國稅局與公安局聯合開展查處,目前已查明接受虛開發票份數200份,金額1600萬元,追繳稅款570萬元,罰款250萬元,移送司法機關12人
。(新法制報)
針對納稅人“填單煩、填單難”和辦稅員“錄入多、錄入煩”等問題,北海市國稅局自主研發、建成廣西首個自助“e稅通”辦稅服務廳,讓納稅人不受時間空間約束,不用手工填表格,只需點點鼠標、敲敲鍵盤就可輕松辦稅。
(人民日報)
6月18日,美國稅務局宣布,將有條件地免除對一些未就海外收入交稅公民的罰款。對于那些不主動補交稅款的美國人,美國稅務局則推出了更嚴厲的懲罰措施,將罰款額從相當于欠稅人海外賬戶余額的27.5%升至50%。該局還稱,5年來已經有超過4萬5千人補交了大約65億元的稅款。

為了逃避繳稅,也有不少人干脆放棄美國國籍。據統計,今年前三個月已經有1001人放棄了美國公民和綠卡,按這個趨勢,今年的總人數將超過去年的2999人,創下有統計以來的歷年新高。
(中國新聞網)
2014年7月1日,中國-瑞士、中國-冰島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自此,瑞士將對我國99.99%的產品給予關稅優惠,冰島對我國所有工業品和水產品實施零關稅。

當天,中國貿促會成功簽發了首批中國-瑞士、中國-冰島自由貿易協定項下60余份優惠原產地證書,涉及產品涵蓋藥品、鞋類、紡織品、化工產品等多個領域,總金額240萬美元。
(新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