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玉
又是一個春天。
春天,對于稅收宣傳來說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這是因為,稅收宣傳的新征程,從春天起航。
正值今年的全國稅收宣傳月之際,我不禁想起了一次特殊的“短訓”往事。我常常想,稅收宣傳的形式如今已大不同以往,但以往有意義的稅事又不能忘卻。
時光如水,奔流不息。一轉眼,當我回想起16年前參加縣國、地稅局共同舉辦的一次“稅收與會計”培訓學習的情形時,深切感到這是我從事多年財會工作中難以從腦海里揮去的一段記憶。
財稅工作是個讓人終身學習的職業。與時俱進,增長才干,培訓既不可缺少,也是內在的需要。
那是上世紀90年代末,“新企業會計制度”改革的那年,為使財稅人員及時掌握新會計制度知識,我所在縣國、地稅局稅政科、宣傳科的稅務干部幾次來公司與財務部門商定,有計劃、針對性地在春季組織開展一次“稅課互講”的宣傳短訓,讓公司遴選1名財會業務骨干,首次請進稅務課堂。
當初的培訓課堂,黑板、桌椅還是老式樣的沒有改變,但“互講”形式不同以往,這既是新的嘗試,也是新的突破。在當時,請企業會計人員進“稅收講堂”是件新鮮事,作為稅企培訓和稅收宣傳的一個縮影,在縣城,成為稅企互動的一樁美談。
那年春天,我有幸參加了這期培訓。培訓是在縣國稅局大會議室進行的。每節課稅官、會計人員座無虛席,會議室沒有空調,老式會議桌當課桌,聘請的授課人員用粉筆在黑板上寫板書,學員用練習本認真地記筆記,每堂課約100多名的稅官和財務人員一并參加,時間為每周星期五全天,星期六半天,為期一天半、一個月的短訓。
課堂上,稅官為企業財會人員宣傳、講解“稅收新政”、“納稅輔導”、“稅收宣傳”等課程,特聘公司的財會業務骨干為稅官講解“新會計制度”、“財務與會計”、“財務管理”等課程,講課人認真講解,聽課人用心學習,課間常常有人舉手發言進行探討交流,給人一種十分輕松的感覺。時任縣國、地稅局的領導也抽出時間走進了培訓宣傳的課堂,與稅務干部財會人員一起上課。在此過程中,稅官和財會人員通過分析、解決問題或財稅案例來提高培訓效果,為今后工作的開展和稅收服務打好基礎。
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很快過去了,但課堂上的互動環節,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種互動,一方面是讓稅官及時了解的新企業會計制度,另一方面讓財會人員學習理解掌握相關稅收政策。正如一位培訓者在回憶時所說,“那年縣局舉辦的首屆財稅宣傳互動的短訓班,沒走過場,學以致用,通過考試,參訓者都有所收獲,且贏得好評,這種稅企互學形式的稅收宣傳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近日,當我翻開精心保存的當年那期培訓班的學習筆記本時,當時的那些稅收法規躍入我的眼前。出口企業涉及增值稅中“零稅率與免稅”的一段記錄。比如:零稅率與免稅不同——免稅貨物不是應稅貨物,不交納增值稅,有關該貨物所購進的原料、商品等已交納的增值稅也不能作為進項稅額扣除;而零稅率貨物是應稅貨物,只是應稅銷售額為零,有關該貨物購進的原材料、商品已納增值稅仍可作為進項稅額退還給出口企業……
回首當年,再看今朝。如今的稅收宣傳和培訓方式已不可同日而語了。老式樣的黑板、粉筆手寫式培訓教學的形式早已不復存在了。
作為財會人,我很高興地看到,近些年來,稅務部門使用的是電腦多點與主智能板進行連接的觸摸屏,進行操作式講解培訓或宣傳更具優勢,更具流暢性和靈活性。隨著時代的變遷,稅務部門創新稅收宣傳的形式多種多樣,便民辦稅的春風吹拂在納稅人、辦稅人的心中。
我們應珍惜今天好的學習環境和方便、快捷的稅收宣傳方式,熱愛我所從事的財會職業,把財會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