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分ZHANG Li-fen
(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武漢 430079)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Wuhan 430079,China)
湖北省前期出臺了《湖北省物流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方案》,物流業成為湖北政府重點扶持的振興產業,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現代物流業發展,提出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國重要現代物流基地的奮斗目標,并把物流業確定為湖北省突破性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六大行業之一。物流業要抓住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大好機遇,在保證物流總量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加快供需結構、地區結構、行業結構、人力資源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步伐,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能力,努力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中國物流行業整體處于高速發展時期,物流產業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2009 年國務院《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頒布實施,有力改善了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2013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97.8 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5%。2013 年社會物流需求系數為3.5,即每1 個單位的GDP 需要3.5 個單位的物流量來支撐。社會經濟發展對物流的需求呈加速增長態勢。作為重要的生產性服務業,物流業的發展不僅保證了國民經濟發展的物流需要,也直接創造了巨大產出。2013 年我國物流業增加值為3.9 萬億元,可比增長8.5%,物流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資料來源: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高速增長的產業發展以及我國目前較高的物流成本無疑會加速對人才的需求。中國物流業的發展需要物流人才,中國物流企業人才結構不合理的改變也需要物流人才,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 類緊缺人才之一。
湖北特別是武漢以其獨特的地理條件,正成為各大民營品牌企業及國際快遞企業爭奪的商戰重地。目前,在省郵政管理局備案的快遞企業已達200 余家。部分大型網絡企業正準備加大在湖北的投入,如順豐、申通、中通等品牌快遞企業擬在武漢籌建快件分撥中心。國務院頒布實施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武漢乃至湖北的快遞業是一個重大利好。省郵政管理局稱,將支持初具規模的快遞企業增開串聯省內、輻射華中、聯通西南、直達東南和京津唐等發達地區的網絡班車,讓武漢盡快成為中部地區快件集散中心。快遞業是物流行業分支中的高附加值行業,是十足的朝陽產業。20 多年來,我國快遞業從無到有穩步發展,市場逐漸擴大。2013 年,快遞業務快速增長。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91.9 億件,同比增長61.6%;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441.7 億元,同比增長36.6%。快遞業務收入占行業總收入的比重為56.6%,比上年末提高3.3 個百分點。快遞業發展空間巨大。(資料來源:中國物流信息中心)。近年來,跨國商業文件、私人物品、貿易樣品的運量迅速增加。中國國內經濟拉動強勁,城市化進程加速,電子商務等需求增加,大型國有或民營企業對跨地區業務、管理和合作的需求,將促使國內快件、包裹運量迅速增加,個人網上購物、郵購等產業的發展要求及時的配送服務能力,也為快遞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據統計,從2013 年初截至2014 年3 月31 日,支付寶的總支付金額達到38720 億元。占全國零售總額1/6。快遞物流跨越式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以提高快遞物流服務水平。
2010 年3 月,快遞業務員職業技能鑒定在26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填補了職業資格奠定的空白,對從業人員的業務操作規范性、業務執行的標準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國家下如此大力度的促進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究其原因在于快遞業務飛速發展的同時,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并沒有同步增長,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為了了解和分析我國特別是湖北對物流快遞人才的需求狀況,我們組織了教師采用走訪法、問卷法、電話訪談法,對相關的物流企業進行了快遞及相關物流崗位人才需求調查。通過企業調研,我們發現,快遞物流企業人才現狀主要表現在:
3.1 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偏低,影響快遞業服務質量 快遞企業人員學歷結構不合理、從業人員素質低、技術職稱結構中專業技術人員比例較小。由于流動性較大,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員未經培訓就直接上崗,業務素質不過關,服務態度較差,直接影響到快遞業的服務質量。
3.2 物流人才特別是高層物流人才需求量增加 快遞行業的“標準化”是各大企業共同追求的目標。“十二五”期間,快遞業的競爭趨于科學化、系統化、職業化,無論是一線業務人員,還是中層管理人員,抑或是高級管理人員,快遞企業的整個組織架構中,人才幾乎全線告急。對于高層次的物流人才,如客服主管、市場營銷主管、采購經理、倉儲主管等高素質技能專門人才,需求量在日益增加。
4.1 優化快遞物流企業人才結構 以快遞企業員工整體素質提升為導向,開展針對不同層次、不同該模式的教育培養模式,以培養更加適應快遞物流企業發展的高素質員工。努力改善快遞企業高層人員匱乏,生產人員素質低下、專業技術人員緊缺的現狀,使快遞專業人才結構趨于合理化。
4.2 提高快遞物流企業人才整體素質 從快遞物流企業人才整體素質要求出發,以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為出發站和落腳點,著重培養員工的管理素質、業務素質和基本素質。
高等職業院校肩負著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歷史使命,為滿足快遞行業需求,提升從業人員綜合職業能力,必須加強快遞人員職業教育,加速培養出一批懂管理、會策劃、善決策的高素質快遞物流人才。
5.1 實時市場調研,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物流業戰略發展,堅持開展每年一次的專業調研,及時把握專業發展新變化,根據快遞物流行業企業新技術發展與職業崗位群任職要求變化,校企共同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將崗位群的變化與需求及時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實施過程中,使完善后的人才培養方案更加符合物流職業崗位群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5.2 加強課程建設 加大企業參與力度,通過每年一次的專業調研,實時把握物流企業新知識、新技術、新標準的應用情況,結合行業企業對專業人才的任職要求變化,將行業企業職業標準融入課程開發中。圍繞人才培養目標,系統設計、統籌規劃課程開發和教材建設,推進專業課程體系和教材有機銜接,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整合課程內容,加強職業能力的培養。
5.3 加強教材建設 聯手企業,融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創新適應“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需要的多樣化特色教材,為學生學習和企業員工提升提供保障,為學生職業發展和繼續學習提供支持和保障。
5.4 進一步完善專業教學資源庫 物流管理專業與企業合作開發虛擬流程、虛擬工藝、虛擬生產、虛擬運營等數字化教學資源,不斷完善、充實專業教學標準子庫、專業教學素材子庫、自主學習型課程子庫。將專業人才質量標準、專業優質核心課程、實習實訓指導書、習題庫等資源,通過數字化校園建設項目,建成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企業員工提升培訓的開放的共享型教學資源庫。
5.5 加大雙師素質教師培養力度 通過“行業企業服務”、“職業培訓”、“企業頂崗”等途徑,校企聯合培養專業教師。主動參加行業企業社會服務項目,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根據教師教學安排情況,結合企業生產實際,輪流安排專業教師到快遞物流企業去調研、學習、實踐,不斷提高教師專業技能。
要提高快遞物流業人才培養質量,單靠上述幾種措施是遠遠不夠的,還包括共建質量評價體系、實習實訓條件建設、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學生素質拓展等其他方面,需要社會各界包括政府、企業、學校、家長等多方面的共同參與。
[1]劉芳,吳歡偉,劉卓.國內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綜述[J].科學管理研究,2006(04).
[2]高艷.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研究綜述[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2).
[3]張志堅.物流人才開發戰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