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軍娜LUO Jun-na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石家莊 050228)
(Shijiazhuang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Shijiazhuang 050228,China)
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已成為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重要手段。在多媒體課件中,合理應用色彩來對教學內容進行藝術加工不僅能夠幫助表達學科內容,還會促使多媒體課件應用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色彩是光射入人眼以后,為視神經所感受,通過大腦活動,得到的一種綜合感受。心理學家認為,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視覺,而色彩則對視覺影響最大。
1.1 色彩的視覺心理 波長各異的色彩光信息通過人的視覺器管并經過視覺神經傳入大腦,經過思維和記憶及經驗產生聯想,從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應。顏色能夠影響到人的精神狀態和心緒,是由于顏色源于大自然,而人看到這些顏色就會聯想到與自然物相關的感覺體驗,這是最原始的影響,是人類共同感受色覺心理。
1.1.1 共同感受色覺心理 共同感受色覺心理是視覺對色彩的反映,隨外在環境而改變。視覺受到色彩的明度及彩度的影響會產生冷暖、輕重、軟硬、遠近、脹縮、奮靜等不同感受與聯想。色彩本身并無感情,而是經過人們在生活中積累的普遍經驗作用形成人們對色彩的心理感受。
其中色彩的冷暖感主要取決于色調,色相則決定了色彩的興奮與沉靜感,而明度則決定了色彩的輕重感、脹縮感與軟硬感,色性、明度、純度、面積等,多種對比造成的錯覺現象就是色彩的遠近感。
1.1.2 色彩所引起的心理聯想 所謂色彩的情感性與象征性,是指色彩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誘發人的種種聯想,進而喚起各種情緒。色彩的聯想可分為具象聯想和抽象聯想,前者是看到某種色彩后聯想到自然界、生活中的相關的事物,后者則是聯想到理智、高貴等抽象概念。同時也因感受者的性別、年齡、性格、文化素養、職業、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經歷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區別。
通常情況下成年人多為抽象聯想,而兒童則多為具象聯想,因此課件制作過程中我們要合理運用色彩的情感與象征性來恰當表現課件內容,并促使學生產生聯想,以達到課件的畫面色彩與學生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的效果。
1.2 色彩的視覺選擇 人的視覺思維通常是由整體到局部進行,然后再從局部到整體地觀察,這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刺激強烈的色塊。例如在幾何圖形教學中,教師通過用顏色鮮艷的紙片做成各種形狀,放在黑板上形成強烈對比,就能大大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其效果遠高于在黑板上畫圖。由此可見,在課件制作時應結合視覺的選擇性去合理設計畫面并恰當安排顏色,讓學生根據顏色就可以分辨出主次,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3 視覺的易疲勞性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要通過視覺來接受信息,而長時間的觀察注視會產生視覺疲勞,從而影響學習效率。色彩的舒適與疲勞感實際上是色彩刺激視覺生理和心理的綜合反應。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對人的生理有直接影響,心理學家對此曾做過許多實驗,發現在紅色環境中,人的脈搏會加快,血壓有所提升,情緒興奮沖動。但長時間處于此環境會使人疲勞煩躁。而處在藍色環境中,脈搏會減緩,情緒也會沉靜。由此可見長時間注視暖色調易引起疲勞,并產生煩躁情緒、分散注意力,只有通過恰當的色彩組合來減少刺激,減輕疲勞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色彩在多媒體課件中的應用是極其廣泛且非常重要的。它以自己獨特方式感知學生,并展現出奇特的魅力,使學生的情感與色彩的變換相互聯系。適當運用色彩能充分調動學生感官,以達到多媒體課件應用的良好效果。
2.1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中,對色彩的設計與選擇要遵循科學性原則 由于多媒體課件具有特定的教學對象與教學目的,因此在恰當表達客觀實際不僅是多媒體課件的首要特征,也是多媒體課件對色彩選擇與設計過程中所遵循的首要原則。只有將色彩的象征意義、情緒表現以受眾對色彩偏愛差異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才能發揮色彩的作用,進而將科學性與藝術性進行統一。
2.2 整體統一的屏幕色彩能夠保證多媒體課件的藝術性 多媒體課件的色彩設計過程中,應結合課件內容、風格、樣式等選取與之一致的色彩基調,即保持屏幕色彩的整體統一。適宜的色彩基調能夠很好的烘托主題思想、表現環境氣氛和構成情景。因此,在進行多媒體課件色彩設計中,必須注意屏幕色彩基調選擇和屏幕色彩搭配,協調逼真的屏幕色彩利于學生接受并掌握知識,更對學生智力發展有益。
2.3 積極反應原則是多媒體課件中色彩應用的關鍵因素 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課件時,要想辦法促進學生對每一部分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和反應。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反應通常有三種方法:通過設計漂亮的界面、動畫以及動聽的音樂來增加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在內容上運用適當的色彩加以突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設計整體色調偏冷的課件,給學習者以靜的感覺,在重點內容部分則提高明度以形成刺激視覺,靜動結合,為學生營造輕松、明快的視覺畫面。
在多媒體課件中,借助色彩不僅能逼真的反映客觀世界,還能使屏幕吸引力增強。多媒體課件的藝術效果及表現力有助于增進學生對知識的感知,激發使用者的興趣。一旦失去色彩,在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表現形式上自然也會黯然失色。色彩雖然是無聲的,但它所描繪事物能夠寄托幻想、孕育內涵、表達和交流學生的情感。可見,人們時時都在運用色彩,只是平時沒有意識到它們的作用。如果將色彩充分利用起來,其定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3.1 正確運用色彩特性能夠增強多媒體課件應用的藝術效果 運用多媒體課件的色彩既能夠真實再現科學知識,又能較好體現教學內容所蘊含不同思想感情。
色彩具有直覺特性,即由色彩所引發人的知覺與聯想而產生的冷暖、輕重、軟硬、遠近、脹縮、奮靜等感覺。例如以紅、黃色相為主的暖色能夠給人以熱烈、明亮感,并使人聯想到太陽、火焰等,而以青、藍色相為主的冷色則給人沉靜、寒冷感,使人想到天空和海洋。在同一畫面中,大小相同的冷暖色塊,給人的感覺是暖色大于實際,而冷色小于實際,并且暖色塊比較向前,而冷色塊比較后退。在制作課件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這些用色彩特性,進行空間透視感的設計來創造富有感染力的藝術形象。
另外,色彩的情感性與象征性在一定條件下能誘發人的聯想并喚起情緒。通過在課件制作中的恰當運用,既能使課件內容與形式和諧統一,又能促使學生的思想感情與所學內容融為一體。
3.2 正確選擇課件的色彩基調能夠增加多媒體課件的表現力 課件的色彩基調配置應遵循基調統一、對比和諧、底色明快、裝飾新鮮原則。不僅要保持整個課件色彩基調相對穩定,還應在一定范圍內保證色彩基調服務于主題,以保持層次間色彩的連續性。另外,還應進行局部色調的靈活變化,在確定色彩基調后,可以合理使用其他色調。
總之,選擇并搭配色彩對優秀的多媒體課件來說十分重要。這不僅要充分考慮課件的明視度和清晰可讀性,還要充分考慮色彩心理學、環境心理學及其情感因素。只有以學生為本才能設計并制作出高水準的多媒體課件,有效使學生保持良好視覺與心理狀態,進而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最終目標。
[1]周紅.多媒體課件開發的教學設計模型[J].宜賓學院學報,1998(02).
[2]胡煥英,王艾萌.多媒體課件的研制與發展模式的探討[J].河北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學報,2002(03).
[3]蘇霖.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J].實驗教學與儀器,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