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蔓蔓
摘 要:在優化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抓住每一個環節,創設多種條件,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素質。
關鍵詞:數學課堂;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199-01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要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優化教學過程,加強課堂教學。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做到以下幾點,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試一試,議一議,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與分行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以往的教學中學生被動聽課,由教師唱“主角”,多數學生是“觀眾”的死氣沉沉的局面。要創造多向交流,形成師導生探,生動而又主動的良好情境,以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1、巧用游戲、故事造境。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寓數學知識于游戲活動和故事情境中,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主動、學得深刻。如在教學《猜數游戲》一課中的“想一想”時,教師引導學生講《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通過拓展故事情節,很自然地引出了許多的數學問題。教師讓學生互相提問、解答,要求學生把問題說完整,在互動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實踐中親身經歷了探究知識的過程,始終體驗著學習的成功和樂趣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學到數學知識。
2、環境營造,媒體輔助。心理學告訴我們,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色彩鮮艷的對象,容易引起兒童的興趣。由于電教媒體具有生動、形象的特性,能把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電教媒體來模擬或再現生活場境,營造氛圍,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體驗。如在教學《青蛙吃蟲》一課時,教師利用媒體播放青蛙在稻田里吃害蟲的過程,學生被生動、形象的生活畫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們從大青蛙和小青蛙的對話中知道了大青蛙吃了56只害蟲,小青蛙吃了30只害蟲。這時教師讓就“青蛙吃害蟲”提數學問題,學生由于有了“興趣”,思維一下就活躍起來,很自然地提出了許多數學問題,學習更為主動、積極。
二、突出思維訓練和培養能力
要使學生較快地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必須設法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關鍵是都會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教學時要給學生留下動口表達,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機會和時間。學生才有可能去想辦法解決問題,思維能力才會逐步發展。特別應注意對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具體做法有:
1、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課堂中,師生的交往主要是通過言語交流。同一堂課,不同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接受程度不一樣,這主要取決于教師的語言素質,尤其是數學教學中如何將抽象化的數學讓學生形象地去理解和接受。一個看似枯燥無味的數學,實則里面蘊藏著生動有趣的東西,教師如果沒有高素質語言藝術是不能勝任的。鑒于此,數學教學語言生活化是學生引導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個性心理傾向,在不影響知識的前提下,對數學語言進行加工、裝飾,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認識“<”、“>”,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順口溜:大于號、小于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開口在前是大于,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對誰開口笑。區別這兩個符號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個富有 童趣的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區分。又如把教學長度單位改成“長長短短”,教學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貨員”,比大小說成“排排隊”等等,學生對這些生活味十足的課題知識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學習數學很有趣。
2、寫“數學日記”。學生運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新思想、新發現,可以幫助學生系統地思考問題、探究問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在教學中讓學生編寫“我和數學”的故事,寫“數學日記”,可以培養對數學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數學與生活聯系緊密。如讓學生寫在家里,爸爸媽媽用到了哪些數學知識,上商店買東西,又用了哪些數學知識通過記“數學日記”,既讓學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數學,明白了數學知識不僅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在用,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而教師通過閱讀學生的“數學日記”,也可以了解學生有沒有較強的“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以后的教學更有針對性。
3、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新教材將“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溝通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讓學生進行數學實踐,是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驗證、去應用,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從而獲得豐富的直接經驗,以達到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目的?;顒拥闹黝}可以依據教材進行,也可以是教師提出的或學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如:調查“學生一周用幾只鉛筆,一共需多少錢”;“家里每星期買菜要付出多少錢”;“對最近數學測驗同學的得分情況進行調查”等等。通過一系列的數學實踐活動,不僅可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其它綜合素養。
三、鞏固練習要“多角度”
鞏固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練習應有“質”與“量”兩方面的要求,既要切中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又要從不同角度組織練習。不僅要具有概念性、典型性、針對性、綜合性,而且還要有啟發性、思考性、靈活性及創造性等特點。題型上應有填空、選擇、判斷、改錯等;層次上應有基本練習、變式練習、綜合練習。注重從不同角度讓學生去說理、演算、討論、操作,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較多的知識和技能,并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