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摘 要: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教室同一時間學習同樣的內容,如何在整體上提高班級成績?這一直是我們為之頭疼的難題,我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嘗試著在課堂教學中貫穿培優補差,采取一系列措施,發現效果很好。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276-01
從教多年,我對于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感受頗多。要學會運用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以上這些都很重要。
但在教學實踐中,作為我們農村低年級語文教師,面臨的最難處理的問題是:教室里好幾十個孩子,學前教育情況參差不齊,孩子本身對學習的天賦差異較大,如果把我們一個班級的學生分類,我們老師很容易就能分出優中差三類,那么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教室同一時間學習同樣的內容,如何在整體上提高班級成績?這一直是我們為之頭疼的難題,我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嘗試著在課堂教學中貫穿培優補差,采取一系列措施,發現效果很好,總結如下:
一、循環復習
低年級語文不管是拼音還是生字,其實都是死的知識,死的知識就靠不斷地重復,比如教學拼音,第一遍時,尖子生可能就能掌握了,教第二遍可能全班三分之一學生會了,到第三遍時,應該三分之二學生會了,第四遍時只有個別學生不能掌握。但是在教學時我們不能為了所有學生都掌握,而把一個死的知識在一節課上重復四五遍,那樣的話,課堂的效率就太低了,所以重復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我認為比較好的做法是,在教學拼音、漢字這種死的知識時,盡量加快速度,當全班有一大半學生掌握了,就可以往下跑,而在跑的過程中,帶著復習前面的知識。
比如拼音教完了,還有一部分學生不完全會,你不一定要停下來復習,你可以在黑板上留下小一塊地方寫上一部分音節,在每節課上正課之前,讀一讀這些音節,節節讀,課課讀,讓優生領著讀,再笨的學生最后也能拖會。學習生字也同樣如此,學語文,我覺得就是要用快跑加循環復習,讓優生拖著差生跑。優生先會,差生后會,但只要最后都會了,先后又有什么關系呢?
二、增加閱讀量
我們知道低年級識字教學是重頭戲,每篇課文后面一類字加二類字,總數都達十幾個,量大,任務重,又枯燥,學生常常學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我覺得比較好的辦法是,帶著他讀課外書,把學過的漢字運用起來。比如每節課前在黑板上抄一段漢字加拼音的小故事、小笑話、兒歌等,讓學生試讀,老師再領著讀,既復習了拼音又熟悉了一些漢字,一些漢字在這種實踐運用中見面次數多了,學生自然就記牢了,而且只要教師在內容的選擇上用點心,學生會覺得很有趣,內容可以逐漸加長,最后可以讓他們自己看課外書,達到課內延伸到課外,課外促進課內的效果。從認字到學好語文就變得簡單多了。
三、結對幫扶
讓學生“互幫互助,結對幫扶”,這種方法大家都知道,而且經常說,但真正去做的人并不多。其實這是培優補差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每年接到一個新班級我都會很重視這項工作,開學兩三個星期后,學生成績情況就了解差不多了,這個時候我就給他們一對一配對,好和差兩頭的先搭配,形成幫扶伙伴,剩下的中等和中等配對,形成合作又競爭的伙伴。在平時講習題、講試卷、講練習冊后,課堂上就留下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讓這些伙伴們到一起互相檢查答案。
這個過程其實是優生在鞏固,差生在學習的過程,而最差的學生就是抄答案的過程,那也沒關系,他把答案抄一遍也有抄的好處,總比他的作業本因為不會永遠空白要好啊。每到這個時候,教室氣氛很熱烈,優生以能發現對方錯誤為榮,差生以自己和優生達到一樣的正確率而驕傲,還有一部分學生在忙著訂正錯誤。這種搭配幫扶的方式我一直使用,覺得效果很好,對提高班級整體成績幫助很大。
四、抓好課堂秩序
教學小學低年級的教師尤其注意,不能在我們的課堂上出現教與學分離的現象。我們可以發現,優秀的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較集中,根本不用老師太操心。教師要多注意穩住那些喜歡竄上竄下,左顧右盼的學生。不能讓他們只忙于為別人鼓掌,火于看熱鬧,甚至玩自己的小玩具,教師稍稍放松,這些學生很容易就成為拖班級后腿的那部分。其實,如果我們善于觀察、反思我們的教學行為,可以發現,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嚴重的教與學分離的現象。我們教師上課一定要關注所有學生,低年級課堂要熱鬧但更要有序,我們必須想方設法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有秩序,讓學生用耳朵聽,用心記住教師講的內容,才能談得上教學效果,才能出成績。如何使課堂有序我淺談一下我自己的一點心得:
1、低年級老師一定要在上課鈴聲未落之前到達教室門口。鈴聲落了,教室里的多數學生如果對你視而不見,依然我行我素,亂哄哄的,你不要發脾氣,更不要急于上課,要調整好師生狀態,估計教與學能完全合拍了,這時再開始授課,效果會更好。
2、一旦進入課堂,就要像京劇演員一樣,精氣神十足。走進課堂,要把90%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有教學方案的實施上。要善于用眼睛表達你的滿意,生氣和憤怒。盡量不要吼叫,訓斥只可偶爾使用,因為用多了,就會失去效果。目光要經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動、好說的學生,可以請他們做點事,比如讀書、讀詞語、表演、到黑板上默字等,這叫“以動治動”。
3、低年級學生最要緊的是不斷地鼓勵、表揚、提醒,但話要簡潔明了。低年級的學生持久力是有限的,他聽不懂你的長篇大論。
要能夠把可能出現的課堂紀律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必要時,把個別學生座位調換一下。最好把那種自覺性差的學生調到離老師近的位置。
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如何才能讓更多的學生更優秀?我會在教學實踐的路上不斷探索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