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金花
摘 要:積累、思考、表達、動手、動腦、動口,是作文實力訓練的好方法,能提高學生的作文基本素質,能收到近期和長遠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生;作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379-01
作文,是語文教學聽、說、讀、寫四項任務中重要的一項。要圓滿完成這項任務,首先要提高學生作文的基本素質。提高素質,不只是講章法讀范文,也不只是勤寫多改,應該著眼于提高作文實力,教師主導,學生主練,少動筆頭,多動腦動口,在積累、思考、表達上進行綜合的系統訓練,達到素材豐富,思想活躍,文思敏捷,“眼處心生句有神!”
閱讀對作文的作用是巨大的!閱讀對于寫作的作用一般來說是“熏陶”、“浸染”、“潛移默化”的,對興趣的培養,感情的陶冶、思想的熏染、收獲的教會、知識的灌輸、技巧的汲取、語言的磨礪、應是一種長期的、無形的“滲透”。學生在閱讀中對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謀篇、造句……或者說“字、詞、句、篇、語、修、邏、文”及語感等,都能有大量的見識,有了這大量的見識,然后作文才能在借鑒中求異,在模仿中創新。見多識廣,才能寫得豐富、生動,有真情實感、真知灼見。
作文是寫生活、寫思想的,靠的是平常的積累。這種積累,除了生活素材,重要的是知識和思維,認識和思想,眼力和靈性。這些積累,直接的來自生活實踐,間接的來自書籍報刊。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雖然少,但他們在學校、家庭、鄰里活動充分,教師指導他們在這三方面觀察,提高眼力”,從平凡細瑣的生活素材中窺視深刻蘊含,捕捉靈感,記人“日知錄”。記下多少不要緊,要緊的要練出“亮眼睛”,見人之所未見,乃至一顰一笑都可以在“眼力”下過過路,選出有用的信息貯積起來,久而久之,不僅積累了豐富的作文素材,重要的是逐漸形成關注生活,獲得寫作靈性的基本素質。
積累,需要大量從書籍報刊中獲取。但是,學生沒有多少時間課外閱讀,更難養成堅持課外閱讀的習慣。時間,需要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去擠;習慣,需要語文教師示范讓學生養成。我的做法是,在每屆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開設課前閱讀專欄,主要由教師和學生示范閱讀。一個學期,給學生朗讀200余篇(段)文章,300余條名言警句和時文摘要,精悍短小,信息量大。每堂課前朗讀,費時三四分鐘,貴在堅持,學生心記手錄。報刊內容還可借用收音機代讀。教師同學的示范朗讀,收音機的代讀,使學生受益匪淺。每天都處在積累、讀書的氛圍中,又慢慢養成了擠時間搶時間堅持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這樣,大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勁兒。
有了積累,重要的是要認識積累的東西——多想。想是對生活的理性思考,是對思維的邏輯訓練。當然也只有想得廣博,才能把視線投向生活的更大天地,更深層次;想得清楚深刻,也才能寫得井然深透。為了引導學生多思善想,筆者擬了愛國興邦、立志創業、勤學成才、讀書求學、美德潔操、競爭發展、社會流弊、校園生活、家庭風范、景物情狀、辯證認識等多方面問題交給學生,要求學生在生活、閱讀中找到相關話題或材料進行思考。要多角度想,多層次演繹,確有心得后凝煉哲理妙語,或立論定題,或草擬綱要,或寫成札記。這種練習,對鍛煉學生思想的敏銳性、深刻性、開放性和思維的邏輯性都大有好處。
思考的內容不拘一格,安排的方式也因時制宜,哉單項或篇章,或課內或課外。課余時間不集中,見聞瑣細,可作些零散思考。見聞人事景物,思考記敘文的片段描寫;見聞好人好事,社會流弊,思考評論雜談的寫作;見聞新產品新成果,思考說明的方法;見聞新人新風尚,思考新聞報導;甚至聽廣告借書報見啟事,思考應用文的格式和內容,等等。課內時間集中,思考專注,可思考一些專題性寫作問題。可開專題課組織學生作寬題走窄路、生題目掘熟知的思考。如單詞題《路》、《燈》、《鏡子》、《流星》等極寬泛,則啟發同學廣開思路,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聯系實際取其一點象征意義從窄處下筆。而關系題有難度,如(球星·集體·冠軍),學生既熟悉又生疏,生疏在關系題型上,熟悉在詞義和短語的語法關系上,利用學生熟知的知識,輕輕點撥,學生頓悟前二者是從屬關系,與第三者成條件關系,接著快速立論,安排好寫作思路。這種靈活、因時制宜的思考練習多了,學生就有了靈性,常常興致十足地秉筆寫作。
強調思考,并不是不動筆頭,如上所說,動筆頭是學生興之所致,骨鯁在喉,一吐為快。動筆頭當然要求嚴格、規范、有創新。文章“人格得體”、“文從字順”、“發抒新意”。但是,這樣寫作的次數畢竟不多,提高表達的希望僅寄托于此也不現實。我曾組織學生以動口的方式來充實。所謂動口,就是辯論式作文。一個課時可辯論幾輪,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也可以定范圍不定題即興論辯,把自己思慮的問題都搬到辯論席上;組織方式靈活自由,可以一人挑大梁力排眾議,可以三五人結伴對壘,也可以兩人舌戰。我常拋出可辯性強的話題,如“出國熱與愛國主義”、“學科學與賺大錢”、“雷鋒精神與商品經濟”等。這些問題正好是學生思考與談論的熱點、興奮點,易于激發學生的辯論情趣。辯論中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參加,互相啟發,互相補充,疑難
得到解決,困惑得以疏導,認識得到深化。辯論中思維得到訓練,尤其求異思維、立體思維大放光彩。學生侃侃而論,娓娓而談,表達得到良好訓練,不少學生為了辯論圓滿制勝,字怎樣用,詞怎樣遣,話怎樣說,章怎樣成,心到神到口到,甚而立就辯論提要。真是一舉多得,一役多功。
總之,積累、思考、表達、動手、動腦、動口,是作文實力訓練的好方法,能提高學生的作文基本素質,能收到近期和長遠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