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細清
摘? 要:本文簡要論述了新時期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演變歷程,它經歷了特點鮮明的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即撥亂反正階段。第二階段即深入發展階段。第三階段即全面創新階段。三十年知識分子工作的主要經驗是:順應潮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創新,不斷推動生產力大解放和大發展,促進社會全面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知識分子政策;科學技術;生產力;人才資源
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依據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和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與時俱進,科學地揭示了科學技術、知識分子、人才與生產力,與現代化之間的內在的、本質的聯系,闡明了科學技術、知識分子、人才在生產力發展中,在現代化建設中的特殊地位和關鍵作用,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有利于調動知識分子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新政策,不斷把知識分子工作推向前進。新時期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演進經歷了三個階段,即1978年至1988年撥亂反正階段;1988年至2000年深入發展階段;2001年至今全面創新階段。
一、新時期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撥亂反正階段
第一,在基本理論層面,肯定我國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就已明確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知識分子大多數屬于“雇傭勞動者”。新時期黨在知識分子理論上的撥亂反正就是全面恢復了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觀點。第二,新時期調整了知識分子政策。首先停止使用了不再適時、并在“文化大革命”中又被嚴重歪曲的“團結、教育、改造”的知識分子方針。
二、新時期黨的知識分子理論和政策的深入發展階段
第一,黨對知識分子階級屬性有了新認識。在十四大報告中,江澤民指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中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較多的一部分,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有著特殊重要的作用。能不能充分發揮廣大知識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民族的盛衰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他還指出:“科學技術人員是新的生產力的開拓者和科技知識的重要傳播者,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骨干力量。”這表明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知識分子問題上不僅毫不動搖地堅持了“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的科學論斷,而且在認識上又有了重大發展,突出地強調知識分子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骨干力量,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第二,明確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作為黨的知識分子的基本政策。1990年8月14日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知識分子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堅持黨對知識分子隊伍的基本估計和基本政策,是做好知識分子工作的立足點。”“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核心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三、新世紀黨的知識分子理論和政策的全面創新階段
第一,新世紀知識分子理論的新突破。2001年8月江澤民在北戴河與部分國防科技專家和社會科學專家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2003年胡錦濤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發展觀。依據“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和以人為本的新發展觀,新世紀我們黨提出要把人才資源開發和利用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充分開發和利用人才資源,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造就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專門人才和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把我國由人口大國轉化為人才資源強國,走以消耗智力資源為主的知識經濟發展道路,避免走以消耗自然物質資源為主舊的工業經濟發展道路,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協調發展。第二,制定和完善了人才評價新體系 。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 我們黨知識分子的基本政策。但是什么樣的人算人才,如何界定人才和以怎樣的標準評價人才,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知識分子政策、人才政策就會在具體操作時發生困難,在貫徹落實中出現偏差。評價人才的標準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提高的。過去我們通常把具有中專以上學歷或初級以上職稱作為人才的統計標準,人才認識局限在學歷教育上,人才標準沒有放在社會實踐中檢驗。在2003年12月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通過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中,給人才下了一個新的明確、科學的定義:人才是指有知識、有能力;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有業績,在政治、精神、物質三個文明建設中作出貢獻者。新的人才觀在人才標準上提出在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下,把品德、知識、能力、業績等因素綜合起來全面衡量,強調把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這是對原有人才概念、人才標準的重大突破和創新。第三,制定和完善人才培養、吸引、使用新政策。新世紀我們黨出臺了一系列人事、人才改革文件,如《關于深化科研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深化科研機構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深化高等學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人事制度改革綱要》、《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關于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西部地區人才開發十年規劃》等,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關心照顧”知識分子政策基礎上,提出了新世紀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新政策。
四、新時期黨的的知識分子工作的主要經驗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黨在知識分子理論和實踐領域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創新,在這三十年偉大歷史進程中,知識分子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其主要方面有:
一是必須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認識和解決知識分子問題。發展生產力必須依靠科學技術,依靠由于知識分子。現代化的核心是科學技術現代化,一個國家要真正走向現代化,就必須依靠知識的力量,必須制定重視知識分子的政策,不斷提高知識分子的地位,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必須堅持以改革為動力,著力于觀念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管理創新。在觀念創新上,要順應時代潮流,把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結合起來,把繼承和改革創新結合起來,確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第一動力”的觀念。凡是符合“在個有利于”標準,符合“三個代表”的要求,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能夠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的辦法和措施,都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在機制創新上,要建立并不斷完善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人才市場機制、富有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綜合配套的分配激勵機制以及人才培養機制和社會保障機制等。在體制和管理創新上,要逐步建立符合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成長規律的人才分類管理體制。研究建立以人才評價、培養、激勵、流動為主要內容的人才政策體系。對在實踐中證明切實可行、已經比較成熟的人才政策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逐步實現人才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法制化。通過觀念、管理體制、用人機制和政策環境的不斷創新,充分調動了廣大知識分子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科技生產力,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三是必須了解各類人才特點,遵循不同專業人才成長的特殊規律,探索恰當的管理辦法、評價標準和培養措施,努力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知識分子隊伍。
參考文獻:
[1] 朱文顯:《知識分子問題:從馬克思到鄧小平》,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2]曲峽、夏從亞主編:《當代中國黨的知識分子理論與實踐》,石油大學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