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洪流
摘? 要:本人借鑒德國應用技術大學實踐教學體系對國內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提出了改革想法和思路即在第2學期開設一些類似簡單工作經歷的實踐課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第4至5學期開設一些與職業崗位工作緊密聯系的專業技術應用實踐核心課程,培養學生在電氣應用技術方面形成獨立的工作能力。不斷探索更加適合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高等技能型人才培養新模式。
關鍵詞:德國;實踐教學;做法;借鑒
一、德國先進的體制造就了教授的社會地位和作用
“藝術與科學、研究和教學的獨立自主和自由”德國憲法第5條規定了教授的基本原則。只有教授們擁有自由研究和教學的無限權利,德國憲法保障其權利和自由。再則,教授是國家的公務員,職業穩定,大學校長都無權開除他們。他們進行學術研究及教學沒有強行規定一定要達到什么樣的水準,全憑他們的信念,興趣,愛好等自覺主動地進行,這樣就能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發揮和展示他們各自的專長。這樣的制度營造了這樣好的社會氛圍,使得各種資源都向教授傾斜,優秀人才爭著去當教授,高素質、高水準的教授們的科技創新自然越做越好,促使德國在全球的技術領域中保持領先位置。
二、德國先進的實踐教學理念和做法
(一)實踐導向性的教學模式。德國應用技術大學(Fach
hochshule簡稱FH)是培養“德國制造”工程師的搖籃,實施實踐導向性的教學模式是其培養人才模式的精髓。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安排了2 個學期的實踐導向性的教學環節。2 個學期的實踐導向性的教學環節均是通過與生產企業密切合作實現的,這是德國應用技術大學與綜合性大學的最大不同之處,也是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的最大特色和亮點。第一個實踐導向性的教學環節安排在第5 學期進行,使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得以拓展職業方面的能力,增強對職業的感性認識,獲得一定的職業從業經歷。第二個實踐導向性的教學環節安排在第7 學期進行,要求學生到企業從事本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由企業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或經營管理者指導完成一定的工程設計任務,教授與企業指導員聯系密切共同協調指導學生完成此環節。學生的專業論文或畢業設計,一般是解決企業生產實踐中的真實課題,根據企業實際工作確定選題,在相應崗位上進行實驗探索,最后完成畢業設計和論文,這是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相當于完成一項科研項目或課題。專業論文完成后,要進行論文公開答辯,答辯通過才能得到學分。
(二)實踐教學的培養目標。他們的教學過程強調的是能力的培養,學生作為中心獲得能力,不僅要了解知識,而且要有能力,能力就是要會應用知識,學生畢業后馬上就能把知識運用到工作中去,而不是需要1到2年的磨合才能慢慢地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中。他們的這些理念和做法,正是我們國內高職教育所欠缺的,在今后我們進行教學改革中是值得借鑒的。
三、國內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
首先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大學第一學期學了一部分基礎課后,有必要在第2學期開設一些實踐課程,這實踐課程要類似企業生產環境,又與學生的生活環境貼近, 讓學生具有一定的簡單工作經歷,著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培養他們尋找問題并發現問題的能力,好讓他們帶著這些問題在以后的專業學習中進一步加深理解和學習,掌握好專業知識與技能。然后是職業能力的培養,在工廠電氣控制技術、可編程序控制器應用技術PLC、單片機應用技術、變頻調速應用技術等核心課程學習過程中,按照省級技能抽查考核題庫中繼電控制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模塊、繼電控制系統的分析與故障處理模塊、小型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制作模塊;plc控制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模塊、plc控制系統故障的分析與處理模塊、plc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制作模塊;電子線路的安裝與調試模塊;單片機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制作模塊、單片機控制系統的故障檢測與維護模塊在實訓室進行實踐教學。通過在“做中學,學中做” 培養學生在電氣控制應用技術方面形成獨立的工作能力。
結論:總之,實踐教學訓練是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提高全面素質與職業能力的十分重要的環節,專業的許多知識和技能必須在實踐的過程中才能掌握。借鑒德國應用技術大學及技術大學工程師培養模式中實踐教學體系的先進經驗。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加強實踐環節,增加實踐課時,加強學生的職業崗位技術實踐操作能力鍛煉和訓練,增加學生自己動手的機會,培養學生必要的專業技能和創新思維。在課程體系中將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職業崗位技術實踐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高職教育真正面向實際的職業崗位。以適應社會和企業發展對高職專業高等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出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趙居禮. 德國應用科技大學辦學特色及其對我國高職教育的啟示[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0,2
[2] 張有龍、趙愛榮.德國應用科技大學辦學特色分析及借鑒[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