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雷
摘? 要:本文對當前我國煤炭市場的發展狀況進行簡要分析,以陜煤澄合王村煤礦為例針對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及提出科學、有序發展展開研究,為煤炭行業應對嚴峻形勢提供了思路和開拓了視野。
關鍵詞:煤炭;市場形勢;應對;發展
從建礦至今26年來,一代代王村人艱難求索、勵精圖治、科學定位、敢于超越,走出了一條具有王村特色的煤企之路,那就是創行業品牌.為了適應未來市場,走可持續發展戰略,澄合礦業公司提出了建立發電廠、洗煤廠、煤矸石綜合利用、煤層氣化的“四大”發展戰略。分析形勢、研判市場,結合礦井發展趨勢及實際情況,我們對自身當前發展做出了科學決策,基本定位是:應對形勢、夯實基礎、內部運轉、合理規避風險,不斷與市場接軌,助推企業轉型發展。
一、我國煤炭市場發展現狀
隨之我國的煤炭資源日漸枯竭,環境污染日漸嚴重。十八大召開后,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初級階段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整治環境污染,自然資源開發等生態問題。煤炭作為我國重要的自然資源,成為整改的首要目標。近期,我國煤炭行業發展不容樂觀,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全國各大煤礦經濟效益出現下滑,甚至一些企業出現虧損現象,煤炭業面臨著新的市場形勢。
國家對行業政策的實施一定程度上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制約作用,為了響應國家政策,我國一些煤炭行業有需求地開始引進外輸設備,使用天然氣非石化能源替代煤炭資源,加上國家對煤炭提倡進口,限制出口。國外進口煤大量涌進及國家能源結構的調整我國煤炭出現供大于求的局勢。
我國煤炭出現過剩現象,煤炭價格持續下跌。隨著我國煤炭先進開采技術的發展,在不遵循市場變化規律的情況下過度的開采,就會出現煤炭的大量堆積,無法變現。煤炭過剩供大于求的事實會使得煤炭的價格持續下跌,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使得一些企業出現虧損現象,甚至使得一些企業逐漸衰亡。
二、當前局勢下我礦的發展規劃
為了應對市場的風云變幻。我們應注重兩點內容 做到第一,提高我礦的生產技術水平,精簡高效,降低成本。第二,當下煤炭行業形勢下應準確把握好國家的相關政策形勢,著眼企業未來發展。
(一)材料管控? 降低成本。(1)對指標進行量化。成立經營考核領導小組,每月堅持召開經營分析例會,每季度召開經營工作總結會。會上通報上月各區隊費用指標控制情況及存在問題。并將具體情況反映區隊和職能科室。經營小組再實地調研、檢查和考核,根據區隊實際情況下達次月費用控制指標。(2)加強材料計劃和采購管理。礦修訂原來材料內部單價為現市場價,每月職能科室根據區隊計劃任務和材料消耗定額下發材料計劃消耗數量,經供應核定金額后下發。在條件成熟的時候與供應處聯合開展代儲代銷材料供應機制,確保材料物美價廉、供應到位。(3)業務員及保管員包隊制。礦堅持讓供應科業務員及保管員聯合包隊制度,指導區隊開展自主經營,并與區隊材料節超同獎同罰。(4)堅持修舊利廢及回收復用。礦制定了修舊利廢配件目錄,并提高獎勵兌現比例,按照物資價值,采取階梯式獎勵10%、15%、20%。每月下達指標進行考核和通報,提高材料使用效率。礦還對無法修復的開關積極與供貨方聯系,由供貨方實施修復,提高了設備配件的使用效率。加強材料回收復用,對需回收的支護材料、機電類、運輸類按照每月生產任務下達指標進行考核。對各區隊設備配件及工器具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5)做好巷道設計和采區優化。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推行工作面順槽余1/3時采用錨網支護;雙支護加大棚距(從原來的800mm變為1m)等新支護方式。系統的優化設計,既降低了勞動功效,也讓材料的投入明顯降低。
(二)平衡產銷? 以銷定產。(1)合理規劃產量和進尺。隨著煤炭價格的不斷下降和銷售的不暢,多半煤企可以說是入不敷出,出的煤越多、虧損的可能就越多。從煤場存煤情況來看,一定情況下必須限制產量。在滿足礦井生產接續的情況下,對進尺也應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調整。盡可能降低無效進尺及無效回采,降低庫存,實現產銷平衡。(2)從經營效果安排生產任務。礦從經營管理方面對生產任務進行了分析研究,要求確定出具體生產任務指標。完成該指標的前提下,要求經營成本最低,礦井能實現盈利目標,并能保證職工的正常工資。正所謂颶風過崗,萬物蟄伏,經營政策的內斂與緊收也正是這個道理,在寒冬中不能逞強去頂風冒雪,而應學會規避。
(三)提高煤質? 提升質量。(1)加強煤質管理。我礦地質條件負責,原煤煤質不理想,針對此情況,礦重新制訂了煤質管理辦法,堅持源頭治理、過程控制、明確責任,要求采煤隊沿底回采、掘進隊按煤層底板掘進。細化了職能科室和各區隊的煤質管理責任,切實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加大獎罰力度,保證煤質在掘進、回采、運輸、提升過程中不降低。(2)合理組織調采、配采。礦根據三個采煤面實際情況,合理組織調采、配采工作。具體做法是:調整三個工作面的出煤時間進行配煤,將煤質較好的13529、14501工作面每班增加產量,對因構造影響的14503工作面降低產量,然后再通過四采階段煤倉和集中倉、14503面和14501面進行一次配煤,最后在主井倉同13529面原煤進行二次配煤。合理的調采、配采,進行優勢互補,確保煤質達到一定標準。(3)改善銷售服務。銷售工作是礦經營管理的重要一環,雖然我們沒有掌握銷售的主動權,但我們依然要積極主動的開拓市場,發動一切可以利用的人脈資源,為企業建立固定的客戶合作關系。煤炭企業的競爭,突出的問題就是煤炭市場的競爭。這就給我們煤礦銷售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們要放下過去的高姿態、清醒的認識到市場的轉變,要以誠信、熱忱的態度嬴得客戶的信賴,主動出擊,擴大市場份額。
三、注重環境保護,發展綠色礦區
綠色礦山建設轉型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包含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礦地和諧等豐富內涵,是礦業開發領域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和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調結構、轉方式要求的重要抓手。
(一)突出源頭治理。我礦以生產環保化理念為引領,突出對煤塵、廢氣、噪音的源頭治理和全過程控制,除了嚴格落實各項綜合防塵措施外,掘進面全部安裝風流凈化水幕、綜采面采用移架自動噴霧,各產塵點、降塵點全部使用智能化噴霧,煤場安設旋轉高壓噴霧和擋風墻。大功率的設備全部安裝消音器,采用新技術增強鍋爐的除塵、脫硫功能,全方位、多層次的進行環境治理。
(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加大數字化、信息化的推進力度,為綠色礦山建設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和管理保障。數字化礦井建設實現了對井下粉塵、瓦斯、頂板、溫度、風流等環境指標的即時檢測、監控。礦一直與陜煤科院合作,對每一個采區在開采前都利用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三維地震技術進行精探,以做到科學規劃、精細開采。
(三)污水處理復用。礦現有兩套獨立的污水處理系統,礦井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礦井水系統去年12月擴能改造后,現處理能力為120m3/h,污水來源主要是井下生產產生的廢水,目前礦井廢水產生量約3000m3/d,該系統日處理水量為800-1000m3/d,處理后的清水主要供給井下生產復用,井下生產用水量600-800m3/d。生活污水處理設計能力840m3/d,處理后的清水主要用于地面澆花、灑水滅塵、路面沖洗和生態園灌溉等。
結束語: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在能源生產消費占據主導地位。傳統的煤炭開采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對我國的環境和生態資源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通過對陜煤澄合王村煤礦的發展規劃研究,針對目前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和價格持續下跌的形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遵循國家環境保護政策的情況下提高我礦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合理規劃發展企業。
參考文獻:
[1] 于雄飛.我國煤炭企業發展方式轉型研究[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4,02:175-178.
[2] 張輝.低碳經濟視域下的煤礦企業發展路徑探討[J].企業導報,2014,0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