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偉 魯波
摘? 要:本文著重分析了新時期下高校共青團在促進青年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優勢,探討了高校共青團在青年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中如何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研究通過切實可行的途徑來全面提高青年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關鍵詞:高校共青團;青年學生;就業創業
基金項目:2014年度校共青團工作研究課題:“發揮高校共青團優勢促進青年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研究-以江蘇理工學院為例”,項目編號(KYX13010)。
一、發揮高校共青團優勢促進青年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重要意義
1.服務青年學生是高校共青團的工作使命,促進青年學生就業創業是高校共青團重要職責。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青年學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就業創業形勢。高校共青團的工作主要包括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和維護青年權益這四項基本職責和義務,這便要求共青團必須更好地將青年學生吸引和凝聚到團組織中,使青年學生對共青團有更高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能夠積極地履行職責和行使義務。因此高校共青團應轉變舊有工作觀念,積極推動青年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開展,不斷提高青年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這是高校共青團在新時代、新時期下的責任和義務。
2.促進青年學生就業創業是高校共青團在新形勢下實現自身發展的切實需要。高校青年學生就業創業問題是黨政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這也是一項綜合性、復雜性的工作,而高校共青團正能夠在這個問題上突破自身發展有所作為。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必須轉變工作思路,充分認識到青年學生的就業創業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積極占領共青團工作的新領域,把促進高校青年學生的就業創業工作融入到青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當中,納入到團組織的日常工作當中。高校共青團要著眼于青年學生就業創業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與有關部門協同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和措施,推動高校青年學生的就業創業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高校共青團促進青年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開展的獨特優勢
1.高校共青團組織體系完善,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優勢。高校共青團組織結構嚴密,組織體系非常完善,覆蓋范圍廣泛,這保證了共青團的組織管理優勢。高校共青團從校團委到各學院團委,再到各班級團支部和各學生社團,這是一套立體化的組織管理體系,這確保高校共青團能夠緊密接觸廣大青年學生,最深入地了解青年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思想情況,能夠更高效地指導各級學生會、社團等各類學生組織的工作,從而能更加針對性地開展青年學生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另一方面,高校共青團還與社會其他共青團組織有著緊密的聯系,與各級政府、各類企業的團委都有著深入的合作,這可為青年學生提供就業和創業的相關信息和工作職位,有利于提高青年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有利于促進青年學生的充分就業。
2.高校共青團具有專業的思想政治指導教師隊伍,與青年學生聯系緊密。高校共青團擁有優秀的思想政治指導教師隊伍,這些指導教師對待青年學生工作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能夠更為順利地開展工作。高校共青團是青年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實施者,共青團的性質決定了它更利于引導青年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而服務青年學生就業創業的首要條件便是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擇業觀創業觀。高校共青團是學校先進青年學生的群眾性組織,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目的便是更好地吸引和團結青年學生,為青年學生提供服務。
3.高校共青團活動陣地廣泛,具有活動資源優勢。高校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可借助活動對青年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對于陶冶青年學生情操、構建青年學生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青年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培養青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提高青年學生的綜合素質,可見校園文化活動在教人育人方面的巨大作用。高校共青團利用校園文化活動的資源優勢和活動平臺,將就業創業教育納入到高校校園文化活動體系之中,讓青年學生接觸就業創業這方面的知識和理論。
三、高校共青團推動青年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開展的有效途徑
1.發揮思想教育優勢,引導青年學生思想。目前,青年學生的就業創業形勢不容樂觀,而青年學生的非理性就業觀念導致這一問題更加嚴峻。大多數青年畢業學生將就業崗位定位于政府部門和大型企業的熱門崗位,將就業地點局限在大中型城市,青年學生的就業期望與當前的社會現實需要及其不對等。因此,指引青年學生樹立理性的就業創業觀念,是高校共青團服務青年學生就業創業的優先任務。對青年學生進行正確的就業創業觀念引領是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體現,引導青年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引領青年學生將自身需求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理性的就業創業思想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要有公平競爭、艱苦奮斗的理念和精神。二是要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選擇職業,主動到基層去選擇工作,在基層創造出不平凡的成就。
2.提高共青團自身指導能力,打造專業的指導教師隊伍。高校共青團是開展青年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主要組織,因此高校共青團要組建具有專業能力的就業創業指導教師隊伍。一方面高校共青團的團干部要定期參加培訓,掌握職業生涯規范、創業就業實踐等課程的專業知識,便于為青年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另一方面,高校共青團的團干部要深入了解國家就業創業方面的相關政策法規,分析當前社會的就業創業形勢,為青年學生的就業創業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其次,高校共青團的團干部要加強對就業形勢相關理論與現狀的科研,使青年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符合長運規劃。
3.建設就業創業實踐平臺,增強青年學生就業創業能力。高校進行就業創業培訓最可行的途徑是廣泛開展各類就業創業實踐創新活動,這是培養青年學生就業能力、創業意識的最優途徑,因此高校共青團要積極為青年學生提供就業創業實踐平臺,鼓勵青年學生參與就業創業實踐培訓。高校共青團要整合校內外資源,增強與校內外各職能部門的合作,高校共青團可定期組織青年學生到企業參觀,開闊青年學生視野。可積極構建青年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平臺,為青年學生提供就業創業的實踐場地。一方面可以使青年學生有機會深入接觸就業、創業的本質,另一方面可將就業創業教學轉化為就業創業實踐并檢驗其效果。解決青年學生的就業創業難問題的根本途徑是提高青年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青年學生在人才市場中的競爭力,因此高校共青團要以提升青年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目的,大力開展青年學生愿意參與的素質拓展活動。
4.發揮共青團組織優勢,展現組織協調職責。高校共青團組織完善,共青團應該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履行組織協調職責,推動青年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開展。對于高校內部環境,一方面從學校團委到院系團委,再到班級團支部,層層推進,立體化體系;另一方面班級團支部、學生社組織等相互交叉,聯系緊密。由此可見,共青團組織對高校青年學生的全范圍覆蓋能確相關工作到達所有青年學生。對于高校外部環境而言,各類領域、各單位都存在著共青團組織,各團組織之間聯系緊密。高校共青團應加強與其他單位團組織之間的溝通,在建設青年學生就業創業平臺等方面深化合作,最大限度地發揮團組織的力量為青年學生提供幫助。另外,高校共青團可協調動員其他社會力量,如聯合青年聯合會、青年企業家協會等組織,積極為青年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便利。
參考文獻:
[1] 姚軍.高校共青團組織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7(12):44-46
[2] 程煦.試論高校共青團與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關系[J].人力資源管理,2014(0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