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競躍
雖然,魏文帝曹丕說過“蓋文章者,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這樣讓我們這些讀書為文之人倍感自豪的話;雖然,他還寫過“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這樣情文并茂、才氣盎然的千古佳句;雖然,他基本上是曹操眾多兒子當中最合格的繼承者,而且最終建立了曹魏政權,但是,我還是要很不客氣地說:“我非常討厭這個人,他是一個心胸非常狹窄的人。”
曹丕心胸狹窄,首先表現在不能容部下之過。于禁曾是曹操帳下五子良將之一。他身經百戰,為曹魏政權的肇基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關云長放水淹七軍”之后,于禁戰敗,投降了關羽。接著,“呂子明白衣渡江”,關羽被東吳殺害,于禁又落入了東吳之手。等到吳蜀交惡,孫權向曹丕稱臣,于禁才被送還魏國。
須發皓白的于禁見到曹丕,那真是愧悔交加,痛哭流涕。曹丕呢?表面上安慰他說,“樊城之敗,水災暴至,非戰之咎,其復禁等官”,但是,內心卻極其厭惡他。在拜于禁為安遠將軍后,曹丕命他出使東吳,臨行前,特意讓他去拜謁曹操之墓。
陵墓內,曹丕早已命人在墻壁上畫了一幅“關羽戰勝”、“龐德憤怒”、“于禁投降”的連環畫。當于禁看到這栩栩如生的畫面時,羞愧難當,心如刀絞,很快便發病死了。
千古艱難惟一死。于禁縱然失節,畢竟曾為曹魏政權立下了赫赫戰功,曹丕如此對待他,真是有失帝王風范。無怪乎連司馬光老先生也看不下去了,用責備的語氣說道:“文帝廢之可也,殺之可也,乃畫陵屋以辱之,斯為不君矣!”
曹丕心胸狹窄的另一個表現是記仇懷恨,睚眥必報。曹操有個族兄弟叫曹洪,家資殷富。據《魏略》記載,曹操當年曾經搞了一個家財評定,以作為收稅的標準。曹操的老家譙縣縣令將曹洪家的財產和曹操家的財產評定為一樣多,曹操知道后,說道:“我家哪有曹洪家富!”可是,曹洪卻是一個守財奴,天生慳吝。有一次,身為太子的曹丕向他借100匹絹,曹洪舍不得,拒絕了。真是一毛不拔!曹丕就將這件事深深地記在了心中。等到他成為魏文帝之后,一直想報復曹洪。有一次,曹洪的門客犯了法,曹丕逮著這個機會,非要殺掉曹洪,大臣們怎么勸諫都沒用。連曹丕的老媽卞太后都親自出面替曹洪求情了:“臭小子!想當年,沒有曹洪,哪有你爹?沒有你爹,哪有你?”可曹丕志如磐石,不可扭轉。卞老媽沒辦法了,只好叫來郭女王,嚇唬她說:“如果曹洪今天死了,明天我就叫丕兒廢了你!”郭女王趕緊給曹丕吹送枕頭風,曹洪才保住了一條命。可是,他的家產卻被曹丕以國家的名義沒收了。
曹洪是個守財奴,要他的錢,比要他的命還難受。最后,他又苦苦哀求卞太后,曹丕才將家產還給了他。曹丕就因為當年一次借絹未遂,便如此打擊報復自己的族叔叔,真是小肚雞腸!
曹丕心胸狹窄的最后一個表現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弟弟。曹丕有個弟弟,叫曹彰,勇冠三軍,曹操當年非常喜歡他,稱他為“黃須兒”。作為一個文人,曹丕非常忌憚曹彰。曹操病死洛陽之時,曹彰領著大軍率先趕到,向賈逵索要先王印章,被賈逵嚴詞拒絕了。身在鄴城的曹丕聞聽這件事,心里非常不爽。登上帝位后,曹丕將所有的弟弟都趕回了封國,不允許他們在京城逗留。
有一次,曹彰回京城探望母親,曹丕也去了。哥倆兒就在一塊兒下棋,一邊下棋,一邊吃棗子。曹丕吃了沒事,可曹彰吃了以后就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了。等到卞老媽趕來營救時,又到處找不到水——因為所有的水都被曹丕撤掉了。曹丕就這樣殺死了自己的親弟弟曹彰。
曹丕還有一個更著名的、被謝靈運稱贊為“獨占天下八斗才”的弟弟叫曹植,因為才思敏捷,曹植當年一度壓倒曹丕,成為曹操屬意的接班人。可惜,最終,他沒有搞過精通權詐之術的曹丕。曹丕接班后,對曹植是恨之入骨,據說,曹植還和他的美女老婆甄妃有一腿,“宓妃留枕魏王才”,曹丕就更加不能容他了,限他七步成詩,說七步之內不能成詩就是徒有虛名、欺騙先王,就要殺了他。曹植悲憤交加,七步之內寫下了著名的“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殺之未遂,就對他一貶再貶,終至曹植郁郁而終(連甄妃也被曹丕冷置了)。
孔子曰:“仁者壽。”像曹丕這樣一個心胸狹窄、刻薄寡恩、喜歡打擊報復的人,當然算不上一個仁者,他也就不可能長壽。果然,他沒有活過40歲就死了,在位時間也就六年多。
曹丕死后,他的老媽卞太后指著他的尸體罵道:“就是野狗、老鼠也惡心你呀!都不會吃你的尸體。你死了,真是太應該了!”等曹丕下葬的時候,卞太后拒不送葬。
(摘自《文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