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歡
摘要:隨著近年來陶瓷業的蓬勃發展,陶瓷業的出口量在逐年增加。鈞瓷作為禹州市主要出口產品,在禹州市的對外貿易出口額份額中所占的比例不斷增大。雖然近幾年鈞瓷得到了發展,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生產企業規模小、鈞瓷專業人才相對匱乏、缺乏市場創新能力等。
關鍵詞:禹州;鈞瓷;出口
中圖分類號:F752.6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1-0193-02
禹州鈞瓷始創于唐代,興盛于北宋,是我國五大名瓷之一。近年來,隨著陶瓷業的發展,鈞瓷的的出口量不斷增加,國際市場對日用陶瓷產品需求的不斷提高。鈞瓷出口量的不斷增加,推動了禹州市經濟的發展。為了進一步發展禹州鈞瓷的出口貿易,必須正確認識鈞瓷出口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從而做出準確分析以及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河南省禹州鈞瓷發展現狀
近幾年,禹州市在鈞瓷生產方面加大建設力度,禹州鈞瓷產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品位、適量發展鈞瓷,打造龍頭企業
加強對鈞瓷的保護,搞好傳統鈞瓷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實施品牌戰略和精品戰略,積極推行“禹州鈞瓷”原產地證明商標和鈞瓷地理標志認證。加強鈞瓷市場監管,提高鈞瓷行業準入要求。2010年實現培育5—10個產值4 0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年產值4.13億元,利稅達1.65億元。
(二)產業鏈條逐步完善
鈞瓷產業內部自然分工協作關系基本形成,原材料供應、運輸銷售、瓷泥加工、彩印包裝、鈞陶瓷市場、技術開發等產業配套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禹州市鈞瓷生產區現已基本使用天然氣,有效地的改變了鈞陶瓷燒制中的能源結構,提高了鈞瓷產品的燒制質量。
(三)出口額不斷上升,出口品類增長
截至目前,禹州市有十余家鈞瓷骨干生產企業,年產鈞瓷200多萬件,產值達5億元。鈞瓷的快速發展帶動了鈞瓷產業的發展,禹州市鈞瓷企業達到560家,年出口陶瓷3.4億件,創匯5 000多萬美元,年產值突破50億元。禹州市不僅已成為中部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鈞瓷生產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炻瓷出口基地,而且是全國重要的陶瓷產區之一,還是全國最大的日用瓷集散地之一。隨著陶瓷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禹州鈞瓷的出口陶瓷品類日趨多樣化、新穎化,由傳統的日用瓷發展為建筑瓷、仿古瓷、藝術瓷等多種類型,且檔次不斷提升。
(四)改變產品定位,政府助力出口轉內銷
為了更好地開拓市場、提升鈞瓷的吸引力,企業投入大量資金,組成專門的設計隊伍對瓷器外形進行設計。在發展中,不僅僅把鈞瓷定位于高端產品,還通過走平民化道路幫助開拓市場。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國外購買力降低,鈞瓷逐步由出口轉為內銷。2011年下半年以來,鈞瓷企業不斷縮減海外市場訂單,把精力主要放在國內市場。面對出口陶瓷企業逐步減少對海外市場的依存度,在加強開拓國內市場的過程中,政府啟動了系列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在對外宣傳中,使用本地特有產品對外聯絡,助力企業打開國內市場,提高產品的知名度。
二、河南省禹州鈞瓷出口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河南省禹州鈞瓷在出口上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產企業多、規模小,生產工藝和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產品檔次低
目前,禹州市具有出口質量許可的出口陶瓷生產企業有24家,都是民營企業,企業管理以家族式管理為主。有些民營企業法人代表(個體工商戶老板)的素質低,思想觀念陳舊和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現代企業管理意識和發展眼光,內部管理水平不高。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向專業化、產業化、規模化方向邁進之時,家族式管理與現代企業的要求已不相適應,嚴重束縛了個體私營經濟邁向現代化管理的步伐,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家族式管理的多數企業,由于由于受質量管理水平,生產現場條件,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的制約,生產的產品質量檔次較低。統計表明,雖然該市出口數量占全省的57%,但銷售價格低,出口產品單價僅為每件0.2美元。
(二)出口企業多,出口渠道較混亂,產品價格無序競爭
目前,禹州瓷區存在著不少未獲得出口質量許可證的企業,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外觀質量要求低、外銷價格低,主要通過非正常渠道出口,影響了禹州瓷器在國際市場的聲譽。另外,出口企業之間的品種比較接近,有時企業為了接到訂單競相降價,對質量較好的企業形成了沖擊,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出口陶瓷市場的正常發展。
(三)企業創新能力弱,低水平相互模仿,缺乏市場創新能力
禹州鈞瓷產業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出現了滯后性,在眾多鈞瓷企業中,絕大部分的企業依然一直沿用以前的生產觀念與技術,生產的產品過于單一。這些企業缺乏對于創新的認識與重視,而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它是避免企業在日益競爭中被淘汰的唯一方法。禹州鈞瓷企業過于重視產量而忽視了產品設計,使產品的更新換代受到嚴重阻礙,不能根據時代的變化推出占據市場的新產品,最后只能導致產品的貶值及價格的下降。另一方面,鈞瓷企業的管理層思想相對比較狹隘,不能認清創新生產的巨大作用,在實現企業溫飽后就普遍產生“小富即安”的思想觀念,以至于企業都只停留在對于產品的重復性生產或仿制其他產品上,市場創新能力低下,不能及時推陳出新。
(四)禹州鈞瓷營銷水平低,品牌經營不善
禹州鈞瓷產業盡管數量眾多,卻缺少較強的現代陶瓷巨頭產業。即使規模較大,但是相對全方位的綜合實力而言,與國外的大企業相比之下有不小差距。世界上實力雄厚的陶瓷大企業卻憑借著其優良設計的知名品牌來進駐中國國內市場和占領國際市場,像有陶瓷出口強國之稱的西班牙和意大利都在近幾年保持著較高的陶瓷出口水平,它們都是利用良好產品質量在國際市場上塑造自己的知名品牌,獲得國際上廣大消費群的認可。相較而言,我國的陶瓷企業,如禹州鈞瓷進出口企業,比較缺乏憑借其優良的技術和優秀的產品質量去創造自己的知名品牌的意識,盡管有些鈞瓷企業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并開始采取解決方案,但這些企業對品牌的重視程度和采取的方法力度都不夠。除了些許有一定知名度品牌外,基本沒有得到國際市場認可的國際知名品牌企業。
因為禹州鈞瓷企業一味看重產品的生產而忽視品牌的打造,缺乏對于品牌運作的認識,所以導致其品牌的影響力不夠、產品的知名度不高、在市場競爭中缺乏競爭力,幾乎不能與國際陶瓷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相抗衡。
三、促進禹州鈞瓷出口的對策建議
由于以上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河南禹州鈞瓷的發展,從而對其出口的增加和發展都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為了禹州鈞瓷的發展以及經濟的發展,現提出以下對策。
(一)加強鈞瓷企業的管理,提高檔次與規模
大力調整禹州鈞瓷企業的和管理制度,實施體制創新并建立和完善經營機制,實現禹州鈞瓷企業的健康機制的轉變。鈞瓷企業應調整企業的生產結構向生產分工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化的方向發展。努力協調中小企業生產分工協作來實現生產資源的合理配置是市場發展的一種選擇和競爭結果。由于市場需求的增加給鈞瓷企業提升產品和企業的本身檔次帶來機遇,提高產品的檔次恰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企業自身檔次提升也被消費者所接受,從而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鈞瓷企業在產品結構的調整上要堅定不移地發展科技含量高、產品質量好的新產品,不斷提高產品檔次和增加產品的附加值,重視產品的包裝,努力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最終實現企業的檔次和規模的提升。
endprint
(二)加強質量許可工作,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出口鈞瓷質量許可工作,推進出口鈞瓷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對未獲得出口質量許可證的企業,積極幫助其提高質量水平和產品質量,促使其早日獲得出口質量許可證。行業協會要發揮協調和規范行業經營行為的作用,規范鈞瓷出口企業的行為,使出口鈞瓷價格有序競爭,促使鈞瓷出口行業穩步、健康、有序、和諧的發展。
(三)提升鈞瓷產品品質及發展鈞瓷產業文化
禹州鈞瓷所具有的特色、優質鈞瓷產品構成了鈞瓷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的主要核心力量。在面對多重困難的困境下,鈞瓷企業必須大力提高產品的品質以及技術含量,大力實用創新理念來發展鈞瓷行業,采用科學的技術與傳統的工藝相結合,將中華民族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文化內涵融入產品中去,形成鈞瓷獨有的產品特色,實現國際市場的開拓和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科學的發展才能實現鈞瓷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要求不斷自主研發新的鈞瓷工藝科技項目,努力提升產品的質量,實現企業產品由中低檔次向高檔次的轉變。禹州鈞瓷擁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文化底蘊深厚。禹州有“鈞都”之美稱。鈞瓷企業和禹州市政府應對鈞瓷文化節的開辦加大宣傳力度,讓消費者對鈞瓷產品有所認識。濃厚的文化氛圍更加渲染了鈞瓷的精美和表達了鈞瓷本身制作工藝的細致,使鈞瓷步入世界,將禹州鈞瓷在未來的發展中贏得美好的發展前景。
(四)提高鈞瓷營銷水平,打造知名品牌
在鈞瓷產品的營銷領域應努力完善銷售機制,采用多渠道的銷售方針來提高鈞瓷的營銷水平。不同的產品消費需求需要企業采用不同的銷售方式來解決。在具有宗教信仰的消費地區,可以將消費渠道與宗教信仰相聯系來進行銷售,這樣會取得更好的產品銷售成績。禹州鈞瓷企業要重視人才的使用,使企業擁有無限的發展潛力。良好的營銷水平可以增加企業更多的市場空間,實現鈞瓷企業的不斷發展。打造知名品牌,需要企業加大對品牌的重視,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在產品的質量及包裝上來增加消費者的喜愛度,增加鈞瓷的市場競爭力。企業要樹立知名品牌,從而生產屬于自己品牌的產品,將企業自身的知名品牌打入國際市場中去,獲得國際市場的質量認可,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不僅使企業產品品牌聞名于世界,而且要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并使企業獲得巨大發展。
參考文獻:
[1]賀盛譽.創新是陶瓷企業發展的突破口[J].中國陶瓷工業,2003,(3).
[2]徐國殿.關于我市鈞瓷行業視察情況的報告[J].今日禹州,2007,(7).
[3]張金偉.關于鈞瓷行業健康發展的思考[J].河南陶玻,2006,(4).
[4]吳松木.鈞瓷產業發展的構想[J].鈞瓷研究,2007,(1).
[5]鄭永彪,肖尚閣.禹州市鈞陶瓷產業發展戰略研究[Z].2008,(15).
[責任編輯 王莉]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