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互補性研究
李響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教學方法改革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要環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既有各自的優勢,又有內在的統一。探索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途徑實現功能互補,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思想政治理論課 理論教學 實踐教學
201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意見》頒布以來,高職院校積極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既有各自的優勢,又有內在的統一,在發揮各自功能的基礎上,將二者結合起來實現功能互補,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學者們普遍認為,理論教學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依據一定的教學內容,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而創設的教學過程。其形式則經歷了從傳統到現代意義的變遷。傳統意義上的理論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堂中用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一張嘴和一本書,簡單地向學生傳播思想政治理論課書本知識、灌輸書本理論或所謂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現代意義上的理論教學則呈現出知識傳播,理論灌輸,方法傳授和能力培養,以及教學互動等全方位、多層次、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理論教學的功能主要表現在:
(一)有利于形成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
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大都按照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開設兩門思想政治理論課主干課程 “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它們既各有其特點,承擔著不同的任務,又是一個系統的整體。“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著重進行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養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作為兩門課程中的核心課程,則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成果角度,幫助大學生弄清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什么要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要性,從而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礎和前提是理論教學,必須讓學生理解、掌握并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
(二)有利于發揮理論知識的指導作用。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既具有政治性,又具有科學性。需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提高自身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密切關注和了解現實世界中的各種熱點問題及其對大學生的影響,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運用真理的力量、邏輯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引導大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認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當代價值,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共同理想和理論體系。
(三)有利于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
理論教學以課堂為主陣地,教師講解教材的科學體系,用理論講解、分析、論證的方法傳授知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借助深厚的學術魅力和獨特的人格魅力,在課堂上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結合大學生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大學生則在課堂上發揮教學主體作用,在參與中思考、論爭、質疑、交流,提高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師生情感在思想交流、智慧碰撞的過程中進一步融洽、升華。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以理論知識為依據,以強調創新性和實踐性的主體活動為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和主動思考為特征,通過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參加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各種實踐活動,對社會現實生活廣泛參與和體驗,使其主觀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體能力得到優化的過程和方法。實踐教學的功能主要表現在:
(一)有利于增強直觀感受。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觀點、原理和方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具體體現。理論知識屬精神信念層面的東西,精神信仰只有為大學生所接受,才能在社會生活中變成自覺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如何讓學生接受,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追求,關鍵在于學生對理論的認同。理論教學使學生了解、掌握知識,是對知識的一種感性認識,而更深層次的對理論的理解和運用,需要實踐教學的拓展。實踐教學中的影像觀摩、實地考察等方式,以真實形象的方式推進大學生加強理論的直觀感受,便于理解接受和認同。
(二)有利于培育創新意識。
高職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課程設置、教務管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教學環境的優化、教學經費的投入、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對于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實踐教學的開展要求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新情況、新問題之中,讓學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實踐教學要勇于探索、大膽設計、精心組織,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情景,幫助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激發興趣、接受知識、內化情感。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對實踐教學進行整體設計,完善實踐教學制度,建立實踐教學體系。大學生在積極的理性思考和思維創新過程中,實現對理論知識的運用和對實際問題的思考,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三)有利于實現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實踐教學是落實育人功能的重要環節,它可以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實踐教學、軍事訓練、社會實踐活動是實踐育人的主要形式”、“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及“各高校要把加強實踐教學方法改革作為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實踐教學對于不斷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大學生成才成長的必由之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成效必須依賴實踐教學的手段才得以充分體現。
理論聯系實際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的正確與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既需要理論講授又需要加強實踐教學。但是實踐教學應該擺在什么位置上加強,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究竟是什么樣的關系還存在一些誤區:一些人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的作用;一些人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對立起來。
探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必須正確處理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功能互補。理論教學能夠系統完整地對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并且具有長期性反復性的優勢,但是缺乏直觀感受,學生很難在課堂上感知現實的真實狀況,容易對理論的真實性產生懷疑,影響教學效果。實踐教學可以彌補這樣的缺陷,能夠增強大學生的直觀感受,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時效性,強化現實體驗。在二者關系的研究方面,理論教學以其系統和嚴謹的理論知識對實踐教學發揮著指導和引領的作用,實踐教學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突出學生的實際參與和親身體驗,是對理論教學的延伸、充實和深化。它們都是整個課程教學的組成部分和必要環節,是以不同的方式實現同一個教學目標。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實現高職院校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功能互補,需要把握以下方面。
(一)夯實基礎知識,優化理論教學。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意識形態鮮明,突出理論性和權威性,內容龐雜。如果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則必然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認真研究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必要整合和適當取舍,構建符合課程特色的理論教學體系。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涉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等學科。教師在通讀、精讀教材后,不難發現“概論”課的教學內容體系可以設計為兩條主線:一條以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為主線,另一條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主線。圍繞這兩條主線,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主,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和學生思想實際開展專題式教學,通過典型案例提出問題、分問題,著力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二)設計實踐教學,服務理論教學。
理論對實踐而言具有指導和引領作用。實踐指的是按照真理性認識而行動,實踐是理論活動的一種延伸。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身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實踐教學就是理論教學的必然延伸。
高職院校兩門課程有其內在的聯系,實踐教學必須根據不同課程的要求進行總體布局,各有側重,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相應的實踐教學體系。如“基礎”課側重于道德、法律認知轉化為道德、法律實踐,幫助大學生樹德、立志和做人。“概論”課則側重于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形成、發展的歷史背景,認識只有不斷的理論創新才能發展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具體的課程上,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實踐教學。如“概論”課,教授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尋訪偉人足跡、緬懷偉人功勛”的社會調查,引導大學生從多角度更真實、更深刻地理解毛澤東的中國心和大智慧,全面辯證地評價毛澤東。又如,講授第七章“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時,既可以邀請改革開放的知名人物、成功人士作報告,又可以組織學生外出參觀考察,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的深刻變化,明確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
(三)提高理論修養,規范實踐教學。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理論修養和實踐教學水平,是搞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鍵。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對教師的理論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掌握體現在各個方面,要求教師結合時代特征和高職院校學生專業實際,把理論知識融入學生的專業知識,加強教學針對性,提高教學水平。實踐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也向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實踐教學的環節設計、組織開展都要求教師具備相應的能力。如課堂實踐:課堂辯論、討論、情景劇等;課外實踐:考察參觀、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等。教師必須事先做好實踐教學方案、對活動目的、過程、效果等有所預見,對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預案,保證實踐教學的成功實施。活動結束后,教師對實踐教學資料進行歸檔、整理,總結經驗,為開展下一次實踐活動做好準備,提高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另外,在課程的考核評價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當改革單一的理論知識考查模式,將實踐教學吸納其中,并且占據一定的分值,考查大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活動的實際狀況、大學生在實踐活動的參與程度、參與效果,及時評價大學生在實踐活動出現的表現,改進實踐教學,實現知與行的統一。
總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殊性要求教師既要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又要有較高的綜合素養,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優化整合,促使兩個教學環節相得益彰,互相促進。在此基礎上,切實重視實踐教學環節,保證開展實踐教學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建立起與理論教學內容相一致的實踐教學體系。同時,構建實踐教學的長效機制,采用符合高職大學生實際、寓教于樂、于思、于行的實踐教學模式,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打造成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精品課程。
[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
[2]王南湜.理論與實踐關系問題的再思考.浙江學刊,2005,6.
[3]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92.
[4]黃兆林,韓豫.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效能的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中發[2004]16號.
[6]教育部等.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Z].教思政[2012]1號.
本文系2012年度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課題“思想政治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互補性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2JY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