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3大著名本土化的洋食中,除了可樂餅和炸豬排,最讓人引以為豪的日式咖喱,起源于一個叫“橫須賀”的小港口。1853年,美國人佩里率領艦隊駛入橫須賀港,歷史上稱“黑船來日”。那一群迫切想改變舊日本的年輕人,仿佛看到外星生物,被這艘龐大的黑船震撼。當時在江戶修行的坂本龍馬也因此放棄劍道,意氣風發地開始學習航海知識,這是他所認定的振興日本之道,也正是在這里,埋下了明治維新的種子。
日本民族是很奇怪的,不僅只通過改革就完成了近代化,還把這位侵略者當恩人紀念。如今,在最初被打開國門的橫須賀,還能看到佩里公園和登陸紀念碑。日本海上自衛隊和美國海軍基地也設立于橫須賀,走在街上明顯能感到異國風情,身穿白色海軍學院制服的小哥們兒結伴而行,迎面常走來“黑珍珠”和日語流利的金發姑娘。我站在便利店前和兩位年輕媽媽聊天,一看,嬰兒車里居然都是混血寶寶。街邊開滿了情調十足的美式酒吧和餐廳,還有一家酒店的頂樓居然立著縮小版的自由女神像。
港灣里停著不少艦艇,間或有士兵開著快艇從浪花中駛過,還會歡樂地脫帽向岸邊的路人致禮。當年,長年在海上工作的日本軍人因只進食白米飯,導致營養不均而患腳氣病,軍醫參照英國海軍的做法,在咖喱味的蔬菜燉肉里加入小麥粉,使之變成糊狀后澆在米飯上吃,這便成了日式咖喱的源頭,只是并非來自印度,而是英國風。為避免長期航海失去時間概念,據說現在的海上自衛隊仍有每逢周五就吃咖喱飯的習慣。
我去的那間“Wood Island”海軍咖喱正位于美軍基地門口,再往前就籠罩著一種“閑雜人等不得入內”的凝重。小店開在一棟白底藍邊的洋式小屋里,由一對老夫妻經營,菜單只有一種——橫須賀海軍咖喱飯,套餐的話加上蔬菜沙拉和一小盒牛奶,飯后還可點咖啡,基本上還原了隊員的食譜,注重新鮮蔬菜和蛋白質的營養均衡。仔細一看,菜單上還不忘加一句“該菜譜從海軍自衛隊隊員處獲得,完全再現美味噢。”
對這種專心致志只做一樣東西的餐館,我總是心懷敬意。日復一日地循環,這種枯燥得需要多大的熱愛才能完成啊。咖喱飯盛在藍色幾何花紋的盤子里,切成大塊的胡蘿卜和土豆像要努力證明自己存在似的浮出表面,一股濃郁卻又不刺激的香味往鼻尖沖來。我往米飯上加福神漬,再用特制的咖喱飯專用勺攪拌。這種勺子往一側突出,另一側較平坦,方便刮盤底的濃稠咖喱汁。跟在別處吃到的日本咖喱不同,似乎沒那么甜,又仿佛只是純粹些,帶有更天然的香濃,牛肉、土豆和胡蘿卜最大程度地留住了食材的原味。盡管天熱胃口不佳,倒是三兩下就把一碗飯扒完了,用那把特制勺子,把汁刮得一滴不剩。
以前有人問我,為什么那么喜歡咖喱飯?我一直在尋找一個讓人無法反駁的答案,想想,可能就是那種“把盤子吃得干干凈凈的滿足感”。
菜單上寫著“12dollar”,意思是用美元亦可。來日本后第一次遇到能付別的貨幣的店家,果然是處處留著親美痕跡的橫須賀。恰好錢包里有,付了一張10美元加200日元,老奶奶用心算了許久,笑顏頓開,“這樣也對!”后邊專心做咖喱的老爺爺頭也不抬,冷冷地遞過來一張貼紙,寫著“歡迎使用美元”,我一愣,他咕噥了句不要拉倒之類的話,嚇得我趕緊拿過來,說了句“多謝款待”就跑,離美軍基地近的地方還真是氣勢逼人啊。
商店街人聲鼎沸。原來是附近居民自治會在舉辦義賣和展覽,小廣場上站著4位年近六十的大叔,身穿夏威夷風情的花襯衫,頭戴草帽,儼然一個貝斯鼓手吉他俱全的小樂隊,演奏著既瘋狂又熱情的音樂。電吉他的聲音尖厲響亮,如同晴空晌日的集結號,一邊賣章魚上的老奶奶們直接開始了即興舞蹈秀。“這就是橫須賀啊,連這里的人都不那么日本了啊。”心里感嘆著,卻開始對這太不日本的氣氛產生一絲懷戀。
TIPS:
1.“Wood Island”位于神奈川縣橫須賀市大滝町一丁目4番地,中午11點半開業,座位不多,可提前預約。除了期間特別限定,一般菜單只有一種“海軍咖喱飯”,用日元或美元支付均可。
2.面向橫須賀港的三笠公園不僅有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的銅像,還停泊著日俄戰爭中參戰的三笠軍艦,現在船艙和甲板都開放供參觀,費用為500日元/人。
3.從京急線的汐入站到美國海軍基地的商店街,被當地人稱為“DOBU板路”。街上開著頗有昔日風貌的軍用品商店、酒吧餐廳,充分融合入了美國風情。

海軍咖喱店 圖/葉舒婧
當地小餐館多由夫妻經營,常年提供一道菜式 圖/葉舒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