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
上周筆者提及市場將高位震蕩,果不其然, 時間和空間形成共振,在研判的時間窗口12月9日滬指突擊到3100點一帶,出現了大幅度暴跌。這個就是不做馬后炮,提前研判,勝兵先勝的原理體現。
在筆者看來,做人、做投資,要敢于正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客觀面對并反思,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上周筆者犯了一個低級錯誤,那就是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農村工作會議的時間先后秩序搞反了。這雖然不影響對熱點的把握,但也足以說明資訊來源渠道的重要性,盡量要去官方網站去確認很重要。
回顧一下, 11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5年投資具有前瞻性的指引作用。本次會議首次對中國經濟新常態進行全面系統闡述,從消費、投資、出口、產業組織方式、生產要素、市場競爭、資源環境、經濟風險以及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九個方面提出了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趨勢性變化。限于篇幅筆者不一一詳解。總體看,2015年的定調依然是穩中求進,宏觀上,依然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從11月經濟數據看, PPI同比下降2.7%,已連續33個月負增長,有效需求不足。筆者近期在福建泉州調研,聽聞當地不少企業經營困難,如有鞋老板直接發一箱鞋給員工當工資的,產能過剩嚴重。宏觀和微觀都說明當前我國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很重要。一個明確的結論就是:2015年的貨幣政策是市場上漲或下跌的一個重要變量。從目前外匯儲備增速下滑看,后期可關注是否降準,目前存款準備金率在20%的高位,向下的概率依然較大,中線利好銀行板塊。
習大大在今年的APEC會議上曾指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有“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三大特征。從這三大特征看, 筆者認為財政政策仍將發力,高鐵、特高壓、核電、水利建設等行業仍是關注重點。區域建設結合國企改革也是重點,特別關注: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三大新戰略帶來的投資機會,具體的如新疆和福建板塊也可重點關注。
而結構升級主要是第一、二、三產業的比例優化和質量提升。健康食品,綠色農業深入人心;相關的高端裝備、工業4.0為代表的七大新興產業仍是關注重點;而消費升級相關的信息消費、綠色消費、養老消費等值得重點關注。結構升級的關鍵在于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服務業的能力提高。而一切這就離不開創新驅動,三者都是相輔相成。
可以預期2015年藍籌機會不言而喻,但中小市值板塊仍應重點關注,創業板綜指目前70倍市盈率,且預期明年增速略下滑,因此機會是跌出來的,創業板綜指明年不排除再創新高到2000—2400點,而中小板2015年的凈利潤增速將上行,目前估值水平較創業板低很多,因此中小板短期可以重點關注。
本次會議還明確了“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對投資者而言,就是要認識新牛市,適應新牛市,引領新牛市,把握好新常態下的機構性機會。如要認識和確認加杠桿企業的盈利增長模式,把握券商、保險等行業的投資機會;如把握高鐵、工業4.0等板塊的確定性投資機會等。短期則可把握三農和高送轉,年報預增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