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面板產業迎轉型機遇
投資要點:
1、面板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2、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
近日,彩虹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接到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建設平板顯示玻璃技術實驗室。當前全球面板產業逐步向我國遷移,而產線轉移疊加產業升級,給予行業時間差上供給收縮的發展機會。此外,當下我國大力推行高世代面板生產線國產化,上下游產業的發展不可或缺,高世代線產業一體化成為這一戰略最為關鍵的要素。根據統計,明年年底預計我國大陸新建的高世代線將全面達產,新增產能將達到40.41%。
同時,伴隨著明年我國下游面板需求的大尺寸化,面板相關國產化配套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根據預測,2015年電視消費需求將增長4.31%,而大屏電視需求占比也將超過50%,電視屏幕尺寸增加到41.54英寸,大屏電視的旺盛需求將進一步帶動大尺寸面板的需求。
另外,今年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變革。近日工信部網站消息,國開金融、中國煙草等八家公司簽署發起人協議,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基金將采取股權投資等多種形式,重點投資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等產業,有望以1:9或更高的杠桿撬動萬億社會資本投入集成電路產業。
個股方面,重點關注:彩虹股份、東旭光電、深紡織A等。
傳媒:政策紅利成發展強心劑
投資要點:
1、網絡視聽產業的市場規模高速增長。
2、行業稅收優惠政策延續。
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產業報告披露的最新數據,2014年,網絡視聽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78.4億,比2013年的254.2億增長48.8%。網絡視頻作為網絡視聽業的核心業務幾乎占據半壁江山,市場規模同比增長44%,接近200億元。OTT(互聯網電視)2014年一度增長迅猛,但隨著下半年監管力度的加大,OTT業務一度受到影響,預計年度營收在15億元左右;IPTV在2014年的用戶規模預計到3400萬,與雙向互動電視滲透用戶規模基本持平,營收也旗鼓相當,約為20億元。
此外,傳媒產業近期政策不斷,近日湖南接棒上海發布文化傳媒類國企的改革方案,即將啟動整體布局的資產整合;預計湖南的改革方案出爐將進一步刺激各地國有文化傳媒資產融合轉型加速進程,2015年有望成為國有文化傳媒企業實現跨越發展的一年。同時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近日聯合發文,表示文化傳媒類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延續,為產業發展提供持續強心劑。
當前國有文化傳媒企業經營穩健而估值偏低,隨著年底到來估值切換,具備較為確定的相當的上行空間。重點推薦:電廣傳媒、中南傳媒;皖新傳媒;此外浙江擬全新打造的國資文化平臺萬好萬家,當前市值不大,具備相當的想象空間。
家電:白電龍頭表現搶眼
投資要點:
1、未來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集中。
2、智能家居概念落地節奏明顯加快。
近期,在強勢挑起價格戰背景下,行業龍頭內銷增速表現搶眼,而二線白電表現明顯弱于龍頭白電。隨著格力雙十一促銷、以舊換新等措施的持續推進,標志著行業龍頭洗牌措施或將常態化,預計未來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龍頭集中。
另外,2014年,海外的智能家居并購事件頻出,國內的智能新品陸續推出。尤其在年底,智能家居概念落地的節奏明顯加快。未來三年,智能家居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智能產業發展第一步是推廣智能硬件。跨界競爭將大量出現,競爭的核心是用戶數據。同時,智能控制器需求即將爆發,推動力包括智能替代、訂單持續向中國轉移、專業化分工。國內專業化廠商訂單總量將從2014年的1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371億元。
隨著存款保險制度推出、正回購利率降低等利好信息持續催化,市場資金面將繼續向好,業績增長確定、高分紅低估值藍籌品種將成為投資者優先選擇。年初至今家電板塊估值表現位列申萬一級板塊倒數第一,板塊尤其是龍頭估值仍有較大修復空間。
白電方面,建議配置一線龍頭青島海爾、格力電器、美的集團。黑電方面關注轉型變革,重點推薦TCL集團、海信電器。
核電:項目重啟漸行漸近
投資要點:
1、核電重啟腳步臨近。
2、中方參與英核電項目,“走出去”進展順利。
發改委在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沿海核電工作列入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包。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司長劉寶華在會上說,“重啟核電項目正在進行最后的研究準備。”
2014年和2015年為已開工核電項目投入商業運營以及新開工項目數量的第一高峰期,而內陸核電的放開將打開成長空間且迎來第二高峰。核電開工數量的明顯回暖將增強短周期設備公司近1-2年訂單的相對確定性增長。
重啟臨近,部分輔件生產商也將迎來訂單實質性回升重啟,帶動整個裝備行業受益。對于主輔機本體及其鑄鍛件、構件等長周期設備來說,大部分已獲路條待核準的機組已在之前完成招標。故下半年行業重啟對于企業短期新增訂單拉動不會太顯著,但可加快其已有訂單排產,促進收入確認。對于閥門、暖通等完成國產化的短周期輔件來說,重啟對應企業未來訂單將快速提升。
另外,近期歐盟委員會批準了英國欣克利角核電站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為260億美元,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和中廣核共同負責施工。走出去戰略進展順利,有望帶來整個板塊的估值提升。
建議關注丹甫股份、東方電氣、久立特材、中核科技、中國一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