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巨富

前三季度,全區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按照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落實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項政策措施,全力推進穩定增長、有效投資、兩化融合、創新發展、節能降耗等工作,努力遏制經濟下行趨勢,在市場環境嚴峻復雜的形勢下,全區工業保持了穩中有進的態勢。
一、工業經濟運行平穩
(一)工業經濟持續回升
前三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3個百分點,增速較1-8月份前移3位,居全國第14位。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增速與上月持平,高于周邊多數省區。
從盟市看,1-9月份全區12個盟市工業均呈增長態勢,其中10個盟市工業增速超過全區平均水平,呈兩位數增長。
從主要行業看, 1-9月份,電力、冶金、裝備制造、高新技術四行業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1.9、2.7、6.6和6.6個百分點,四行業對工業的貢獻率從上年度的31.8%提高到44.8%。煤炭、建材、化工等行業增速放緩,增速分別回落1.7、8.6和17.6個百分點,三行業對工業的貢獻率從上年度的43.2%下降到29.9%。
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全區重點監測的28種主要產品產量中有18種增長。其中,鐵合金增長38.7%,PVC增長38.2%,鋁材增長37.5%,電石增長16.2%,精甲醇增長11.5%,電解鋁增長7.6%,化肥增長8.5%。
(二)主要工業品價格持續下滑
9月份,全區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97.3,環比持平。我委監測的34種主要工業品價格中,環比上漲的8種,持平11種,下降15種。受價格下滑影響,1-8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769.6億元,同比下降8.9%。農畜產品加工、電力熱力、醫藥電子實現利潤分別增長11.9%、17.5%和33.7%。煤炭、化工、冶金、裝備制造工業利潤分別下降23.9%、19.4%、25.9%和12.1%。其中煤炭和冶金行業分別影響工業利潤下降10個和4個百分點。
(三)煤電油運各項指標穩定向好
煤炭。1-9月份,全區生產原煤同比下降0.9%,降幅較1-8月份收窄0.5個百分點;銷售原煤同比下降1.1%。工業用電。1-9月份,全區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0.7%,增速比全國高6.8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2位。9月份,工業用電量增長12.04%,增速繼續保持逐月向好態勢。成品油銷售。1-9月份,中石油、中石化銷售成品油同比下降5.4%,其中,銷售柴油下降10.9%。9月份,中石油、中石化銷售成品油同比增長4.5%,環比增長7.6%;其中銷售柴油同比增長5.1%,環比增長13.8%。成品油、柴油月銷售從4月份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鐵路貨物運輸。1-9月份,全區鐵路貨物發送量同比增長1.7%。其中,煤炭發運量同比增長2.9%。
(四)工業投資平穩增長
1-9月份,全區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4.2%,較上年同期回落7.1個百分點。冶金和化工投資增幅回落較大,分別增長9.9%和1.8%,比上年同期回落16.1和30.8個百分點。從行業看,能源、冶金建材、化工行業占全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70%。其中、能源行業占全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26.6%,冶金建材占24.7%,化工占18.5%。1-9月份,能源、農畜產品加工業和機械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速分別高出全區平均水平10.5、8.5和7.7個百分點。
二、當前工業經濟面臨的形勢和問題
當前,我區工業回升的基礎尚不穩固,面臨的困難主要是產能過剩、成本上升、資金短缺和價格回落、大項目尚處于前期推進階段。預計年內乃至明年國內鋼鐵、有色、化工等行業的激烈競爭的格局不會改變。而在產業轉型中必將實施的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對工業增速和固定資產投資將會有一定影響。
(一)經濟增速仍在低位運行
1-9月份,全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雖呈逐月回升態勢,但仍處于多年來同期最低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工業固定資產投產增速同比回落較多,較去年同期分別回落2.4個和9.9個百分點,且明顯低于年初預期目標。從主要行業看,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等行業需求疲軟、生產低迷,而新增長點尚待培育,新舊增長點難以銜接;從地區發展看,西部地區發展慢于東部地區。
(二)企業成本和資金壓力仍未緩解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月末應收賬款增幅持續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幅,今年8月末應收賬款同比增加143.2億元,增幅達8.9%,高出前8個月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幅0.3個百分點,資金占用增加,資金回籠拖欠問題加劇。在應收賬款快速增加的同時企業產成品庫存增長也在加快,8月末增幅達到12.7%,同比上升6.9個百分點,高出前8個月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4.1個百分點,加重了企業資金壓力。大部分企業仍然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壓力,能源、原材料產業及中小企業發展受到很多限制,通過信托等金融機構貸款,平均利率在10%-15%,進一步加劇了經營壓力。
(三)工業項目建設進度緩慢
近年來,各級政府切實轉變職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成效,市場活力得到加強。但企業普遍反映,目前仍有一些方面亟待改善和加強。項目審批權限下放到盟市或旗縣,但環保、土地、用水、用能等前置審批仍在自治區或國家,項目前期工作難度和周期難以得到有效改善。特別是對一些技術工藝和市場較成熟的項目,逐項反復進行審查和評估,加之中介評估機構普遍收費較高,既延長了項目前期工作周期,也增加了企業負擔。同時,受市場前景不明、企業盈利能力減弱等因素影響,各地招商引資進展不樂觀,項目引進困難,現有項目推進緩慢,發展后勁不足。今年開復工億元以上工業重點項目比去年減少178個,其中百億元以上項目比去年減少74個。
(四)主要行業利潤下降企業經營困難
1-9月份,全區工業品生產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4%,這已是30個月的負增長。我區監測的34個工業品價格同比下降的占88.2%,環比下降的占58.8%。其中,鋼材價格跌至歷史最低點1.58元/斤,與白菜土豆價格相近;平板玻璃 、焦炭、水泥、電石價格同比下降超15%以上,分別下降25.6%、25%、16.7%和15.5%,煤炭和PVC同比下降11.7%和11.6%。冶金、煤炭、化工、裝備制造工業利潤分別下降25.9%、23.9%、19.4%和12.1%。受此影響,企業虧損面逐月擴大,虧損額增幅逐月增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25.7%,較去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虧損額增長達到26.0%,較去年同期提高了3.4個百分點,其中冶金、煤炭、化工企業虧損面分別35.2%、34.0%和32.2%。
綜上所述,從我區來看,工業經濟雖然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但企穩回升基本面相對鞏固。近期國家對煤炭產量進行調控、恢復對進口煤炭征收關稅、加大對違法違規、超能力開采和不安全生產煤礦的查處力度,國內煤價有所上漲,有利于我區煤炭工業的企穩回升,并拉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從運行趨勢看,四季度我區工業仍將保持穩定增長的運行態勢,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達到10%以上。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繼續落實各項穩增長政策
圍繞完成全年工作目標任務,繼續抓好自治區已出臺的各項支持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的落實,研究靠市場調節促進工業平穩運行的具體措施。深化電價市場化改革,加大電力多邊交易、東部大用戶直供力度,力爭年內多邊交易電量達到350億千瓦時,蒙東地區大用戶直供完成交易電量35億千瓦時。認真落實國家《遏制煤礦超能力生產規范企業生產行為的通知》,嚴格實施限產保價相關政策措施,加大違規和超能力生產煤礦的治理力度,鞏固完善東部地區煤炭銷售協商機制,推動建立自治區西部煤炭電子商務交易中心,鼓勵煤炭交易進園區、上平臺,促進產運需有效銜接;力爭實現一大卡熱值0.1元的煤炭銷售價格目標。保障電煤供應,合理安排機組運行方式,確保冬季供熱安全穩定。
(二)確保投資穩定增長
落實自治區重大項目建設責任制和定期會商機制,對國家和自治區審核備案項目要進行分類指導,逐個落實開工支撐條件,推動項目開工建設,對因未批復初步設計、土地、環評等影響開工的,要協調項目單位加快落實建設條件,限期開工建設;對已審核備案兩年仍未開工建設的,要嚴格審核備案項目退出機制,要求項目單位限期退回已經取得的用水、用地、污染物排放等指標,為新上項目騰出空間。加快與北京、江蘇共建工業園區,積極承接電解鋁項目轉移,突出抓好中國鋁業和東方希望合作建設100萬噸電解鋁及鋁后加工等項目落地。積極爭取國家解決產能置換中出現的問題,推進產能置換政策落實。
(三)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利用市場倒逼機制,控制煤炭產量,化解煤炭產能過剩,推動煤炭企業之間重組,新上煤電、化工項目與煤炭企業重組,新上電力負荷與存量機組重組,新上矸石電廠與新上用電項目重組。積極推動有色金屬、化工等延長產業鏈,發展特色產業集群,提高原字號產品就地轉化率。挖掘農畜產品加工業潛力,加快發展煤化工設備、電力和高鐵設備配套等裝備制造業,培育新的增長點。抓節能減排促轉型,主要行業達到國家強制標準,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推廣主要節能技術,實行行業節能領跑制度,嚴格執行項目節能減排準入標準。
(四)推動中小企業加快發展
堅決貫徹落實9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融資、財政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突出稅費減免、完善金融服務等關鍵政策,以自治區政府名義組成聯合督查組在全區開展小微企業政策落實情況督察。加快推進全區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確定自治區“樞紐”平臺運營模式,盡快征集各類服務機構進駐樞紐平臺,12月底投入使用后實現與盟市“窗口”平臺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協同金融辦研究出臺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意見,推動自治區政府加快組建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加大對擔保機構的規范、監管、扶持和服務力度。建立財政資金和金融資金聯動機制,著力構建多元化的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在鞏固和擴大中小企業“助保貸”專項引導資金基礎上,借鑒“財園信貸”融資模式,積極探索“助保貸”融資業務向園區企業群、產業鏈傾斜。
(五)加快推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落實自治區《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實施意見》,加快推動電子商務平臺、物聯網重大應用等試點示范工程建設。研究出臺電子政務云平臺建設指導性文件,為下一步云政務平臺建設奠定基礎。大力推廣錫林郭勒盟羊肉全產業鏈追溯體系建設試點成果,建設全區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抓好智慧城市、云計算、網絡協同制造、精準農業發展,努力推動“四化”同步。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和新興產業發展,推動以數據中心為基礎的云計算上下游配套項目建設,發展主機制造與維修、軟件開發與應用產業,形成配套產業群。加快生物制藥、稀土新材料、傳統化工向高端化方向發展,努力使戰略性新興產業有較快增長。
(六)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加快落實國務院關于減輕企業負擔會議精神,抓緊清理涉企收費,在國家要求時間內,公布我區涉企行政收費清單,公布各盟市減輕企業負擔舉報電話。圍繞交通廳、發改委、經信委和財政廳聯合下發的《關于促進公路貨物運輸發展的意見》做好落實工作,減輕企業公路物流成本。協助呼鐵局探索建立鐵路運輸收費上下浮動體系,爭取進一步降低企業鐵路運輸費用。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