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娜 李春娥
摘 要 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得國際國內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再加上生態觀光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使得生物成功入侵變得更加容易。現已成為生態學家關注的焦點之一。通過分析近幾年國內外關于生物入侵的研究現狀及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指出了該領域目前及將來的研究趨勢。
關鍵詞 生物入侵;危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0-0-2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通過各自的方式,使其到了一個遙遠的、新的區域里,通過繁衍后代并生存下來[1]。外來生物的入侵能使得本地物種發生食物鏈的改變,導致生物多樣性的發生[2]。
1 外來生物入侵的現狀
根據調查發現(如表1),目前,我國外來入侵生物包括雜草及外來動物(哺乳類、兩棲類、昆蟲、甲殼類等)。
外來微生物入侵向外來生物入侵一樣會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對本地生物物種造成巨大危害。與外來動物或植物不同的是這種危害有可能更為嚴重,如果一種病菌入侵則有可能導致植物或動物病害的嚴重爆發,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或人民生命損失乃至物種滅絕,這也是海關動植物檢疫重要性之一。在農業方面,入侵微生物,會給莊稼帶來嚴重的病蟲害,如大豆疫病、玉米霜霉病、棉花黃萎病、馬鈴薯癌腫病等。由于我國地理環境的特殊性(跨越五個氣候帶),大量的外來物種都有可能找到合適自己的生態環境。
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的所有生態系統(水域、濕地、草原、森林等)中都看得到。包括植物(如雜草)、動物(哺乳類、鳥類、昆蟲等)、微生物、病毒等,外來物種的入侵造給我國生態系統成了嚴重的后果,并使我國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在紐約,亞洲栗枯萎病菌傳遍了美國東部1/3的地區。由于它的入侵,在近10年里,美洲栗幾乎滅絕[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突飛猛進,貿易業和運輸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地區之間和與外國物種的引入,使得外來物種的種類、數量都處于增長的趨勢,給我國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嚴重的危害[4]。可以說,外來物種的入侵會導致我國的生物多樣性喪失[5,6]。
2 防治措施
2.1 生物控制手段管理
全球范圍內,利用生物控制手段管理、成功治理入侵物種的例子不勝枚舉。如南非利用生物控制手段治理入侵植物的必須性、慎重性[7]。例如:在美國,當河流和湖泊遭到空心蓮子草破壞時,往其中投放葉甲、斑螟蛾和一種薊馬,空心蓮子草基本可以控制[8]。這是因為空心蓮子草為葉甲的繁殖提供條件,葉甲大量繁殖又使空心蓮子草的密度減弱。然而,葉甲不耐低溫和高溫,所以需要人工飼養加以保護,使其能繁衍[9]。近年來,研究培育適于當地的耐寒品系已取得了進展[10] 。
2.2 化學方法
加拿大“一支黃花”生長的苗期,可用草甘磷混和二甲四氯進行防除。用藥液噴灑植株1~2 次,噴灑從植株下部往上進行,噴于葉子背面,以增加藥物吸收,提高防治效果。
2.3 工人挖除
人工挖除是鏟除外來入侵植物比較有效的措施。當地政府部門可以選擇農閑的時候,發動當地群眾,帶上工具,在規定時間里把自己管理的土地內的紫莖澤蘭等雜草連根拔除,將根在陽光下暴曬后燒毀,這可使得入侵植物在一定時間內得到控制。
2.4 植被替代
通過人工挖除的方法將一系列雜草清除后,可立即種上能迅速生長的植被,用生命力旺盛的植被來控制入侵植物的蔓延。次啊外,還可以結合退耕還草工程,再退耕還草的農地種上優質牧草,通過植物間的競爭,控制紫莖澤蘭的生長。
2.5 打撈機打撈
在空心蓮子草肆意蔓延的河流中,如果運用了生物控制手段管理、化學方法、人工挖除、植被地帶等多種措施都不理想的情況下,可以利用雜草打撈機打撈,以清除水域中的空心蓮子草。目前,我國已設計出一些適合水域環境進行打撈作業的鏟除雜草的打撈機。
2.6 植物病原菌防除
目前已分離到假隔鏈格孢對空心蓮子草有抑制作用,發現鏈格孢菌的毒素對空心蓮子草有很強的致病作[11,12]。
2.7 植物化感
植物的化感作用是通過植物向環境中釋放化感物質來實現的。通過莖,葉,根向空氣或土壤中揮發化學物質,一些腐爛的枝葉也不斷向環境釋放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對周圍植物的促進或是抑制的作用。植物化感物質主要包括酚類、萜類、生物堿等次生代謝物質。如空心蓮子草逃避了天敵,成功入侵某一區域時,入侵區域的某種植物可能會揮發出特殊的具有化感作用的物質[13,14],生物堿類,它可以抑制空心蓮子草的生長,保護了生態環境。所以,人們通過提取可以抑制某些入侵物種生長的具有化感作用的物質來控制入侵生物。
3 結語
生物入侵是自然進化與選擇的結果,是不同區域間物種的遺傳物質交流涉及物種進化的需要,人類要完全杜絕生物入侵是不可能的。外來入侵生物繁殖較快,在短時間內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因此,防治生物入侵,不但對保護我國生態系統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提高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Elton C S. The Ecology of Invasion by Animals and Plants [M]. London: Meth -uen,1958.
[2]向言詞.外來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及其控制[J].廣西植物,2002,22(5):425-432.
[3]Roane M K,Griffin G J,Elkins J R. Chestnut Blight,Other EndothiaDiseases,and the Genus Endothia[M]. 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St. Paul Minnesota,USA,1986.endprint
[4]Reinthal P N,Kling G W. Exotic species,trophic interactions,and ecosystem dynamics:A case study of Lake Victoria[C].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7.
[5] Sala O E,Chapin III F S,Armesto J J,et al. Global biodiversity scenarios for the year 2100[J]. Science,2000(287).
[6] Wicove D S,Rothstein D,Dubow J,et al. Quantifying threats to imperiled spe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J]. Bioscience,1998,48:607-615.
[7]Baker , Beth.Harmful algal blooms .bio [J].Science ,1998(48).
[8]Buckingham G R, Drinon B, Russell F T. Reintroduction of the alegatorweed flea beetle (Agasicles hygrophila)[J].J Aquat Plant Manage, 1983, 21(2).
[9]曹華國.南昌郊區取食空心蓮子草昆蟲種類調查[J].江西植保,1997,20(1).
[10]李宏科,李萌,李丹.空心蓮子草及其生物防治[J].世界農業,2000,(2).
[11]向梅梅.何敏生.蓮子草假隔鏈格抱在不同條件下的生長和產抱能力[J].仲凱農業技術學院,1999,12(4).
[12]萬左璽鏈格抱菌等產毒培養條件及其毒素的致病范圍[J].中國生物防治,2001,17(1).
[13]徐正浩,郭得平,余柳青,等.水稻化感抑草物質作用機理的分子生物學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2003,14(5).
[14]徐正浩,何勇,崔紹榮,等.水稻對無芒稗的化感作用的基因定位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2003,14(12).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
[4]Reinthal P N,Kling G W. Exotic species,trophic interactions,and ecosystem dynamics:A case study of Lake Victoria[C].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7.
[5] Sala O E,Chapin III F S,Armesto J J,et al. Global biodiversity scenarios for the year 2100[J]. Science,2000(287).
[6] Wicove D S,Rothstein D,Dubow J,et al. Quantifying threats to imperiled spe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J]. Bioscience,1998,48:607-615.
[7]Baker , Beth.Harmful algal blooms .bio [J].Science ,1998(48).
[8]Buckingham G R, Drinon B, Russell F T. Reintroduction of the alegatorweed flea beetle (Agasicles hygrophila)[J].J Aquat Plant Manage, 1983, 21(2).
[9]曹華國.南昌郊區取食空心蓮子草昆蟲種類調查[J].江西植保,1997,20(1).
[10]李宏科,李萌,李丹.空心蓮子草及其生物防治[J].世界農業,2000,(2).
[11]向梅梅.何敏生.蓮子草假隔鏈格抱在不同條件下的生長和產抱能力[J].仲凱農業技術學院,1999,12(4).
[12]萬左璽鏈格抱菌等產毒培養條件及其毒素的致病范圍[J].中國生物防治,2001,17(1).
[13]徐正浩,郭得平,余柳青,等.水稻化感抑草物質作用機理的分子生物學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2003,14(5).
[14]徐正浩,何勇,崔紹榮,等.水稻對無芒稗的化感作用的基因定位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2003,14(12).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
[4]Reinthal P N,Kling G W. Exotic species,trophic interactions,and ecosystem dynamics:A case study of Lake Victoria[C].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7.
[5] Sala O E,Chapin III F S,Armesto J J,et al. Global biodiversity scenarios for the year 2100[J]. Science,2000(287).
[6] Wicove D S,Rothstein D,Dubow J,et al. Quantifying threats to imperiled spe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J]. Bioscience,1998,48:607-615.
[7]Baker , Beth.Harmful algal blooms .bio [J].Science ,1998(48).
[8]Buckingham G R, Drinon B, Russell F T. Reintroduction of the alegatorweed flea beetle (Agasicles hygrophila)[J].J Aquat Plant Manage, 1983, 21(2).
[9]曹華國.南昌郊區取食空心蓮子草昆蟲種類調查[J].江西植保,1997,20(1).
[10]李宏科,李萌,李丹.空心蓮子草及其生物防治[J].世界農業,2000,(2).
[11]向梅梅.何敏生.蓮子草假隔鏈格抱在不同條件下的生長和產抱能力[J].仲凱農業技術學院,1999,12(4).
[12]萬左璽鏈格抱菌等產毒培養條件及其毒素的致病范圍[J].中國生物防治,2001,17(1).
[13]徐正浩,郭得平,余柳青,等.水稻化感抑草物質作用機理的分子生物學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2003,14(5).
[14]徐正浩,何勇,崔紹榮,等.水稻對無芒稗的化感作用的基因定位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2003,14(12).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