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平元
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我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總結,發現只有切實做好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才能夠在教學任務繁重、高考壓力大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取得預期的教學目標。
1. 加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一定是空談,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雖然數學不像物理、化學那樣有實用性,也不像歷史、語文那樣有故事性,但數學教學也是有許多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們去學習和探究,教師要做的是如何將抽象、難懂的問題轉化為有趣的問題。
(1)教師要從語言上下功夫,決不能語言平淡、面無表情、整節課平鋪直敘。應該做到語言既準確又生動。
(2)教師從創設問題情景上下功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時設計問題如下:假如你暑去打工,剛好到一家公司應聘,老板說薪水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一次性給月薪10000元,第二種是:給老板第一天給1元、第二天給2元、第三天給4元、第四天給8元…… 一個月給夠30天,當作當月的薪酬。問:小明應選擇哪種薪資最劃算呢?讓學生尋找答案。這樣課堂上氣氛活躍,學生學習興趣大增。
(3)教師應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多鉆研、多解題、多和學生溝通,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自然就會仰慕老師,對數學也就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2. 其次采取恰當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靈魂,好的課堂是教學有效性的根本。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學生的認知規律是經歷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通過這種數學常規實驗,讓學生在觀察、對比和反思中較快的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感性認識,這比單純的通過枯燥的理論證明得出的結論效果要好的多。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夠適當的應用探究式課堂教學,必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在教學探究橢圓的定義的教學中,用具:兩個圖釘、一根長約20厘米沒有彈性的細繩、一支筆、一塊紙板。步驟:(1)、分組(四人一組)(2)、將紙板固定在桌面上,把細繩拴在圖釘上,再把圖釘固定在紙板上。(3)、用筆尖把繩子拉緊使筆尖在紙板上慢慢移動,從而畫出橢圓的圖形,然后提出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橢圓上的點滿足什么樣的條件?第二個問題:如果繩長剛好與兩個釘子間的距離一樣,會出現什么情況?如果繩長比兩個釘子間的距離還小呢?第三個問題:繩長不變,改變兩個圖釘間的距離,橢圓的形狀有何變化?
3. 突破數學思維障礙,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聽到學生說“課上聽明白了,但到自己解題時,總感到困難重重,無從入手”,這恰是學生的數學思維存在著片面性、定式性障礙,影響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我們只有突破學生的貫性思維,打破學生的數學思維障礙,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在學習了函數的奇偶性后,學生在判斷函數的奇偶性時,常常會忽視定義域是否對稱方面的問題,因此,我設計了如下問題:判斷函數f(x)=2x-(■)x在區間[23-a-6,2a]上的奇偶性,不少學生由f(x)=f(-x)得到該f(x)為奇函數。教師提問:f(x)為奇函數或偶函數時,區間[23-a-6,2a]應滿足什么條件?通過這個問題學生發現a=2或a=1時,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函數為奇函數。
4. 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
當前信息技術在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的整合非常密切,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更生動、形象、更有吸引力、并且使課堂容量大、時效性強。特別是可以用到計算機作圖,使學生能夠直觀看到圖像的形成過程,使學生理解深刻。例如:我在教學正弦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時,利用計算機作圖,使學生能夠直觀觀察到正弦函數的周期性和奇偶性,從而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另外,合理的教學課件能夠增大每一節課的容量并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解效率。
總之,教師專業成長是新課程改革的客觀要求,教學反思和教學評價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如果沒有有效及時地對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反思和總結,教師的專業素質就不能有實質性的提高,也就不能長時間地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持續有效,教學目標就無法完全實現,因此我們應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每堂課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 ?羅 ?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