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悅
(吉林工商學院,長春 130000)
探究吉林省建立巨災保險體系的前景
方悅
(吉林工商學院,長春 130000)
摘要:本文通過對現狀的分析,指出了吉林省當前巨災保險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而闡述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為日后我省逐步建立巨災風險共擔機制,風險證券化機制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通過建立巨災保險的一套保障體系給吉林省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保駕護航。
關鍵詞:吉林?。痪逓谋kU;再保險
近幾年,我國自然災害多發,冰凍、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災害給我國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重大損失,同時對于保險業的經營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們迫切的感受到建立巨災保險體制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吉林省也是一個自然災害發生較多的省份,洪災、旱災、冰凍等巨災時有發生,吉林省又是農業大省,巨災不可避免的對吉林省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例如1998年和2010年的兩次的洪水,給我省帶來了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投保的災民只能獲得一些賠償金,而政府由于財政負擔,只能發放一些救濟金或者出臺相應的減免政策,根本無法彌補災民的實際損失,只能災民自身承擔天災所帶來的大部分后果。巨災保險缺位之痛,促使吉林省政府在《吉林省綜合防災減災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和完善自然災害風險轉移機制,在尋求財稅、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以外,充分發揮保險在災害風險補償中的作用,用社會的力量來拓寬轉移災害風險渠道。已經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然而,巨災險與其他險種最大的區別,是其風險管理主要采用的是一種以中央政府為主導、地方政府緊密配合、以國家財政救濟和社會捐助為主的模式,并沒有建立專門的巨災保險體制。巨災損失主要依靠社會捐助以及政府救濟,但隨著整個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居災損失成為上升的趨勢已是不可辯駁的事實。這無疑給原本就緊張的政府財政造成更大的負擔。所以開發建立巨災保險體制就成了當務之急。
就目前而言,在我省建立巨災保險體制主要存在以下的問題:
(1)建立巨災保險體制缺乏相關的法律制度依據和財政支持。目前,吉林省還沒有專門針對巨災保險方面的法律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導致巨災保險體制建立沒有可以參考的依據,無論是承保條件、承保范圍、理賠方式統統沒有明確規定。因此,我省現階段對巨災保險采取的還是商業運作 模式,這對于巨災險的建立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目前吉林省財政只有針對農業的防災救災專項資金,但在其他的領域還沒有相應防災救災專項資金投入,一旦發生災難只能臨時抱佛腳,要想建立巨災保險體制政策先行是最終的保障。
(2)保險公司承保積極性差。巨災保險所要承保的風險,一般都是保險公司規定的除外責任,即使在附加條款里可以明確承保,也由于巨災保險的高賠付率,導致保險公司不愿意承保。
(3)政府財政壓力較大。當前吉林省政府的財政預算里,極少部分是用來應對巨災的。由于我省財政收入整體水平不高。當巨災發生時,在大量的經濟救助需求下財政支出只能是杯水車薪。給政府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4)巨災保險投保率低。雖然巨災保險設立的初衷很好,但是投保人的參與度卻不是很高。一方面是保險公司不愿意承保,一方面也是投保人對于自然災害認識程度不高,存有很大的僥幸心理。
(1)亟待制定相關政策法則,加強政府對于巨災保險的投入。根據國外的經驗,各國巨災的防范一般都離不開政府財政支持。如地震多發的日本就其發生的地震損失,有針對性的建立了以保險公司基礎賠付、國際再保險市場超額賠付和政府財政支持的三級保險補償機制,這一機制的建立在多次地震災害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實現了商業保險和政策保險的共同補償功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由此帶來的損失。保障了政治和社會的安定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梢?,在巨災面前,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是第一位的。政府管理部門首先要有風險意識,充分認識建立這一保障體系的重要性,完善這方面的法規體系。
(2)建立專門的巨災保險基金,為當地保險公司進行再保險,減輕保險公司的支付壓力,提高保險公司的參與性。盡快的建立一個合理的長期的政策,每年根據財政收入情況。以建立巨災風險準備金的方式予以確認一個預算支出比例,每年有計劃的投入一部分資金,形成一個長效機制。起到無災預防有災保障的作用。此外,一旦發生巨災時,還有針對的給予一定的稅收方面的扶持。這樣才能建立起有效的風險控制和防御體系,達到大災之后保證賠付、穩定社會的目的。
巨災風險基金建立后,要對此進行嚴格監管。每年除了國家財政和吉林省各級財政部門參照各地出險情況的歷史數據提留一部分風險準備金外,同時保險公司通過銷售巨災風險條款收繳保費再提留一部分防御自身風險的準備金,形成巨災保險專項基金,由政府和保險公司共同管理??紤]到自然災害造成的巨大破壞性和對社會的巨大影響,此項承保業務不應該以盈利為目的,應屬于政策性保險范圍,政府對各保險公司賠償限額以外的損失部分給予賠償。
(3)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的功能,融資融券,增強巨災保險的承保能力和范圍。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日趨完善,從資本市場籌集資金來擴大巨災保險承保風險能力和范圍已經不是什么天方夜譚了。對于巨災保險所想要的資金,可以以政府的名義或企業的名義債券發行政府債券或公司債券,所有的其發行程序、籌資金額、資金的使用、歸還。利率等一系列問題均按照證券法的規定實施。
只要合理的確定利率、以及嚴格的監管,是會有投資人感興趣的,這種方式對投資人、政府和保險公司以及投保人無疑都是有利的,真正可以達到利國利民。
投資者將資金貸放給債券發行人(通常是保險公司),從而取得息票形式的利息和最終返還本金的請求權。與普通債券不同的是,巨災債券本金的返還與否取決于特定事件的發生。若發生債券預先規定的突發事件,債券發行人向投資者償付本金或利息的義務將部分乃至全部被免除,債券發行人(保險人)將運用該筆基金進行理賠。這對吉林省發行巨災風險債券,對于繁榮資本市場、增加保險承保能力,同樣也將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春華.巨災保險制度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D].廈門大學,2009.
[2]任自力.論中國巨災保險立法的構建[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13(10).
[3]方印.巨災保險立法需把握的五個基本問題[J].理論探索,2013(09).
[4]岳婷.我國巨災保險再保險體系的構建研究[J].中國外資,2013(08).
作者簡介:方悅(1982—),男,吉林長春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金融與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