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勤 閆春生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54006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與發展、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競爭實質就是產品質量的競爭,因此眾多企業紛紛從質量入手,去贏得市場,從而對產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統計過程控制作為一種提高產品質量和保證能力的重要技術措施,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廢品率,提高產品質量,增加企業效益,推進全面質量管理,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和采用。
1.統計過程控制的概念
統計過程控制(SPC)是一種借助數理統計方法的過程控制工具。它對生產過程進行分析評價,根據反饋信息及時發現系統性因素出現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響,使過程維持在僅受隨機性因素影響的受控狀態,以達到控制質量的目的。
2.統計過程控制的常用工具——控制圖
(1)控制圖的概念及原理
控制圖是對過程質量加以測定、記錄從而進行控制管理的一種科學方法設計的圖。圖上有中心線(CL)、上控制限(UCL)和下控制限(LCL),并有按時間順序抽取的樣本統計量數值的描點序列,如圖1所示。
根據來源不同,質量因素可以分為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但從對質量的影響大小來看,質量因素可分為偶然因素與異常因素兩類。偶然因素是始終存在的,對質量的影響微小,但難以除去;異常因素則有時存在,對質量影響大,但不難除去。
(2)控制圖判定準則
(1)判穩準則①連續25個點子都在控制界限內;②連續35個點子至多1個點子落在控制界限外;③連續100個點子至多2個電子落在控制界限外;(2)判異準則①點出界就判異;②界內點排列不隨機判異:a、連續9點落在中心線同一側b、連續6點遞增或遞減;c、連續14點中相鄰點交替上下;d、連續3點中有2點落在中心線同一側的B區以外;e、連續5點中有4點落在中心線同一側的C區以外;f、連續15點落在中心線兩側的C區內;g、連續8點落在中心線兩側且無一在C區內。
過程能力是指處于穩定的、標準的條件下的過程實際加工能力。它反應了過程在統計受控狀態下的變差大小。它是由造成變差的普通原因確定的,通常代表過程本身的最佳性能,與技術(公差)規范無關。通常用CP和CPK來表示過程能力滿足技術規范的程度。

1.數據樣本以2013年六氟磷酸鋰的酸度質量指標為例,每月按照不同的結晶釜隨機抽取7組數據,12個樣本,共84組數據進行分析。
2.統計分析工具
Minitab軟件是MINITAB公司開發的一款統計技術數據處理軟件。它包含豐富的統計數據信息,既可以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又可以進行圖形分析對比,同時對未來進行預測。
它具有以下特點:(1)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2)具有明顯的圖形處理優勢;(3)提供多問題解決工具;(4)簡單、直接、清晰和易懂等。因此,其被廣泛應用于統計過程控制。
2.3 數據分析結果與討論2.3.1酸度分布狀況選擇酸度,繪制直方圖,查看其分布規律及變化趨勢:
(1)從minitab菜單中選擇“統計”→“基本統計量”→“圖形化匯總”(2)以“酸度”作為變量,置信區間選擇“95.0%”(;3)單擊“確定”,得到下圖1。

由圖1可知,酸度的數據分布曲線近似服從正態分布N(50.699,6.3432)。因為在生產過程只受隨機波動干擾時,其質量特性值才會服從正態分布,所以該結果表明當前生產過程無系統波動。
3.受控狀態評估
判定一個生產過程是否僅受隨機因素的影響,處于受控狀態,通常采用控制圖進行評估。
4.生產過程的在線監控
通過控制圖分析,我們得到了一個穩定受控的過程;通過過程能力分析,我們知道了過程能力充足,滿足生產要求。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通過前兩個階段的分析數據對生產過程進行在線監控。
根據圖3控制圖的使用流程,通過確定控制圖上的三條控制線:上下控制限和中心線,將分析用控制圖轉化為控制用控制圖;然后,實時采集數據,在控制圖上打點,根據點的走勢來判斷過程是否發生變異,一旦出現過大的變異就及時采取措施調整生產過程,從而達到過程控制的目的。
5.月份對酸度指標的影響分析
影響酸度的因素多種多樣,從而造成產品質量的波動性。根據影響因素對產品進行系統分層,并利用單值控制圖分別分析,簡化獨立多因素質量問題的分析。
(1)從minitab菜單中選擇“圖形”→“箱線圖”→“一個Y”;
(2)以“酸度”作為圖形變量,并按“月份”進行分組;
(3)單擊“確定”,得到下圖9。

由圖9可知,不同月份生產的六氟磷酸鋰產品的酸度平均值不同,但總體差異不大,說明月份對酸度的影響不大。
6.結晶釜對酸度指標的影響分析
(1)從minitab菜單中選擇“圖形”→“箱線圖”→“一個Y”;
(2)以“酸度”作為圖形變量,并按“結晶釜”進行分組;
(3)單擊“確定”,得到下圖10。
由圖10可知,不同結晶釜生產的六氟磷酸鋰產品的酸度平均值不同,但總體差異不大,說明結晶釜對酸度的影響不大。

7.過程能力提升影響生產過程能力的關鍵因素為質量特性分布均值、規格限和產品標準差。在進行過程能力提升時,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改變相關的參數值,從而提升生產過程能力指數。為了提升過程能力,我們在室溫下,將六氟磷酸鋰產品溶解在碳酸二甲酯溶劑中,配制成飽和溶液;然后在低溫冷凍結晶,過濾,干燥,得到純化后的六氟磷酸鋰產品。每天抽取7組數據,共12天,實驗數據如下表4所示:實驗數據分析如下圖11所示:


表4 純化后的LiPF6酸度分析數據
通過對比圖11和圖4、6、8可知,酸度的平均值由50.699降至39.233,標準差由6.343降至3.493,過程能力指數由2.29提升至5.32,說明將六氟磷酸鋰在碳酸二甲酯中進行重結晶,可以有效地降低產品的酸度。
借助于minitab軟件,對六氟磷酸鋰的酸度生產過程進行能力分析,結果表明該生產過程完全滿足生產要求,同時也提出了一種改善六氟磷酸鋰酸度的方法。隨著市場需求對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我們可以通過不斷發揮統計過程控制的作用,使其成為全體工人和管理人員的共同語言,從而切實解決企業的質量問題。